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的大小与角膜散光关系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1

翼状胬肉的大小与角膜散光关系的临床研究

费伯文

(江苏省盱眙县中医院;江苏淮安211700)

【摘要】目的:分析翼状胬肉的大小与角膜散光关系,探讨其对于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83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翼状胬肉按侵入角膜的长度,将其分为Ⅰ组(<2.5mm)24眼、Ⅱ组(2.5~3.5mm)27眼、Ⅲ组(>3.5mm)32眼三组,经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改变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胬肉侵入角膜长度越长,则患者的角膜散光度越高,两者呈正相关。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明显降低,而视力水平显著提升。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和视力水平对照相仿(P>0.05),但是在术后复发方面,Ⅰ组患者的复发率最低,Ⅱ组其次、Ⅲ组最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的大小与角膜散光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效果,需要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和视力水平。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散光;

翼状胬肉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眼部受到阳光、烟尘的刺激,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出现慢性炎症,并出现赘生组织,导致角膜散光,主要表现为视疲劳和视力减退。在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中,需要充分考虑翼状胬肉的大小与角膜散光关系,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通过手术予以有效改善[1]。本研究以我院眼科收治的82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翼状胬肉的大小与角膜散光关系,探究其对于手术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参考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眼科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83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33例,最高龄79岁,最低龄42岁,平均年龄(60.8±6.2)岁。根据翼状胬肉按侵入角膜的长度,将其分为Ⅰ组(<2.5mm)24眼、Ⅱ组(2.5~3.5mm)27眼、Ⅲ组(>3.5mm)32眼三组。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三组患者均接受手术进行治疗,术前接受裸眼视力和角膜曲率的检查。行常规局部浸润麻醉。然后用圆规测量翼状胬肉按侵入角膜的长度,并使用直尺进行读数和记录。实施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浅层划切胬肉头部外透明角膜区,剥离角膜至角膜缘后巩膜区2mm。剪开球结膜,将胬肉组织与巩膜分离,将胬肉头部和结膜下增殖组织切除,使巩膜完全暴露出来,缝合球结膜,固定于距角膜缘3-4mm的浅层巩膜面上,暴露3-4mm宽的巩膜裸露区。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眼垫包术眼。定时予以换药,使用抗生素药物滴眼,使用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愈合情况。术后1周可进行拆线,术后4周,再次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和角膜曲率,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和角膜散光程度改变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翼状胬肉的大小与角膜散光关系分析

注:手术前后比较,*P<0.05

2.3三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

术后6个月,Ⅰ组、Ⅱ组以及Ⅲ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0(0/24)、3.70%(1/27)以及15.63%(5/32),对比差异显著(P<0.05)。

3结论

受到环境因素的刺激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患者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部位生出赘生组织。随着胬肉侵入角膜长度的增加,产生机械性的牵拉作用,对角膜组织形成牵拉和压迫作用,角膜表面形态、基质因此而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角膜散光度,导致患者视力下降。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术前Ⅰ组患者角膜散光度最低,Ⅱ组其次、Ⅲ组最高,而在视力水平方面,Ⅰ组患者最高,Ⅱ组其次、Ⅲ组最低;术后三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和视力水平对照相仿(P>0.05),而在术后复发方面,Ⅰ组患者的复发率最低,Ⅱ组其次、Ⅲ组最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胬肉侵入角膜长度越大,则角膜散光度越高,视力水平越低,说明翼状胬肉的大小影响角膜散光的严重程度。与此同时,胬肉侵入角膜长度越大,手术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因此,翼状胬肉需要尽早的进行治疗,避免胬肉侵入角膜长度的进一步增加,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再次复发[2]。

综上所述,角膜散光是翼状胬肉患者的主要症状,而随着翼状胬肉大小的增加,散光程度也明显增加,视力下降明显,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预后,需要及早予以治疗,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旺斌,陈子林.翼状胬肉与角膜散光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04):673-675.

[2]贾长伟,张玉枝,周阴娥,等.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5(03):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