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生是指受寒、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而形成的一种疾病,并发多,死亡率高。所以加强新生的观察与护理,对于降低新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硬肿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0例新生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新生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新生的临床处理方法常规行复温、抗感染、补液及纠正酸中毒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以2~5ug/(k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维持1d治疗。结果经过5天的临床治疗和观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70%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体温恢复和住院总时间明显缩短、消退速度更快,临床治疗后的改善情况良好,效果更为显著,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是临床常见的两种血管活性药,小剂量的多巴胺能兴奋多巴胺受体,以此扩张心、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达到利尿、减轻水肿和心脏负担的功效,两者联合使用治疗新生,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微循环状况,预防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普及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硬肿症 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新生系指新生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发病率为6.8%1,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此外,窒息、重症感染(败血、肺炎)等均是新生可能导致的发病因素,严重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死率高。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新生儿 硬肿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0例新生患儿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新生多发生于出生后3d内,且以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多见。30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综合护理后均治愈出院,消退时间平均为58.42±18.66h。未见肺心衰、肾衰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发生。结论及时治疗和护理是治愈新生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硬肿症 治疗 护理措施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肺炎及其并发护理体会。方法100例新生肺炎患儿通过合理喂养、维持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治并发和预防交叉感染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儿痊愈72例,好转26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8%,疗效满意。结论新生加强监护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高胆红素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高胆红素血患儿252例(高胆红素血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我院非高胆红素血新生2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高胆红素血的影响因素,例如性别、胎龄等等。得出结论是新生高胆红素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收集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2013年09月-2014年09月的我科162位高胆红素血的住院新生观察记录。在适当的支持治疗和全面护理下,重点观察记录喂养及消化道护理的效果评估。结果显示通过正确的喂养和消化道护理,患儿有效吸允,喂养次数大于8次/分,热卡≥110J/Kg体重,需水量150ml/Kg体重、蓝光照射时增加2-3倍,排便顺利,次数、量适当,(喂养次数<8次/分,进热卡、水量未达标,排便不顺利,排便量、次数减少的患儿)能提高降低血清胆红素速度,缩短住院天数,以及有效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喂养 排便
  • 简介:摘要新生期是人类生长和发育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生命体征最为脆弱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时期,新生没有得到良好的护理,则可能会导致疾病入侵,从而对其以后的发育和成长产生影响。通过阐述新生的生理特点,分析了对新生应注意观察的事项和护理的重点,最后就新生疾病的预防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 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高胆红素血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按随机单盲法,将88例新生高胆红素血患者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高胆红素血患儿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甚佳,值得大力推行。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高胆红素血产生的原因。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新生23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高胆红素血的病因。结果新生高胆红素血并发感染的共有115例,围产因素有42例,早产因素29例,母乳因素25例,溶血因素16例,代谢性疾病11例;87例新生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在272~342μmol/L范围内,其中,感染因素41例,非感染因素46例;对所有患儿进行输注白蛋白、光照治疗、丙球治疗等,227例患儿治愈,11例患儿未治愈出院。结论感染是引发高胆红素血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新生的管理,尽早查找病因并进行诊治。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游泳的方法,分析其在新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理收集我院出生的200例正常新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游泳组107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新生采取常规护理,游泳组新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新生游泳。观察两组新生摄乳情况、体重变化,对比胎便转黄时间、血清胆红素的变化。结果7d后,游泳组新生在进行游泳护理后,新生摄乳量(580±70)ml,体重(3250±286)g,血清胆红素为(134.5±28.69)umol/L,胎便转黄时间(42.2±6.87)h。所得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游泳可以加强新生运动,促进生长与发育,是一种科学的新生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游泳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新生高胆红素血的相关致病因素和各种风险性因素。方法2011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70例高胆红素血新生,选取该7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相关致病因素和各种风险性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新生高胆红素血致病因素主要包括感染、头颅血肿、新生窒息、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以及肝胆疾病等,而其风险性因素则主要包括胎膜早破、羊水粪染、宫内窘迫、剖宫产、高龄初产以及母乳缺乏等。结论孕期对产妇的各种合并疾病尽早进行对症治疗,尽量避免人为催产,全面做好对高危妊娠产妇的体征变化情况的监测工作以及实施母乳喂养等均为防治新生高胆红素血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新生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致病因素 风险性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高胆红素血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接诊收治的79新生高胆红素血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因,治疗效果。结果79例患儿高胆红素血病因统计,围产期因素34例,占43.04%,感染因素23例,占29.11%,母乳性黄疸12例,占15.19%,新生溶血4例,占5.06%,不明疾病原因6例,占7.59%。79例患儿中,治愈6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7.47%,2例因合并胆红素脑病无效。结论围产期因素,感染因素及母乳性黄疸是新生高胆红素血的常见原因,对新生高胆红素血做好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能减少新生高胆红素血,预防胆红素脑病出现。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高胆红素血病因、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本文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3例黄疸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给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新生抚触辅助治疗新生高胆红素血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新生高胆红素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茵栀黄颗粒口服及抚触干预。比较2组胆红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且胆红素降至正常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茵栀黄颗粒口服及抚触干预,可明显缩短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治疗时间,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茵栀黄颗粒 新生儿抚触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