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放射技术是一种依据物理学原理所逐渐发展起来的技术手段,而医学影像技术则是医学物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技术是通过物理学原理及物理学概念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其中,医学影像技术主要包括传统X线、超声、MRI、CT、手术摄影和电子内窥镜等影像信息,这些技术手段是对人体内部各个组织、功能以及诊断疾病、脏器形态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入的对放射技术及医学影像技术进行了探究,旨在促进医疗设备数字化的不断完善。

  • 标签: 平板型 数字化影像技术 放射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放射医学影像学数字化治疗的100份临床资料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DICOM技术将其传输至对应科室中,然后采用DICOM配套阅读软件,由临床医生对其进行诊断。结果影像学资料可通过局域网以及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传输,且完整性相对较高,而采用涂片方式处理DICOM阅读软件之后,能促使内容更加丰富,信息更加真实。临床医生在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应用之前,其对工作满意度为70.0%(28/40),而应用之后其满意度为95.0%(38/40),应用前后工作满意度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在临床上应用之后,能确保资料达到较高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同时还能提升医生对工作的满意度,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医学 影像无片化技术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放射医学影像设备是临床中诊断疾病的常用设备,也是各个医院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学影像也逐渐开始朝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为医疗工作奠定基础。

  • 标签: 放射科 医学影像设备 日常维护 保养
  • 简介:摘要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是实现精确放射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医学成像技术在放疗中的广泛应用使IGRT从最初的二维X射片发展到四维CT引导,从单模态发展到多种模态影像引导,从在线校位发展到自适应放疗及实时追踪,IGRT在临床应用上的飞速发展,提高了放射治疗的准确性。本文就以综述的形式介绍下基于不同医学成像技术的IGRT实现方式。

  • 标签: 图像引导 放射治疗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何时进行放射防护培训,有利于提高放射防护知识的认知和临床应用。方法根据开课时间分A组(大一培训),B组(大二培训)。采用现场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放射防护基本知识、临床应用情况的书面考核,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及格四个层次进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5)。结论大二进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放射防护知识的水平和临床应用。

  • 标签: 影像技术 放射防护 知识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方法和护理管理措施。 方法: 根据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经验总结有效的防护方法和护理管理措施,并将其应用在临床核医学科中。观察应用效果。 结果: 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的应用可有效保障放射防护质量,提升核医学科的护理质量,抑制核素辐射的发生。 结论: 医院应在临床核医学科工作中广泛推广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

  • 标签: 临床核医学科 防护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彭州市医学影像从业人员放射防护支持性环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放射防护安全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问卷,于2016年7—8月对彭州市192名在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的医学影像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彭州市医学影像从业人员健康监护、健康教育、劳动合同、物资保障及政府监督等放射支持性环境总体较好,但市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放射防护健康教育相对较少。私立医院一直为医学影像从业人员购买工伤保险的比例(75.5%)相对较低,放射防护设施和用品提供情况也相对较差。结论部分医院对医学影像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和健康教育的投入还有不足,对放射相关职业危害也不够重视,政府应加大对医院放射场所的监督力度。

  • 标签: 放射防护 支持性环境 职业危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放射治疗导致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之间40例我院肺癌患者,将发生放射性肺炎的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将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对肺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肺癌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女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患者,周围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中心型患者,单纯放射治疗患者的发病率高于术后放射治疗者,合并慢性非阻塞疾病患者的发病率高于无肺部疾病患者,采用60Co机进行治疗的患者的发病率高于采用6mV加速器放射治疗的患者,同时放射治疗剂量越大,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几率越高。结论肺癌放射治疗患者的性别、肿瘤位置、是否进行过手术、是否患有肺部疾病、放射机类型以及放射治疗剂量,都能够对患者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产生影响。

  • 标签: 肺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的CT表现。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5例接受胸部肿瘤放射性治疗后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将其CT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针对患者胸腔内肺部的病变进行检查。结果本组病例中33例患者处于急性发病期,其中6例在放射性治疗后第37~40天发病,9例在放射性治疗后第41~50天发病,18例患者在放射性治疗后第51~90天发病。另外12例患者肺炎发生在慢性期。对患者因胸部肿瘤而接受放射性治疗产生的放射性肺炎进行CT检查后可以看出,患者的肺炎处于急性期时,其病灶边界较为清晰或不清晰,属于实变影,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而处于慢性期时,其病灶边界清晰,可见明显的条状阴影和网格影,肺气肿症状明显,横膈上移,纵隔平移,肺部轮廓可见塌陷。结论CT检查能够有效鉴别胸部肿瘤放射性治疗所致放射性肺炎,为相关治疗人员提供可靠依据,帮助其确定患者病情。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护理配合方式及效果。方法:择本科室 2015年 9月到 2017年 9月间 60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患者行研究观察,根据患者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 n=30)和配合组( n=30),常规组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配合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配合,分析对比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配合组患者护理后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较常规组明显升高( P<0.05)配合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护理配合可改善患者肺功能。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护理配合 效果
  • 简介:摘要核技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科技产业的进步。但是要想更高效、健康地利用这一技术,就需要有效预防应用这一技术过程中发生的放射事故。如今社会各界愈发关注放射防护安全培训工作,但就我国目前的放射事故来看,还未能得到彻底的控制。文章先国内放射事故和安全培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放射防护 安全培训 防护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创建放射卫生放射诊疗标准的体系,制定设备性能指标的分类准则。方法以目前的放射卫生放射诊疗设备的监控与防护作为研究目标,按照标准和性能分类,对设备检测标准进行衡量分析;结果在检测的放射诊疗类卫生防护标准中,以质量控制检测和放射防护为主体内容的标准基本符合标准,并依据建立放射卫生放射诊疗标准的基本体系,建立放射诊疗标准专业技术的标准,形成一套完整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指标分类准则。结论放射诊疗标准体系完善与补充放射诊疗标准与设备性能的实施,创建合理可行的分类准则。

  • 标签: 放射卫生 放射诊疗标准体系及设备性能指标 分类准则
  • 简介:摘要: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医学很难适应数据爆炸式增长的节奏。循证医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医学和传统医学教育的,特别是对于医学研究生教育。本文系统地较了传统医学和循证医学、传统医学教育和循证医学教育的不同,并从科研和临床两个方面说明了循证医学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循证医学 医学教育 循证医学教育 医学研究生教育
  • 简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中心估计。2012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约为78.2万例.中国占50%。2015年我国肝癌的新发患者数估计为46万人.死亡人数为42万。二者均在所有肿瘤中排第三位[2]。局部区域治疗失败是肝癌患者的常见死因。因此局部区域治疗技术的改进.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早期的肿瘤可以用可治愈的方法治疗,局部晚期肿瘤主要治疗目的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延长生存率。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放射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肝癌患者 局部区域治疗 晚期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传统放疗方案、精确放疗方案应用至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选及对照77例因患肿瘤、于2014年7月—2016年12月间入院的老年患者,其中37例Ⅰ组病例展开传统放疗方案,而40例Ⅱ组病例则展开精确放疗方案,给予两组疗效比较。结果37例Ⅰ组内总有效率75.68%,40例Ⅱ组是95.00%;Ⅰ组内有8例(21.62%)出现放射性损伤现象,Ⅱ组中有1例(2.50%),(P<0.05)。结论对于接受专业救治的老年肿瘤患者,展开精确放疗技术实践价值较高。

  • 标签: 传统放疗 老年肿瘤 精确放疗 有效率 放射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调强放射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8例鼻咽癌病患作观察组,行调强放射治疗;另选取28例作对照组,行常规放射治疗,对比各自治疗结局。结果(1)观察组、对照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28%、71.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病患疗后发生口干、皮肤等急性不良反应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调强放射与常规放射治疗照射技术均可用于鼻咽癌治疗,但调强放射效果显著,更具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调强放射 常规放射 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