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时间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开出的2340份含抗菌药物的处方,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获取患者用药情况,分析其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2340份处方中,624的药方中使用了大环内酯类药物、585使用氨基糖苷类、417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714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率达到85.04%(1990/2340)。通过分析药物的PK/PD、PAE的不同,评估出最佳时间。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药物的时间间隔,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降低不良反应。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给药间隔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运用5%葡萄糖持续滴注和0.9%的生理盐水间断冲洗比较l老年人外周静脉插管留置时间。方法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共100例,第一组(n=50)老年人被注入葡萄糖3ml/h,第二组(n=50)套管每天用2ml0.9%的生理盐水冲洗六次。结果两组在外周静脉插管留置时间相似,一组出现的并发症多于二组(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的医疗费用和护理时间低于一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和间断滴注在外周静脉插管留置时间相似,但是间断套管冲洗与并发症的减少、低消费、护理时间的减少有关。

  • 标签: 老年人 外周静脉插管 持续给药 间断滴注
  • 简介:药物是人们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利器,应本着安全、有效、经济即合理的原则使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体内环境、身体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时间节律性,如激素的分泌水平、血压的高低、体温的变化等。此外,某些疾病的发病时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如哮喘经常在夜间或凌晨发病或加重,心绞痛的发作则多在上午等。人体功能的改变与疾病发生的节律性,会对药物的药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换言之,同一种药物,同一厂家,同一剂量,

  • 标签: 心血管药物 最佳服用时间 时间节律性 疾病发生 发病时间 体内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采用不同时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于夜间8点,对照组于晨间8点。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杓型高血压比例显著升高,且夜间平均血压控制效果更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时间段血压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夜间更有助于促进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保持夜间血压平稳,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非杓型高血压 厄贝沙坦 给药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背景调查发现2016年1月呼吸内科发生A类抗生素长嘱时间差错率达到54%,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目的对A类抗生素长嘱时间偏差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对相关工作及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以此来降低时间差错率。方法由9名护士组成“呼拉圈”,分析A类抗生素时间差错的原因并制定标准时间窗,充分掌握时机情况,设定合理目标,并探讨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成效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A类抗生素临床时间的差错率降到9.2%,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品管圈 A类抗生素 差错率 给药时间
  • 简介:摘要数控机床是当前生产企业中不可或缺的加工设备之一,其因为运行稳定、生产效率高、精度准确一直为人青睐。然而,数控机床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故障问题,企业如果不能够把握好对于数控机床的预防与维修,就可能造成生产的延误,从而打乱企业的秩序。基于此,本文拟以数控机床的最佳预防维修间隔时间选择为研究主题,在对实验数据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最佳预防维修间隔时间的计算公式,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 标签: 数控机床 最佳预防维修间隔 时间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5-2016.5收治的成功分娩产妇8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在产后24h进行乳房按摩,研究组在产后2h进行乳房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喂养成功率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研究组95.12%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2h为产妇进行乳房按摩效果良好,能够增加产妇泌乳量,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产后 乳房按摩 最佳时间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产后的最佳乳房按摩时间,并评价乳房按摩母乳喂养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80例产妇,按照其产后按摩乳房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在产后2小时内的40例研究组产妇与在产后2小时后的40例对照组产妇。对比两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48小时泌乳量以及乳房胀痛率。结果研究组的首次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48小时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乳房胀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2小时内为其进行乳房按摩可以加快其首次泌乳速度,增加48小时泌乳量,降低乳房胀痛率,确保母乳喂养的良好结果。

  • 标签: 产后乳房按摩 最佳时间 母乳喂养 影响 泌乳时间 泌乳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佳测试时间与测试结果,以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行儿保的80例阿氏评分高于5分的新生儿,以信封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在出生后的24~48小时进行听力筛查,研究组在出生后的72~168小时内进行听力筛查。对比两组的听力测试结果(即听力筛查通过率与双耳听力筛查通过时间)。结果研究组的双耳听力筛查通过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听力筛查通过率为92.5%,对照组的听力筛查通过率为57.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佳测试时间是其出生后的3~7日,若过早进行听力筛查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 标签: 新生儿听力筛查 最佳测试时间 测试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厄贝沙坦采用不同时间用于妊娠高血压(妊高症)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的80例妊高症患者,按照时间不同随机分为A组(清晨6:00-7:00)和B组(夜间20:00-21:00),每组40例,两组除时间不同外用药方法及剂量均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24h尿蛋白定量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24h尿蛋白定量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血压及尿蛋白控制效果优于A组,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97.5%vs80.0%),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晚间服用厄贝沙坦能够有效控制妊高症患者血压及尿蛋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厄贝沙坦 分时服药 血压晨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采用间歇治疗与连续治疗对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0例结核病患者当中,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歇治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治疗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查痰结果、生活质量等指标作为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查痰结果等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采用强化期连续治疗相对于间歇性给予治疗而言,更有利于提高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间歇给药治疗连续给药治疗 结核病患者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胰岛素不同时间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选定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94例,根据胰岛素时间的不同分组,分对照组(47例,孕周≥32周)、研究组(47例,孕周在32周以内),比较血糖变化情况、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2hPBG、FPG水平显著较对照组低,研究组产妇并发症(4.26%)、新生儿并发症(4.26%)显著较对照组(21.28%、23.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周在32周以内予以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血糖,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借鉴。

  • 标签: 胰岛素 不同时间给药 妊娠糖尿病 孕产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早期治疗在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患有脊髓损伤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主要对象,并且把所有的患者随机的分配到两组,常规治疗组中的53例患者治疗时间较早(脊髓休克期过后2--4周内),而实验治疗组中的53例患者治疗时间相对较晚(脊髓休克期过后4--8周内)。两种治疗方法实施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以及治疗之后患者的生活品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方面,实验治疗组患者在实施早期治疗之后其生活品质以及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提高,且患者对治疗结果也比较满意。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脊髓损伤疾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早期治疗方法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脊髓损伤疾病 早期治疗 治疗方法 生活品质 心理状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共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参照组对产妇产后24小时内进行乳房按摩。研究组对产妇产后2小时内进行乳房按摩。结果研究组的首次泌乳时间和泌乳量均优于参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有30例母乳喂养,概率为75%,参照组中有24例,概率为60%,研究组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一定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2小时内进行乳房按摩,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婴幼儿的免疫能力,还可以促进产妇自身的身体恢复,同时有效的缩短首次泌乳时间并增加产妇的泌乳量,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 标签: 产后乳房按摩 最佳时间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妇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以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情况。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产妇60例,按照随机排列方式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在分娩后24小时进行乳房按摩,观察组在分娩后2小时进行乳房按摩,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初次分泌乳汁时间、乳汁量以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初次分泌乳汁时间、乳汁量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后2小时进行乳房按摩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缩短初次分泌乳汁时间,增加乳汁量,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 标签: 护理 乳房按摩 最佳时间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简要描述了污水处理厂常规化学除磷加点的布置方式,分析各化学除磷加点的优缺点。通过对比投加化学除磷药剂前后活性污泥的生物相和SVI确定将化学除磷药剂投加在曝气池基本对微生物不存在任何影响;并通过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试验数据确定将化学除磷药剂投加在曝气池首端为最优化的加药方式。

  • 标签: 化学除磷 生物相 SVI 加药点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抗结核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支气管镜局部,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支气管镜活检阴转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72.22%(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肺泡灌洗液内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支气管结核患者行局部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肺泡灌洗液内乳酸脱氢酶水平。

  • 标签: 支气管结核 局部给药 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液 乳酸脱氢酶
  • 简介:小牧场主正被大型农业企业挤占生存空间.“这不是美国应有的样子.”一个垂死挣扎的农民如是说.CurtisCoombs唯一的的念想就是养牛,经宫他的家庭牧场.他的牧场位于肯塔基州,距离Louisville不足35英里,坐落在一块山地上.

  • 标签: 家庭牧场 美国 奶农 农业企业 肯塔基州 养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