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5例晚期肝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出院后电话随访统计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结果经综合护理,本组35例患者有32例满意,满意度达91.4%。结论科学、专业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人员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 肝癌 综合
  • 简介:摘要通过对25例癌症晚期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到临终关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患者安详的走过人生最后旅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标签: 肝癌患者 护理干预 临终关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区疼痛是肝癌患者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肝癌患者在一般情况下,早期发病时都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很容易被忽视,当肝区有了明显的持续性胀痛及钝痛时,肝癌已发展到了晚期,这时肝癌病人就有了明显的症状——疼痛。疼痛带来的痛苦可使病人烦躁不安、恐惧、紧张甚至悲观、绝望、丧失理智,走上极端等。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为了减轻肝癌病人的疼痛,传统的措施是采用三阶梯镇痛法,使用镇痛药物止痛,在短时间内缓解病人的疼痛,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容易发生药物成瘾,而且越往后效果越差。2010年10月-2011年5月对我院收治的30例晚期肝癌病人进行了认真分析、细致观察后,针对病人的个体差异,施以相应的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规范起居饮食习惯等护理措施,缓解了疼痛,提高了癌症治疗效果,减轻其痛苦,改善了预后,延长了生命。

  • 标签: 肝癌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肝癌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7例肝癌晚期患者给予提高的生理舒适度,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皮肤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生存期4~12月,平均7个月。结论合理的护理可以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肝癌 晚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临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临终护理干预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通过对晚期肝癌患者展开临终护理干预,可将其受到的痛苦有效减轻,促进其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临终护理干预 晚期肝癌 干预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被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在TACE治疗基础上给予CIK治疗,另30例患者仅接受TACE治疗。取患者自体外周血或健康产妇分娩脐血行CIK培养。在TACE治疗1O~15d后给予CIK细胞悬液(含1.0×10^9个细胞)外周静脉输注,连续或隔日输注1次,共3次。结果在治疗6m时,联合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87.27±29.45)ng/ml,显著低于TACE组[(158.78±99.09)ng/ml,P〈0.053;联合组肿瘤大小为(4.37±1.78)cm,也显著小于TACE组E(5.48±1.61)cm,P〈0.051;治疗后3m、6m和9m行影像学检查,联合组病灶无增多、增大,TACE组在治疗3m后有4例出现肝内病灶增大;联合组2a生存率为53.3%,显著高于TACE组的33.3%(P〈0.05)。结论TACE联合CIK治疗晚期肝癌患者有一定的效果,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对肝癌晚期大量腹水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方法:对80例肝癌晚期大量腹水患者给予一系列舒适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睡眠情况改善68例,有效率85%;进食改善48例,有效率60%;双下肢水肿、渗液症状改善42例,有效率52.5%;腹胀缓解改善53例,有效率66.3%。结论:对肝癌晚期大量腹水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促进症状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腹水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管理和关怀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102例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疼痛管理和关怀护理,对照组接受肝癌病人常规护理。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2)两组护理前后VAS疼痛评分。结果(1)两组护理前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VAS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及VAS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疼痛管理和关怀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提高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晚期肝癌 疼痛管理 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肝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极差。肝癌患者晚期除了要忍受癌性疼痛和治疗性痛苦对肉体的折磨,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也经历着难以承受的痛苦和煎熬。通过对61例肝癌晚期患者的护理观察,发现实施良好的临终护理干预和人性化关怀,可以减轻此类患者躯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恐惧,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肝癌 临终护理 人性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以肝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生命末期的生命质量为切入点,构建肝癌晚期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护理模式,并评价姑息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99例肝癌晚期患者,基于一般系统理论、人性照护理论、舒适护理理论、需求理论为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进行肝癌晚期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护理模式的构建。该模式的设计和构建遵循必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参与肝癌晚期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护理的团队主要是多部门共同护理,包括管床医生、管床护士、家属、护工和志愿者等。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姑息护理组。密切关注患者的腹胀症状,在进行姑息护理的同时,记录病情并统计患者腹胀情况。姑息护理的过程中,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病率和发病后的病情改善情况。采用数字评分法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护士根据患者描述的疼痛程度,分别进行评估打分。每天及时测量患者体温,记录发热情况,并统计姑息护理模式下患者体温改善情况。结果姑息护理组腹胀患者比例低于常规护理组,腹胀发生的患者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两组改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姑息护理组肝性脑病发病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肝性脑病发病患者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改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姑息护理模式能够缓解肝癌晚期患者的腹胀症状,控制患者的身体疼痛问题,降低了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减少了发热患者比例,并显著改善了肝癌晚期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姑息护理模式 肝癌晚期 生命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晚期肝癌。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为7.69%低于常规组15.38%(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研究组98.28%高于常规组81.03%(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对病痛、睡眠质量和焦虑等情绪的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并且可以根据心理问题进行正面的疏导和安慰,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让其感知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晚期肝癌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生命质量 ,使患者平静安详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 50 例晚期肝癌患者 ,从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止痛、营养支持及家庭的心理安抚 5 个方面实施临终护理。结果 减轻 了患者身心痛苦及家属的悲痛 ,使患者在无痛苦、无遗憾中离去。结论 临终关怀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命价值和生 活质量新观念的需要 ,符合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能够充分展示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医护人员为患者及其家属服务的崇 高医德风。

  • 标签: [] 晚期肝癌 临终关怀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安宁疗护对晚期肝癌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至2023年期间在某地的晚期肝癌患者,共招募了60名患者,其中实验组30人,对照组30人。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使用EORTC QLQ-C30问卷评估生活质量,并通过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记录疼痛程度的变化。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疼痛程度评估中显示明显的疼痛缓解效果。观察到实验组患者在疼痛缓解效果方面取得了显著优势。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安宁疗护在晚期肝癌患者疼痛管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减轻疼痛程度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