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正>通常语法书都把“不是……而是……”当作并列复句的关联词。鲁宝元在《〈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解说》中,还特别将“不是……而是……”作为一般要合用的关联词语的例子。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什么是并列关系的复句?并列复句是几个分句分别说明或描写有关的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写出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而是平等地组合在一起的复句。如下面的例句:①我们既要加强领导,又要放手发动群众。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并列关系的复句,实际上含有两个不同的类型:一是平列关系的,则各分句的地位是平等的,如例句①;二是对比关系的,则各分句所表达的意义是相对的,如例句②。但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并列复句有着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是句子原意的表达无须依靠关

  • 标签: 分句 并列复句 关联词的作用 句子 原意 并列关系
  • 简介: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合的一种努力。”语文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语文能力,修辞教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说中学语文教学已教了各种最基本的辞格,使学生初步养成一定的修辞能力,那么,大学语文的修辞教学就担负着进一步提高学生修辞能力的责任。本文拟以夸张辞格的教学为例,试述笔者对大学语文修辞教学所做的一点探索。

  • 标签: 修辞教学 大学语文 中学语文教学 《修辞学发凡》 修辞能力 夸张辞格
  • 简介:利用同经异译相互参校,是六朝就已开始运用的佛经研究方法。在今天的语言研究中,它对于考释词语、识别新的语法成分、管窥语言的发展和译经语言的复杂性、辨通假等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同经异译的对比只是给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成必然性,一般来说还必须有其他方面的证据。

  • 标签: 汉译佛经 同经异译 比较 语言 价值
  • 简介:宋元以来对“韵缓改字”说的理解有失其本。陆德明“古人韵缓,不烦改字”的“改字”当理解为叶韵改字,而非叶音,“韵缓改字”说是用来反对叶韵改字的。“古人韵缓”作为陆德明反对叶韵改字的理论根据,加注叶音成为他抵制叶韵改字的现实选择。陆德明"韵缓改字"说是我们全面理解叶音及其产生的重要根据。

  • 标签: “韵缓改字”说 叶韵改字 叶音 古音
  • 简介: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尤其是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一直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最近,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特级教师柳印生先生的新著《议论文写作10法》对此作了新的探索。长期以来,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无论是面对高中学生,还是面对初中学生,总是在论点、论据、论证、立论、驳论、论证方法等方面做文章。柳印生先生则注重将思维方法训练引进到作文教学之中,在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实践中,逐步摸索、整理出10种方法。这就是《议论文写作10法》系统介绍的基础入门3法:选角定向法、举纲张目法、援例引证法;拓宽思路5法:

  • 标签: 议论文写作 作文教学改革 高中学生 写作水平 中学语文教师 拓宽思路
  • 简介:(一)正当安于寂寞的中国语言学界被揭竿而起的青年学子们搅得不得安宁,令希望依旧凭借学问之外的本领维护旧学术规范的一统天下的人叫苦不迭之时,不料“屋漏偏遭连夜雨”,又有中年好事者徐德江君似乎比初生牛犊们走得更远,竟抛出了向中外语文学界奉为圭臬的普通语言学体系提出根本性挑战的檄文——《词结构新探》(下文简称《新探》),自然又引起了轩然大波。

  • 标签: 语言文字 中国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 初生牛犊 江君 徐德
  • 简介:本文探讨了汉语视听说教学选材的一个新思路,尝试打破仅以母语者语言作为目标语学习标准的做法,选择主要参与者为汉语非母语使用者的谈话类电视节目用于教学。研究者确立了“语言的规范性”“话题的当代性”和“对答类型、话轮转换的多样化”3个标准来对节目视频进行筛选。这一创新的最大优点在于,节目所构建的多元文化共存场景为学习者构筑了一个跨文化“第三空间”,以及具体跨文化交际策略和技能的培训。

  • 标签: 视听说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母语文化 目的语文化
  • 简介:李军教授的《话语修辞理论与实践》是一部颇具新意的修辞学论著,构拟了新的话语修辞理论体系,探索了修辞手段的新系统和修辞学研究的新领域,展示了话语修辞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修辞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标签: 李军 《话语修辞理论与实践》 话语修辞理论 调控策略
  • 简介: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听说分立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两种技能的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了“交融一分层一互动”的听说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图式理论、输入输出理论和互动理论.文章结合具体课件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内容和实施流程,并对该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听说课 交融 分层 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