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艺术常被人视为娱乐的、消遣的玩物,故艺术的效果也就只是娱乐与消遣而已。有人反对此说,为艺术辩护,说艺术是可以美化人生、陶冶性灵的。但他们所谓“美化人生”,往往只是指房屋、衣服的装饰:他们所谓“陶冶性灵”。又往往是附庸风雅之类的浅见。结果把艺术看作一种虚空玄妙、不着边际的东西。这都是没有正确地认识艺术的效果之故。

  • 标签: 艺术 文化散文 选读 娱乐 消遣 人生
  • 简介:张恨水在抗日期间的"散文书写",是其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寓含了可贵的中国精神和民族智慧,这种坚主抗战、坚信必胜以及讴歌、褒扬抗战精神的文本书写,具有审视、反思民族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弘扬抗战精神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张恨水 抗战散文 民族智慧 文化省思
  • 简介:行板如歌我在工厂期间,出门的随身物品除了家门钥匙,就是自行车钥匙。打从上班那天起,近二十年里,没有一天不骑自行车。第一天报到,盼得心焦,凌晨五点就醒了,犹如顽童渴盼大年三十。就要骑上崭新的自行车汇入上班的人潮中,成为欢声笑语风雨同行的工人中的一员,想着那未知的未来,陌生的环境,激动的内心不免有些忐忑……但,有辆心爱的自行车,就都是好的。

  • 标签: 风雨同行 随身物品 我在 捷安 阿米尼 一晃而过
  • 简介:一床铺再软乎,对腰椎都是磨损。是一种坚硬的磨损。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家,屋脊上的步履灵巧、轻盈,摇曳耳际,一会儿虚无,一会儿黏稠。我瞅一眼身边的父亲,看他是否也在倾听。父亲如婴儿一般安静,我就明白了这叫压抑,或者是一种即将失去的恐惧。

  • 标签: 散文 磨损 父亲
  • 简介:医院家属楼和办公楼之间是一片狭长的隔离带,一片由杉树主宰的林子。隔离带之前是一片荒地,长满了蓬勃的杂草。家属楼和办公楼相继建成之后,荒地里便栽下了杉树,每到冬天或者医院的后勤人员清理之后,满眼枯槁的草色之上,规律地点缀着点点惹眼的绿,像一张色彩斑斓的巨型地毯,像一张草草绘制的阔大水墨;杉树渐渐长高,那些肆无忌惮的杂草便被迫收敛起了良好的长势,无可奈何地将大片的隔离带让位给了杉树;密密麻麻的杉树

  • 标签: 隐身人 环卫工人 青年男子 敲门声 后勤人员 目力所及
  • 简介:一我不是农民,我父亲不是农民,我爷爷是半农半商。上山下乡插队,我体味过在土地上刨食的艰难,对农村和农民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九岁离开农村,移民到宁夏,在城市长大,对农村只存一个模糊的记忆。我父亲二十岁以前生活在农村,耳濡目染,对农事略知一二,而他一直上学读书,没有亲历农事,二十岁当兵离开农村,每年回家探亲一个月,顶多能帮着家人干些农活儿。后来,我们一家人随军走出农村,脱离了土地,五十年间就像尘埃一样落在我的追忆里。

  • 标签: 农民 散文 上山下乡 农村 父亲 土地
  • 简介:现代生活节奏很快,白天忙于公事,夜晚伏案捉笔,平日还要应酬朋友和家务,难得稍有空闲。虽然如此,我仍然坚持每月偷份闲情走进影院,和家人静心观赏一部新片。当然,我不是喜欢追星或追捧大片,而是为了追寻萦绕心间的那缕电影情怀。老家在中原南部,位于伏牛山与南阳盆地的接连处,遍布山坡丘陵,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农村乡下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看电影了。

  • 标签: 伏牛 现代生活节奏 跑来跑去 三十里 南阳盆地 青年男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跟苏联的巴库、中国的玉门一样,花土沟,柴达木盆地西部之西的一个小城镇,因油而生,也因油而兴。乍一听,确实是一个极有想象力诱惑力的名字!是不是马上眼前就能浮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浪漫景致?以为到了大家公认的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

  • 标签: 散文 记忆 柴达木盆地 小城镇 诱惑力 想象力
  • 简介:历经夏的大忙,秋的收获,农人们就进入了相对清闲的冬季。中原大地秋末冬初主要活计是种麦。农谚有“寒露至霜降,种麦不慌张;霜降至立冬,种麦莫放松;立冬到小雪,种麦稍晚些”等警句,可见耕种麦子是马虎不得呢。种了麦,只要麦苗出得匀称,基本就没啥农事了,即可松懈下来。

  • 标签: 散文 小雪 中国 当代文学
  • 简介:梁长峨的《读左拉之三》,写了法国作家左拉笔下的娜娜及各类女人的淫荡和堕落,写出了各类男人在女人面前的无耻和下贱,写出了那个时代人整体的麻木、乱伦、淫靡、奢侈、低俗、肮脏、腐败。从而揭示出本来固若金汤的“第二帝国”为什么会变成“一具尸体”、“一滩浓血”的真正原因。作者的笔墨凝重、语言入骨,读来让人惊惧和深思。

  • 标签: 简评 散文 法国作家 第二帝国 左拉 女人
  • 简介:飙水岩瀑布老家的崇山峻岭间,有一个天然瀑布。冬春时节,水量不大,水质清澈,远远望去,好似一道精致的银帘,笔直地挂在黝黑的悬崖上。而到了夏天,几场大雨后,这银帘就变成了粗壮的金流,汹涌澎湃、慷慨激昂,即便在距离瀑布几公里之外的地方,也能听到它隆隆的声音在山谷回荡,犹如千马齐嘶、万鼓齐擂,令人很是震撼。或优雅或激昂的瀑布,不仅展示了大山特有的壮美水势,也给坚硬的峭壁增添了一抹柔情,为云岭大地的靓丽增加了可圈可点之笔。

  • 标签: 散文 瀑布 激昂 壮美
  • 简介:时值深秋。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还停留在木里的高山深谷之间,我忍不住想要说一说那段采访行程给我留下的深刻感动。抵达俄亚的那天,我们首先来到村里的小学。挎着相机,"衣着突出"的我们,引得孩子们频频注目。但我刚举起相机,就被一位穿红衣的中年男子制止了,实际上从我进校门时他就跟着我,满脸"休想对学校做不利报道"的表情。我盖上镜头对他说,我只是想起了童年,那时候我也如同这些孩子,在简陋的操场上活跃,把拳头大的塑料皮球当篮球玩得欢畅不已……

  • 标签: 上镜头 高山深谷 木里 红衣 水洛河 告诉我
  • 简介:对一个不吃羊肉、不擅歌酒的人来说,新疆的美真真无福消受,也无有资格谈论。可我又一次去了新疆,又一次来到神驰心往的喀纳斯。张承志说,在新疆他完成了"向美与清洁的皈依"(《相约来世》书序)——当你被成全了能够入门理解它时——这美会唤醒一种深刻的感情。浩瀚盛美的新疆,在我恐怕几辈子的人生去努力去抵达,也不得入其门!可是在喀纳斯的那两个日和夜,我确确实实领受了无限多的美意——有时美本身就是一种距离感,

  • 标签: 喀纳斯湖 张承志 距离感 盛美 一朵小花 图瓦人
  • 简介: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许是跟年龄有关,最近总喜欢回忆,想起小时候,小时候的村庄,还有小庄暮色里的炊烟。

  • 标签: 母亲会 孩童时代 别人家 雾非雾 用不完 静美
  • 简介:同这儿的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一样,最终沉淀出独具厚重豪放、细腻浪漫的豫风楚韵。桐柏山、大别山构成的豫南山地上,盛产的一种叫'信阳毛尖'的绿茶是这座城市已久的名片。而我的一次走近、再一次走近,却是以诗的名义、文的交流。没有预兆,情况就是这样,就像有时候我正在做某件事抑或说某句话时,却突然发现,这件事这句话其实在过去的某个时间,我早已做过抑或说过了。

  • 标签: 裴李岗文化 信阳毛尖 屈家岭文化 洞庭 桐柏 长江经济带
  • 简介:抵达边城时已经是傍晚了,雨竟然善解人意,收起了先前的铺张,在我们到来的时候打住了。有点像谁家俩口子吵架拌嘴,来了客人马上收敛,并笑脸相迎,生怕被人看出破绽来,丢了自家的颜面。久雨初晴,古城空气里弥漫着薄薄的雾气,夹带一丝丝清香,是什么香,我说不清,也道不明。只见雨水洗过的街道,一尘不染,镜子一样光鲜,照见我的身影活灵活现,不经意间竟吓着了自己。这麻石古街经无数迎来送往的脚

  • 标签: 国际水 鸟声 对我说 你说我 我自己 第三天
  • 简介:儿时的乡下,家家使用木棂子窗。不是雕花的绮窗,不是讲究的多格窗,而是七竖两横加个边框的最简单结构,这就是胶东半岛的农家窗——棂子窗。棂子窗的七根竖木就是棂子。木棂子间用白纸封糊。棂子窗的窗纸是薄得透亮、密封极好的白纸,因而旧时称呼这种白纸就叫“封窗纸”。

  • 标签: 散文 流年 胶东半岛
  • 简介:喝酒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从来我的作品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

  • 标签: 散文 父亲 中篇 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