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患者实施活血通络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7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28例实施基础治疗,B组29例患者在A组基础上增加活血通络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B组96.55%明显高于A组78.57%(P<0.05);组间治疗后在视野平均光敏感度方面比较,B组也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临床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患者实施活血通络颗粒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视野情况、恢复患者的视力,这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活血通络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非动脉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患者临床特征及视盘参数,探讨其病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确诊为首次发病的非动脉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患者77例77眼,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健康人69名为对照组。记录其人口学特征、眼科常规检查、眼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应用Optvue光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行视盘光相干扫描,对其视盘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高血压史、高脂血症、视杯面积、视盘面积、杯/盘面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史、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视盘面积、杯/盘面积比是非动脉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例组全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各象限神经纤维层水肿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史、收缩压、甘油三酯、TC、FBG、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是非动脉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的危险因素。非动脉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的视盘水肿各象限无差异。

  • 标签: 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 视盘 危险因素 光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患者实施活血通络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7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28例实施基础治疗,B组29例患者在A组基础上增加活血通络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B组96.55%明显高于A组78.57%(P<0.05);组间治疗后在视野平均光敏感度方面比较,B组也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临床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患者实施活血通络颗粒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视野情况、恢复患者的视力,这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活血通络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钴胺眼部电离子透入治疗非动脉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丹参全身静点,地塞米松全身冲击,地塞米松加阿托品球后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钴胺眼部电离子透入,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连续俩个疗程。以视力作为观察与评估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钴胺眼部电离子透入治疗非动脉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方法。

  • 标签: 甲钴胺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电离子透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因实施放射治疗导致患者发生放射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肺癌放射治疗的患者66例,按照随机抽取单双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33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实施抗感染药物治疗与清肺百合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从患者发生放射肺炎的概率、患者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临床影像生理评分(CRP)及身体机能状态量表(KPS)来看,研究组都优于对比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中西医药物与放疗相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肺癌放射肺炎的发生率,同时预防白细胞降低,从而提高放疗效果。

  • 标签: 肺癌 放射性 放射性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本文采用γ谱分析法、原子吸收法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独居石、磷铈镧矿、钽铌矿和锆英矿冶炼固体废物的放射、有毒重金属及重金属的存在物相。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固体废物可分别归类为极低放废物或低放废物;四种固体废物的镉、铬、砷浓度均达到了土壤环境质量(GB15618)二级标准水平,但是部分固体废物中的铅或汞浓度超标1~10倍,对人体健康风险不可忽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发现废物的部分放射核素与重金属的物相结构存在较高的毒性风险。本研究为伴生放射矿固体废物处置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固体废物 放射性 重金属 伴生放射性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肌电图检查应用于腰骶神经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80例下肢周围神经的患者来分析研究,有20例疑诊L4,5椎间盘突出,有60例疑诊外周神经,为这些患者提供肌电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腰骶神经根性病变疑诊患者有18例符合,符合率是90.0%,2例因周围神经嵌压误诊,漏诊率10.0%。60例下肢周围神经疑诊患者有55例符合,符合率是91.7%,5例神经病变筛查出,占8.3%。结论腰骶神经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采用肌电图检查,可为明确疾病类型提供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腰骶神经根病变 下肢周围神经病变 肌电图
  • 简介:对"实际消除可能导致早期放射释放或大量放射释放"安全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正确理解HAF102—2016的安全规定的前提,也是制定相关的监管政策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核安全目标的层次结构、内容范围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提出"十三五"期间新建核电的安全目标和HAF102—2016中提出相关的安全要求,提出了在我国核安全监管要求体系中定位方面的建议。

  • 标签: 核安全 安全目标 定位 实际消除 大量放射性释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改变。方法挑选本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5月期间纳入的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160例,回顾分析所有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了解患者尺神经在各病程的H发射和F波以及神经肌电图改变情况。结果160例患者颈神经H反射异常率均值为78.13%,其外周神经异常率为80.00%,随着病程延长,患者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异常率和神经肌电图异常诊断率会提升。结论早期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最主要的指标就是反射,其肌电图异常率会随着病程增加而提升,且需重视患者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以便于对患者周围神经进行准确评估。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 肌电图 异常率
  • 简介:摘要随着建材行业的发展,建材产品种类逐渐丰富。但是随着建材产品种类的逐渐增多,建材产品中出现了部分具有放射的产品,这些产品如果被应用到建设施工当中,很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要采用先进的建材监测手段,对具有放射危害的建材产品进行检测,从而保障建材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就从建材监测手段的应用对建材产品的放射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 标签: 建材监测手段 应用 建材产品 放射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6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治疗总有效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优异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护理干预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作为临床首选护理方法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起,核工业及相关基础研究发展迅速,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能源效益的同时,却导致大量放射废物的产生。如若不能安全、高效、科学地处置放射废物,则会引发严重的环境及公共安全事故。

  • 标签: 放射性 废物处理技术 应用
  • 简介: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石材也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而对于天然石材的放射有损人体健康的议论声也逐渐被放大,造成了整体社会对天然石材的抵触情绪,造成了我国石材行业发展缓慢。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有必要进行天然石材放射的正确认识,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石材作为装修工程的重要材料,广泛的应用与外墙、地面、内墙的装饰工程,其具有的装修效果大气、美观为许多人们所喜欢,但是石材具有一定的辐射水平,也引起了很多人忧虑,担心其辐射水平影响身心健康。本文结合自己工作对某中心2004年到2008年的1198个样品进行放射水平的分析,并得出一些简要规律。

  • 标签: 放射性 比活度 质量保证
  • 简介:介绍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中涉及的放射氙同位素及其来源、核爆炸产生放射氙同位素特征和CTBT大气放射氙监测技术,重点总结了CTBT中大气放射氙的取样、测量、事件性质识别和源项解析等技术的最新进展。在氙监测设备方面,已有3套商业化的氙监测系统可供采购,且氙同位素取样效率和探测灵敏度已远超临时技术秘书处设定的技术指标要求;在放射氙同位素活度测量与能谱分析方面,Si-PIN新型探测器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建立了放射氙数据分析软件;在氙监测事件性质识别方面,建立了Kalinowski判据模型;在大气输运模拟研究与应用方面,基于FLEXPART模型开发了Web-Grape和Web-GrapeIBS软件。但从实际监测效果看,有效获取敏感核素对及核素比,并依此提供确凿核爆炸证据的能力尚显不足。下一步工作应聚焦在氙同位素探测灵敏度提升、氙监测事件识别及溯源等研究上。

  • 标签: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大气放射性氙 监测
  • 简介:摘要对于放射食管炎的发病机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以及总结,并观察其治疗以及实验研究的进展。放射食管炎是肿瘤患者在放射线辐射治疗下,所致的一种食管黏膜损伤,属于剂量限制毒性之一。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在放疗治疗期间或者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以及伴有烧灼感等。对于急性反射食管炎,需要住院治疗,提供鼻饲营养支持以及支持治疗。对于放疗结束后继续发展的食管晚期损伤,则容易出现狭窄、溃疡甚至穿孔的病症发展,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中,主要分析放射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探究其治疗进展。

  • 标签: 放射性食管炎 放射线辐射治疗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鼻咽癌(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多发于我国南方地区,由于解剖结构复杂,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NPC的主要方式。但放射治疗易对周围脑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放射脑病(radiationencephalopathyREP)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当前NPC放射治疗后REP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治疗进行总结,旨在为NPC放射治疗后放射脑病的预防和早期确诊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脑病 诊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