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52例年龄2-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对52例幼儿进行血常规检测,选用不同的放置时间进行检测,做好记录,分析52例幼儿血常规检测情况。结果52例幼儿血常规检测的参数PDW、GRA、LYM、RDW、MID、HGB、MPV、RBC、PLT、WBC,其中,RDW、MID、HGB、RBC、WBC在任何时间段的检测结果差异性不大,PDW、GRA、LYM、MPV、PLT,在2h时,各项参数的检测结果差异性不大,超过2h后,这些参数的检测数值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放置时间不同,会对幼儿末梢血的检测存在影响,时间不超过2h时,各项参数较稳定,一旦超过就会导致参数准确率降低,应在不超过2h的时间段进行检测。

  • 标签: 幼儿末梢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血常规检查中不同采血方式(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在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血常规检查的462例患者,根据采血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2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末梢血,研究组患者采取静脉血,两组均采取同一仪器(迈瑞BC-51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RBC(3.77±0.45)×1012/L、Hb(±)g/L、Hct(0.55±0.12)%、PLT(229.43±30.62)×109/L、MCHC(318.64±18.44)g/L及MCV(90.63±5.78)f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WBC(5.29±0.87)×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MCH水平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不同采血方式其检验结果不同,静脉血结果更为准确,故临床血常规检查中应以静脉血为主。

  • 标签: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 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为了贯彻落实中、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做好职业教育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初三学生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华阴市职业教育中心已在五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职教宣传活动,对华阴市辖区内的初中应届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宣传工作.

  • 标签: 职业教育 神经末梢 激活 宣传工作 应届毕业生 宣传活动
  • 简介:摘要探究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20例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抽取末梢血检验,观察组抽取静脉血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静脉血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等指标同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且静脉学检验结果更稳定、准确,可成为临床血液常规检查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血液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26例,采集静其脉血和未梢血进行检验,比较两组白细胞(WBC)、红细胞(RBS)、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对两组样本进行重复性验证,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并对静脉血进行不同时间段检测。结果静脉血两次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重复性较好;末梢血两次检测值具有差异性,重复性较静脉血差;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0h、0h、1h、3h、6h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液检验的结果存在差异,静脉血稳定性显著优于末梢血,临床上应该尽量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

  • 标签: 血常规 静脉血 末梢血 检测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与静脉血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在本院收治并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98例,依照采集标本的位置不同,把全部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参考组,研究组有50例患者、参考组有患者48例。参考组采取末梢血制成标本检测,研究组抽取静脉血做成标本,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的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值、红细胞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水平等指标的数值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与静脉血的临床结果中,采取静脉血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适用于临床上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建议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临床结果
  • 简介:【开篇的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是关键。“善治”这—概念早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已出现,中国自古就重视善治。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就提到“正善治”,西汉的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又对“善治”二字进行了阐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善治即善政。

  • 标签: “善治” 治理体系 乡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激活 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血液检测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末梢血,观察组采取静脉血。结果观察组患者在0分钟、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0分钟时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低于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P<0.05)。结论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检测
  • 简介:  摘要:目的 运用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做差异性处理。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2017年接收的 23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静脉血组 118例于静脉处采血,末梢血组 118例于指尖采血,对比检测结果;此外以分别于 0min、 10min及 30min时间处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 3次检测结果,分析其稳定性。结果 两组患者白细胞( WBC)、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GB)、平均红细胞体积(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血小板( PLT)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静脉血组患者在 3个时间点检测的数据无显著差异( P>0.05),末梢血组患者 0min时间点与 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 10min时间点与 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的检测结构会受到时间的影响,而静脉血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强,准确率较高。    关键词: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检测   

  • 标签:
  • 简介:3月7日晚,《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7-2018)数据发布之夜》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晚会发布2017-2018年度“中国美好生活指数”为10244!

  • 标签: 生活指数 数据发布 经济生活 中国
  • 简介:指数函数是一种具体的基本初等函数,常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考查。解题时,按照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常规解决办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可。此外指数函数也常与其他初等函数构成复合函数考查。

  • 标签: 指数函数综合 综合应用
  • 简介:走进遵义市桐梓县官仓镇楠木村楠木组,干净的水泥路连着家家户户,老木房焕然一新,房前屋后整整洁洁。楠木组26户113人,在“两居”工程(安居及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前,全组没有一条水泥路。

  • 标签: 整治工程 幸福指数 人居环境 遵义市 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方法以我院检验科收集的120例血液样本作为分析对象,以静脉血和末梢血两种方式采血,使用全血细胞分析仪对上述样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式的检测结果。结果末梢血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同静脉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梢血检测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同静脉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采血方式重复检测结果中,静脉血的重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梢血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末梢血检测,静脉血的重复性更好。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检测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的214例患者,所有门诊病人都同时进行静脉血、末梢血的血常规检验,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检测方法下中间细胞水平的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末梢血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均比静脉血高,血小板比静脉血组低,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末梢血相比,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和真实情况基本相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可作为体检血常规采集血样的主要方法。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内接收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象,分别采集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WBC、RBC、Hb、Hct、MCV、MCHC以及PLT指标差异显著(P<0.05),而MCH差异不大(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中,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测结果差异大,相比静脉血,末梢血稳定性差,因此,临床血常规检测中,尽量采集静脉血检测,准确性更高。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对比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住院患儿分别采集其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除MCH外,末梢血的RBC、WBC、Hb、MCV、Hct、MCHC、PLT水平均低于静脉血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高于末梢采血。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检查结果,为今后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 236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分别抽取 236人的静脉血和末梢血,比较分析两种血液的血检结果。结果:( 1)静脉血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均高于末梢血; WBC、 PLT水平明显低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在抽血后 0min、 10min、 30min时间点检测,血小板、血白细胞水平在两种来源的血液样本中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末梢血与静脉血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提示临床运用中应采用合适采血来源的血标本。

  • 标签:
  • 简介:摘要各类桥梁工程在城市建设日益发展下开始不断扩大,作为市政桥梁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施工技术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借助先进的钻孔机具度将具有圆形的钻孔在地基中钻出,随后在钻孔内将钢筋骨架放置于此,混凝土灌注直接利用钻孔内的导管在水下来完成,以此将圆柱式的桩基础建造出来。本文主要针对桥梁钻孔灌注灌注故障及预防处理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桥梁钻孔 灌注桩 灌注故障 预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