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史学研究法》是桐城派晚期学者姚系统阐述其治史理论与方法的专著。从姚所论史学的意义与功能、史著的体例、史文的古今奇偶繁简曲直之分,以及使用比较浅显的文言文形式等方面来看,其《史学研究法》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总结,也是时当时西方史学在中国传播所做出的回应。

  • 标签: 姚永朴 《史学研究法》 桐城派
  • 简介: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中的罪恶勾当由于当事人或有意遮盖,或缺乏忏悔,或出于强烈的羞耻感而淹没在无情的历史中。整整一个甲子过去,心———这位历史图片中展示的“怀孕的慰安妇”终于在正直学者的关注下进入世人的视野,困扰人们多年的历史之谜一一得到破解。

  • 标签: 侵华日军慰安妇 制度活人 慰安妇制度
  • 简介:,著名学者、思想家、中国哲学史学家。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阴。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同年赴山东大学任教。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1981年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之聘,担任《人类文化与科学发展史》国际编辑委员会中国代表。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务院古籍规划小组成员、“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儒藏》总编纂,并任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杭州大学、武汉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4)、哈佛大学(1997)、日本东京大学(1988)、挪威奥斯陆大学(1995)、挪威国家科学院(1999)等校访问学者、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哲学
  • 简介:老涅檠,我心实悲。我曾在什么地方看过一幅壁画,画的是如来佛涅檠时的情景。如来佛右胁在下侧卧在那里。身旁围了一大群弟子,大多数是痛哭流涕,悲哀难抑。独有一位弟子站在那里,凝然无动于衷。他大概是已经参透了人生奥秘,领悟了无常是生命的正道。他也许正是这一幅壁画的核心人物,他是众僧的榜样,他是众生的楷模。我个人一个凡夫俗子,远远没有参透人生的奥秘,我宁愿归属痛哭的众僧之列。

  • 标签: 奥秘 榜样 领悟 情景 楷模 核心
  • 简介:1993年,我从家乡安庆市来到北京,由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李默庵将军推荐,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华文出版社工作。毕竟是一个人独自在北京生活,日子一久,感到非常孤单,于是我想到了老。因为老是我叔祖段松亭的舅舅,我应称舅公,论亲缘关系,是我在北京唯一的至亲,我盼望着能够前往拜谒。我写信给老家的松亭叔祖,告知我的心情。

  • 标签: 赵朴老 《迷惑》 黄埔军校 李默庵将军 个人交往
  • 简介:李公(1900—1946),江苏常州人,著名民主爱国人士。1936年11月,他与沈钧儒等领导“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而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45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李公日记两册。本刊的前身《党史研究资料》在1984年、2002年和2004陆续刊登了由孙景贤、王健、贺秦华、安跃华等人整理的部分李公日记。此为日记的最后一部分。这些日记记载了李公在1937年、1939年、1946年间,反对美蒋勾结发动反革命内战和在国民党监狱中坚持抗日民主的战斗生活,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李公朴 日记 中国民主同盟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特务 中国国家博物馆
  • 简介:中国现代话剧史上还没有哪一部作品能象曹禹的《雷雨》那样被长期评论不己,但对剧中主要人物之一周园的性格特征却一直未能有深刻的公允的评价,这一偏颇伴随着《雷雨》走过了半个世纪,给正确认识这个艺术典型的审美价值造成了很大影响。评论者们把周园与侍萍的关系中阶级压迫和对立的因素加以无限制的扩张,一致认为伪善是周园最主要的性格特征。说“周园与侍萍的性爱关系上,只有兽的‘性’,没

  • 标签: 周朴园 侍萍 《雷雨》 艺术典型 审美价值 主要人物
  • 简介:~~

  • 标签: 刘朴
  • 简介:<正>一九二三年一月七日,经日文《北京周报》记者丸山昏迷介绍,鲁迅与当时日本在华报纸《京津日日新闻》主笔橘(1881——1945)就宗教问题进行了一次谈话。鲁迅没有记下他同橘谈话的内容,但

  • 标签: 鲁迅 宗教问题 日文 新闻 日本 周报
  • 简介:2000年5月21日,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与世长辞了。但是他的功德象佛光一样普照中华大地。

  • 标签: 赵朴初 中国 开封市 佛教事业 工作业绩
  • 简介: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史家、简帛研究专家,庞先生提出“一分为三”说,揭示并发展了古代辩证法思想,提出“火历”说,发现遗佚己久的上古历法,主张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推动80年代的文化研究热潮,提出帛书《五行》为思盂学派的作品,推动山十文献的研究,对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 标签: 庞朴 哲学思想家 学术贞献
  • 简介:请赵朴初老为我题字,还真能得到,主是我当初怎么也没有想到的。然而,由于赵老的谦和和对后辈的激励关怀,竟然使我如愿以偿,至今想来还令我感动不己。事情得从我为长江古开福寺创作100平米大型壁画《五百罗汉图》说起。

  • 标签: 赵朴初 《五百罗汉图》 人格精神 书法艺术
  • 简介:读过《唐大和上东征传》(简称《东征传》)等鉴真传记的人都知道,日本国使者、学问僧荣睿是促成鉴真东渡的大功臣。唯其如此,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日两国纪念鉴真灭度1200周年的时候,赵老特别提议在荣睿迁化的古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修建荣睿纪念碑。纪念这位为迎请鉴真东渡不惜身命,历尽艰险,为法舍身的先德。

  • 标签: 赵朴初 佛教 《荣睿大师赞》 宗教思想 宗教事业
  • 简介:老的诗,犹如面对一泓清溪。就是那种在山岩林丛中,不择地势,随处而安,自由流淌的清溪。是它,点缀了自然,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老的作品,大都率真平和,质朴无华,潺湲的流响汇成音乐,清澈的溪水坦露心地,读者可以毫不费力地读出心声,感受到它的真实和亲切。即使那些偶而因时因事所赋的慷慨激昂之作,也似沿着山壁奔驰而下的溪流,珠溅声飞,发出震撼人心的轰鸣,让人久久难以忘记。

  • 标签: 赵朴初 诗歌创作 文学评论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