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朱光潜美学十辨》是夏中义教授近期出版的力作。本书采用“文献~发生学”的方法对朱光潜在各阶段的美学代表作作编年式解读,在系统论述朱光潜美学的同时,也从思想史层面对其进行剖析。学术贵在有探究和发展的精神。对学术经典、对有争议和有意义的学术观点“接着说”是一种态度也是治学人的一种品质。“接着说”使学术思想得以延续、保持新鲜,

  • 标签: 朱光潜美学 简介 学术经典 学术观点 学术思想 夏中义
  • 简介:<正>朱光潜先生有关美学和文学的著述很多,要一本一本来批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本文的目的只是想选择其中几个重要论点来加以批判。“文艺心理学”是朱先生所著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同时也最足以说明他的思想体系。因此我今天对他的批评,

  • 标签: 朱先 梅花 形相 朱光潜美学 作家 文学
  • 简介:资料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安徽省桐城人。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后到吴淞中国公学校教英文,兼任校刊《旬刊》主编。1925年夏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修英国文学及艺术史,兼修哲学、心理学。1929年转入伦敦大学,次年进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33年执教北京大学西语系。抗战爆发后至四川大学。1939年任教武汉大学外文系。抗战胜利后重返北京大学。1962年转入哲学系,讲授美学,任博士生导师。

  • 标签: 朱光潜 现代美学 大学教育系 公学校 西语系 伦敦大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可谓是近百年来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发展(乃至整个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把握中西矛盾的冲突和转化,中西古今

  • 标签: 中西美学 开拓朱光潜 美学开拓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身为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的成就跨越了艺术、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其观念对列夫·托尔斯泰、普鲁斯特(MarcelProust)以及甘地(MohandasKaramchandGandhi)等人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是,受到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科学主义以及道德主义等观念的影响,罗斯金的审美体系中存在着自身难以解决的悖论。朱光潜在他的美学论著中曾多次谈及罗斯金及其美学问题,由此引发美学研究史上的一段“公案”。

  • 标签: 美学观念 罗斯金 朱光潜 约翰 艺术理论家 分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朱光潜幽默理想中,这就无怪乎朱光潜要在自己的喜剧论中一方面强调喜剧的游戏特征,朱光潜对喜剧的

  • 标签: 喜剧美学 征服遁逃 思想初论
  • 简介:摘要:朱光潜的艺术美学思想是他整个美学思想中的关键一环,他对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深刻解读,成为其阐述艺术美学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和研究路径,更是他构建美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双向维度的特征。他所阐述的“直觉说”“趣味说”“境界论”等审美范畴,是中国近现代美学史上被反复提及并受重视的文艺美学思想的重要部分。将艺术与人生相联,是朱光潜艺术美学的突出和代表性特征,更是他全部美学思想的根基和支点。其“人生艺术化”理论的提出,便是最显著的明证和不争的事实。

  • 标签: 朱光潜 艺术美学 双向维度 趣味
  • 简介:而《西方美学史》则是朱光潜把他的理论体系移入,朱光潜光是对马克思,中国现代美学界如果失去朱光潜大量美学译作的滋养

  • 标签: 体系意义 朱光潜美学 美学体系
  • 简介:方法论问题并未引起中国现代美学的普遍重视,朱光潜恰是极少数具有方法论自觉的现代美学家之一。朱光潜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其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批判与综合的折衷方法、情感体验与科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跨文化比较与中西融合的方法、艺术经验的对比阐释法。

  • 标签: 朱光潜 现代美学 人本主义美学 方法论
  • 简介:朱光潜已经意识到在自己的思想中同时并存着入世与超脱两种因素,这就无怪乎朱光潜要在自己的喜剧论中一方面强调喜剧的游戏特征,我们不能忽视朱光潜喜剧观中的内在矛盾

  • 标签: 喜剧美学 征服遁逃 思想初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王国维接受叔本华美学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从内在逻辑来看,这样王国维从全面接受叔氏哲学到集中接受其美学,王国维是最早自觉地接受并运用西方美学观念的

  • 标签: 接受西方 方式比较 朱光潜接受
  • 简介:朱光潜幽默理想中,认为主体在此类最下等的幽默中,朱光潜把幽默性幽默在本质上理解为一种

  • 标签: 喜剧美学 征服遁逃 思想初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朱光潜真正接受克罗齐的是直觉说对艺术(审美意象)的两个规定,朱光潜集中批判了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说,因此艺术作为形象的直觉与人生

  • 标签: 克罗齐朱光潜 尼采克罗齐 朱光潜美学
  • 简介:我们更能清楚地把握他们的接受方式及其后果——他们的成就和局限,下面我们依次从接受的总体特征、过程特征、禀赋及文化传统对接受的影响等几方面进行探讨,显示出接受方式上的基本差异

  • 标签: 接受西方 方式比较 朱光潜接受
  • 简介:朱光潜真正接受克罗齐的是直觉说对艺术(审美意象)的两个规定,朱光潜集中批判了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说,因此艺术作为形象的直觉与人生

  • 标签: 克罗齐朱光潜 尼采克罗齐 朱光潜美学
  • 简介:艺术(审美活动)与人生(生命活动)之关系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论题,以朱光潜为代表的现代美学家曾以“人生艺术化”等学说及其相关论点予以观照和阐发,从而开辟了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论传统。“人生艺术化”是朱光潜综合中西文化和审美思维后的再创造,并成为其人生哲学的逻辑起点。通过这一命题,朱光潜宣扬了人性的高贵,肯定审美经验的共同人性基础,追求内在超越的人生境界。其“人生艺术化”理论即是以知-情-意的人生统一体为出发点,最终指向真-善-美的价值同构(幸福)。因此,向康德式的实践理性(道德理性)与共同人性的无限逼近,

  • 标签: 朱光潜 人生艺术化 真善美价值同构 幸福体验 道德理性先验本质
  • 简介: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特殊境遇,造就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美学史话问题,即"朱光潜现象":前期朱光潜以创作为主,后期则转向了翻译。这也是其整个美学历程的最大变化。从创作到翻译,朱光潜美学理想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呈现,不仅与他的前期思想巧妙接续起来,而且奠定了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展示了"朱光潜现象"的独特韵味和张力。

  • 标签: 朱光潜现象 以译代言 曹禺现象 思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