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生血管青光是非常难治疗的眼部疾病,具有导致患者失明的风险。广泛视网膜缺血是引起新生血管青光的主要发病原因,以控制眼压和控制视力为主要治疗措施。本文针对新生血管青光的治疗展开综述。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VEGF类药物(雷珠单抗、康柏西普、艾力雅)注射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的疗效和安全,并探讨护理实践的意义。方法:研究选取了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新生血管青光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采用VEGF药物注射治疗,而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视野、新生血管并发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眼压新生血管并发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眼压降至(17.5±2.8)mmHg,新生血管闭塞率达60%;不良反应主要为结膜充血和表干燥,在治疗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这些不良反应。结论:研究结果表明,VEGF类药物注射治疗新生血管青光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对于降低眼压和减少新生血管数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护士在VEGF注射治疗新生血管青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抗VEGF类药物注射
  • 简介:摘要:本综述总结了新生血管青光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进展。新生血管青光是一种由眼部缺血性疾病引起的难治青光,其发病机制复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因。综述涵盖了药物治疗、光凝治疗、外科手术干预和新兴治疗策略。综述的内容有望为NVG的治疗提供参考,并突出了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 青光眼 预防盲目 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青光对侧青光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恶性青光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选择常规疗法和联合疗法,比较两组前房深度及眼压并发。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前房深度显著增加,眼压显著降低,并发显著降低(P<0.05)。结论:联合疗法用于恶性青光对侧青光治疗中,可以显著增加患者前房的深度,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并发

  • 标签: 恶性青光眼 对侧眼青光眼 白内障摘除术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情况 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的方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治疗活动,观察患者手术后视力眼压、角膜、水肿等情况。结果: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在治疗后效果较好,视力评分18.11±1.23、眼压13.96±2.75、前房深度2.07±0.24,预后情况相对较好。结论: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手术治疗及药物干预的方式,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青光眼 并发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共56例/71,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7年12月,结束于2022年12月)。所有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均接受微创玻切联合手术。采用统计学分析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手术前以及术后一周/术后四周/术后十二周的眼压、前房角深度、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对比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手术前以及术后一周/术后四周/术后十二周的眼压、前房角深度、最佳矫正视力,数据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创玻切联合手术 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改良的巩膜隧道青光植入术治疗难治青光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3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青光患者为纳入样本,人数共计60例,遵循奇偶数分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及研究组(改良的孔膜隧道青光植入术治疗),对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进行整合记录,同时引用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变化。结果:统计结果可见,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另一组,眼压及平均眼压优于另一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另一组,P值达到<0.05标准,有可比。结论:改良的巩膜隧道青光植入术治疗难治青光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应用价值较高,值得科学借鉴、推广。

  • 标签: 改良的巩膜隧道青光眼阀植入术 难治性青光眼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术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22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差异,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散光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视力眼压、散光度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散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的疗效与安全高,可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能够降低术后眼压与散光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小梁切除术 房角分离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型号青光植入治疗应用于难治青光患者当中的效果。方法:将难治青光患者5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AhmedFP7型号青光植入治疗与AhmedFP8型号青光植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3个月眼压并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3个月眼压并发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在难治青光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同型号青光植入治疗的疗效基本一致,且安全高。

  • 标签: 难治性青光眼 不同型号 青光眼阀植入治疗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康柏西普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青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在我院进行了一项从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的临床研究,共纳入5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被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另一组在PRP基础上加用康柏西普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房角和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率在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明显高于对照组(χ² = 16.3, P = 0.001)。同时,观察组的眼压水平也低于对照组(t = 5.2, P = 0.002),最佳矫正视力有显著改善(t = 4.1, P = 0.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24.49%(χ² = 10.2, P = 0.004)。结论:康柏西普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青光中展示出显著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改善眼部病变,降低眼压,还有助于视力的恢复。

  • 标签: 康柏西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