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检验不同数值模式及多个模式的集合平均对山东地区10m日最大风速、2m日最高温度、2m日最低温度及降水的预报效果,利用2011年MM5、WRF-RUC、T639、日本及德国数值模式进行不同模式组合的集合平均,并对各组合进行TS评分检验。结果表明:晴雨预报,T639模式TS评分最高;对大雨以下等级降水的预报,T639模式24h预报的TS评分最高,MM5、WRF-RUC、T639、日本和德国模式集合平均48h和72h预报的TS评分最高;MM5、WRF-RUC和T639模式集合平均对大雨和暴雨24h预报的TS评分略高于单个模式。对3级以下弱风,T639模式预报准确率最高;对4级以上大风,WRFRUC及WRF-RUC三层集合平均的预报准确率最高;与单个模式相比,MM5、WRF-RUC和T639模式集合平均仅对3级风力预报准确率有所提高。MM5、WRF-RUC和T639模式集合平均对最低温度预报准确率最高,但集合平均对最高温度预报并未提高。

  • 标签: 多模式 集合平均 TS评分
  • 简介:利用东北区域实况24h累积降水资料,应用与国家气象中心建设并使用的全国业务区域模式统一检验平台一致的检验方法,采用WRFV3.3.1模式对东北地区2012年4次大暴雨过程、两次暴雪过程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客观检验及统计分析,并与JAPAN模式和T639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主观检验,对WRF模式在东北地区的预报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2年东北地区6次强降水过程WRF模式预报效果与JAPAN模式、T639模式基本相当,即有较稳定且较高水平的预报能力,加之其中尺度模式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因此在天气预报领域有重要的使用和研究价值。2012年东北地区6次重大降水过程,WRF模式对降水的位置及时间演变趋势预报均较好,对主降水带的位置及强度预报效果总体一般,在对主降水带位置与强度预报效果较好的前提下,其对于暴雨中心的位置预报效果也较好。与T639模式和JAPAN模式相比,WRF中尺度模式的主降水带形态刻画更细致,对强降水中心的位置和范围预报较明确,且在主降水带位置与强度预报效果较好的前提下较可靠,WRF中尺度模式的这一优点,对目前精细化预报有重要意义;客观检验并不能完全说明模式的预报效果,WRF模式预报效果的检验和模式预报水平的说明,必须结合主观检验,且需从多角度进行全面考察;WRF模式对1215号台风路径及台风暴雨过程预报均与实况基本吻合(尤其是36h和24h预报),说明WRF中尺度模式对台风系统及其诱发的暴雨过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 标签: 东北地区 检验 台风 暴雨
  • 简介:利用CMORPH卫星与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逐时降水量融合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技巧评分及针对细网格模式的面向对象诊断检验方法MODE,评估T639细网格模式对2014年陕西省秋淋天气降水预报的效果。结果表明:T639模式整体较好的表现了2014年陕西省秋淋天气过程降水的空间分布,但预报的降水量级显著偏小;逐12h降水EOF分析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可分为系统性和对流性降水两种模态,T639模式对系统性降水的预报性能较好,空间模态与观测一致,但对局地性和对流性降水的预报性能相对较弱;模式整体预报能力较好,晴雨预报TS评分和ACC相关系数平均达0.6以上;空间和时间上预报降水频次偏多,是影响TS评分和ACC等晴雨评分技巧下降的主要原因。MODE检验表明,T639模式对大面积降水对象预报偏多,对局地性降水对象预报偏少;对中等强度降水对象偏多,对强降水及弱降水对象预报偏少;预报对象与观测对象的整体匹配性较好,但两者的面积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细网格模式 秋淋 EOF MODE
  • 简介:利用NCEP的1°×1°资料,分析飓风"桑迪"温带变性前后物理量的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对流层低层、中层及高层的厚度场可立体直观地展现热带气旋中心热力结构的对称性,便于进行飓风温带变性的诊断分析。涡度场可诊断高空槽和飓风耦合的情况,两者的正涡度场连接后使热带气旋受到高空槽的影响开始变性。厚度变形场动力强迫上升、低层锋区抬升、强降水区凝结潜热正反馈作用和高空辐散加强等有利于飓风"桑迪"变性过程中深对流的维持及发展,并导致强上升区域向西偏离。飓风"桑迪"变性后暖心结构下降至对流层中低层,与强上升运动中心下降有关。适度的冷空气强度对飓风"桑迪"的加强有利,冷空气较弱飓风加强较慢,冷空气过强易破坏飓风的暖心结构,导致中心填塞。850hPa温度平流对变性后飓风"桑迪"的移动路径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飓风基本朝着冷平流中心指向暖平流中心的方向移动。

  • 标签: 飓风 温带变性 高空槽 物理量特征
  • 简介:传统的扩大地网可以降低阻值,实现等电位连接,减少雷击电位差的危害。由于电化厂自身排放的废物,还有生产中的物料,都是腐蚀性极强的介质,土壤被不同程度污染。因此,将厂区内不同地块接地网相连接,或者通过各种金属管线、桥架自然串接,构成联合地网的同时,就形成了多种腐蚀电池。本文利用腐蚀电池原理,分析了电偶腐蚀、电极地位、面积效应和主要浓差对地网腐蚀机理。结果表明,电化厂地网的联合增加了腐蚀的复杂性和多重性;联合地网面积越大,腐蚀电池越多,腐蚀作用越强。这是在土壤腐蚀控制中应注意和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电化厂 接地网连接 腐蚀电池 机理分析
  • 简介:利马气候大会达成的《利马气候行动号令》明确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有原则,尤其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适用于拟于2015年巴黎会议达成的新协议。会议还就"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等做出了决定。利马大会成果对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达成气候变化新协议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面对2020年后的新挑战,中国需尽快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促进对应对气候变化先进技术投资,以及加大参与治理国际气候变化事务力度。

  • 标签: 利马气候大会 德班增强行动平台 温室气体减排 气候谈判 碳市场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 简介:基于最新的GTAP8(GlobalTradeAnalysisProject)数据库,使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2004年到2007年全球贸易变化下南北集团贸易隐含碳变化及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规模扩张,全球贸易隐含碳流向的重心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2004年到2007年,发达国家高端设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出口以及发展中国家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及中低端制造业出口的趋势加强,该过程的生产转移导致全球碳排放增长4.15亿t,占研究时段全球贸易隐含碳增量的63%。未来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隐含碳比重还将进一步提高。贸易变化带来的南北集团隐含碳流动变化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影响日益突出,发达国家对此负有重要责任。

  • 标签: 国际贸易 南北集团 贸易隐含碳排放 投入产出 生产转移 产业链
  • 简介:用1989-2013年平安区气象局冻土资料,分析了25a平安地区季节性冻土变化情况。平安区冻土开始日期逐渐延后,1989-2000年,平均开始日期为11月1日,2001-2013年,平均开始日期为11月8日,平均开始时间推迟了7d。冻土结束日期提前,2000年以前的平均解冻日期是3月21日,2000年以后的平均解冻日期是3月8日,解冻时间提前了13d。冻土持续时间缩短了21d。平均冻土深度和最大冻土深度均减小,其中平均冻土深度从2000年以前的93.5cm减少至2000年以后的88.5cm。平均深度减小了5cm。

  • 标签: 季节性冻土 最大冻土深度 冻土时间
  • 简介:利用化德国家基本气象站1957—2014年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以地面最低温度≤0℃为指标,建立了该地历年初霜日期、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序列,分析了近58a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化德站58a平均终霜日期为5月28日,初霜日期为9月11日,无霜期为105d10(2)近58a终霜日期呈明显的提前变化趋势,平均每10a提前2.5d;而初霜日期变化趋势不显著;无霜期明显延长,平均每10a延长了3.4d10(3)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序列的年际波动大,极差为标准差的4~5倍,初霜最早可提前在8月18日出现,终霜最晚可推迟到6月19日结束。该地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年际变率大,保证率低,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掌握霜冻发生的气候规律,提高霜冻的预报预测准确率,对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采取防御措施,保障农业丰产丰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初霜日 终霜日 无霜期 气候变化趋势
  • 简介:准确、及时和完整地收发气象综合观测资料和服务产品是开展天气预报预测和气象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支撑。通过对青海省气象通信系统、信息传输业务流程和传输业务规范的阐述和业务状况的分析,从对气象信息资料产生的源头、传输、收集、分发到最终逐级入库、逐项全面分析,找出影响青海气象信息传输时效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解决气象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终达到有效提高气象信息传输时效的目的。

  • 标签: 气象信息 传输 时效 因素 对策
  • 简介:通过雷达误报警故障现象及前期排除该故障的过程,结合方位驱动工作原理,对比在用正常电路板与故障电路板相关插座和集成电路插脚的电压及分压电阻阻值,进行分析并排除了误报警故障后才发现雷达方位驱动不报警的真正故障。根据驱动箱方位驱动报警信号流程原理图,逐步测量主控箱和驱动箱都开启状态和主控箱开启而驱动箱关闭状态的方位驱动报警电平的通路,发现通路断路,经过检查所有插头座,发现断路点,重新焊接后故障彻底排除。

  • 标签: 雷达 驱动 故障 排除
  • 简介:采用天津地区1959~2012年太阳总辐射年、月总量资料、日照百分率及其台站元数据,通过惩罚最大t检验和顺序算法对太阳总辐射资料的均一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辐射观测仪器的变更造成了太阳总辐射序列产生不连续,突变年代主要发生在1968年、1972年、1990年3次仪器变更年份或其附近年份,而迁站没有造成显著影响。同时,顺序算法检验发现,天津地区太阳总辐射序列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前后)出现了趋势减少的渐变,并且在月总量序列的检验中,仪器变更的非均一性影响也体现在其中。因此,在太阳辐射的研究工作中,尊重原始观测数据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均一性,剔除非均一性因素,以此确保气候变化分析结果的相对真实。

  • 标签: 天津地区 太阳总辐射资料 均一性分析
  • 简介:本文利用福建省长汀、上杭、永定和平和县1981-2010年30a的气象资料,对闽西红皮红肉蜜柚种植区的长汀、上杭、永定县与蜜柚原产地平和县的蜜柚生长发育期气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永定、上杭和长汀县历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与平和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有所差异;上杭和永定县蜜柚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而长汀县热量条件相对较差;而闽西3个县的水分和光照条件均能满足红肉蜜柚生长发育需求,总体上看,闽西3个县的光温水条件适宜红肉蜜柚种植,且越靠南部种植会越有利于红肉蜜柚的优质高产;但北部的长汀县必须注意蜜柚冬季冻害。

  • 标签: 种植 红肉蜜柚 气候比较 分析
  • 简介:选取新巴尔虎左旗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0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曼-肯德尔法、保证率法对新巴尔虎左旗初终霜日及无霜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新巴尔虎左旗平均初霜日为9月18日,平均终霜日为5月7日;(2)无霜期平均为133d,无霜期80%保证率为118d,90%保证率为112d;(3)近50a无霜期有一次突变,发生在1985年。

  • 标签: 初霜日 终霜日 无霜期 变化特征
  • 简介:利用1970—2012年河南省114个气象站9月日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海温数据,采用统计诊断与合成方法对河南省初秋降水的气候特征、异常年份大气环流特征及降水与ENSO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初秋(9月)降水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70年代前期和80年代前期降水偏多,70年代后期、80年代后期至2003年降水偏少,2000年后降水呈波动变化。河南省初秋的降水场可以划分为南北两个降水区,两个分区降水无显著的线性趋势和突变,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03年两个降水分区降水均偏少。旱涝年合成高度的差值场表明欧洲地区、西伯利亚地区、蒙古至中国北方地区及西太平洋区域均是影响河南省初秋降水的关键区;西伯利亚地区为正高度异常、中国北方至蒙古为负高度异常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的环流形势易造成河南省初秋降水偏多;降水偏少年份的环流形势则相反。ENSO为冷位相年,河南省初秋降水易偏多;河南省初秋降水偏少年除受ENSO的影响外,中高纬度环流的影响可能起主导作用。

  • 标签: 初秋降水 降水区划 趋势分析 大气环流异常 ENSO
  • 简介:利用1962—2013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辽宁省53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辽宁省夏季典型旱涝年降水低频的特征。结果表明:1962—2013年辽宁省夏季旱年降水的30—60d振荡显著,涝年低频振荡不显著,以小于10d的高频振荡为主。旱涝年低频涡度和散度的传播方向明显不同。辽宁省夏季干旱的发生与低频涡度和散度自低纬度北传及中高纬度南传并同位相汇合于辽宁地区有关,高低层低频涡度和散度在动力上表现出协调一致性。小于10d高频振荡的累积效应使辽宁地区夏季易发生洪涝,30—60d振荡叠加高频过程,易使辽宁地区夏季发生干旱。

  • 标签: 夏季降水 旱年 涝年 低频特征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拼图产品等,结合WRF中尺度数值模拟,对2013年5月22日发生在山西省中南部的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河套地区正涡度平流的持续输送是500hPa切断涡旋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低层冷平流沿其前方输入,后部有更强的暖平流输入,使涡旋不断加深发展,在其附近激发孤立对流云团,孤立云团上空存在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结构,使得其上空上升运动持续加强,孤立对流云团得以维持和发展,其间形成的γ-中尺度和α-中尺度强对流云团是造成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而地面海上高压后部水汽的持续加强和高空脊前干空气南侵,产生明显干锋生作用,是强对流的重要触发机制。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拼图显示,此次强对流过程是由单体回波发展合并加强造成的,这些单体回波的演变经历了“单体—加强合并—带状回波—弓形回波—减弱消亡”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2个阶段,其回波面积、强度、移动速度不同,造成强对流天气特征差异明显。此次强对流天气存在3种类型,其温湿廓线结构及环境参数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判断强对流天气类型的指标。

  • 标签: 区域强对流 孤立云团 干锋生 温湿廓线 环境参数
  • 简介:应用石河子垦区1961-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垦区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大雾天气主要发生主要出现在10月至翌年3月,南部市区和乌兰乌苏站以12月出现最多,北部莫索湾和炮台站12月最多,具有显季节特征;由北往南逐渐减少,区域差别较大。各地年大雾日数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石河子站以0.6d/10a速率呈减少趋势,乌兰乌苏站、炮台站和莫索湾站分别以0.9d/10a、3.4d/10a和1.9d/10a速率呈增加趋势。特殊的地理地形条件和适合的环流条件形成大雾天气。

  • 标签: 大雾 气候特征 成因分析
  • 简介:利用1968—2013年9—11月海南岛18个国家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日最大降水量法、秋季最多频次法和耿贝尔分布重现期法分析海南岛暴雨大值区,对暴雨大值区历年秋季的暴雨频次异常和秋季降水量异常年进行环流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暴雨大值区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暴雨相对小值区位于西南地区,这种分布可能与海南岛的五指山地形有关;海南岛东南部地区暴雨发生频次与西南部地区暴雨发生频次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6,通过了95%水平的信度检验;海南岛东南沿海地区暴雨大值区的秋季暴雨日数多(少)且秋季降水量大(小)年份对应整层东风(西风)异常,且低层在海南岛及其西部地区存在气旋式(反气旋式)异常。

  • 标签: 海南岛 秋季暴雨 暴雨大值区 环流异常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结合卫星云图和诊断物理量场,对东北低压冷锋、高低空急流及中尺度辐合线形成的西北雨带与华北气旋、暖锋及切变线形成的东南雨带的双雨带暴雨影响系统、降水性质和形成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北雨带是东北低压冷锋前对流发展造成的强雷雨及华北气旋西北部辐合线强降水共同形成的。高低空急流耦合动力作用和中空干冷空气侵入触发大气能量释放,是冷锋前强对流降水的形成机制;中β尺度云团是强降水的主体,发生在地面三角形或梯形偏南风场中,由辐合切变线、辐合线和雷暴出流边界触发。东南部雨带为华北气旋暖锋形成的混合型强降水,气旋的发展及移动路径决定雨带位置和降水强度,由气旋暖锋和气旋西北部切变的中β尺度云团造成强降水;湿层深厚且垂直运动强盛是东南雨带降水形成机制的特点。

  • 标签: 双雨带 抽吸作用 中β尺度云团 露点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