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培养亿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改善就业结构促进充分就业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有关数据,201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城镇就业率超过90%、选择技术技能创业率超过16%。这说明职业教育有力地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支撑。

  • 标签: 职业教育 创新体制 教育改革 技术技能人才 城镇化建设 经济转型升级
  • 简介: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强化了检察机关对刑事执行的法律监督职责,赋予检察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监督、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社区矫正执行监督、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羁押必要性审查等大批新职能。监督职能的调整变化,既拓展了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发展空间,又对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履职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此,我们既要认清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又要正视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增强做好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刑事执行检察转型升级。

  • 标签: 刑事执行检察 监督职能 转型升级
  • 简介:法律文书学作为一门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主体的操作性课程,其规范性与质量逐渐被法学教育所重视,但它存在的诸如不重视法律理念教育、不突出法律思维培养、不强化制作技能训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法律文书学教学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改革传统法律文书学教学模式以适应司法改革、法律职业改革的需要显得十分必要,确立制作技能、法律思维、法律理念作为法律文书学教学的三大支柱是改革的重要路径.

  • 标签: 法律文书 教学 理念 思维 技能
  • 简介:在司法改革中,检察官所享有的相对独立的定案权是基于检察长授予(委托),而非法律赋予;检察官专业化并不一概排斥专门化;检察机关查处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不必以省级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审查同意为前置程序。

  • 标签: 改革授权 专门化 前置程序
  • 简介:刑事申诉是目前刑事错案当事人的主要救济方式,是我国司法机关发现错误裁判,纠正刑事错案,实现司法正义的重要途径。刑事案件中往往存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或程序正义方面的瑕疵。近几年昭雪的冤案都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申诉过程,主要体现为"时间久、次数多、无人应、受理难、翻案难"等特点,这就反应了刑事申诉制度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导致该制度无法有效发挥其预防和纠正刑事错案的积极作用。因此,应当从刑事申诉存在的立法缺陷和实践困境入手,以刑事错案的申诉现状为着眼点,进行刑事申诉制度的诉讼化改革

  • 标签: 刑事申诉 诉讼化 申请再审 刑事错案
  • 简介:本文对21世纪以来中国、日本、韩国开展法学教育改革的路径进行了比较,对中国高等法学教育长期以来实行的“项目推进”改革方式的动因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梳理了“项目推进”改革方式与近年来日本、韩国法学教育“制度改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对不同改革路径进行了要素比较和成效分析。作者认为,当前开展的司法制度改革、法律职业制度改革为中国法学教育推进制度性改革提供了契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需要完善法学教育、法律职业资格准入、法律职业结构等各方面。作者认为,日本、韩国开展的法学教育制度改革可以实现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但是,这种改革方式也需要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实行更为精致和细密的要素配置,制度改革的方式也蕴藏着高度的风险。因此,为了切实推进中国法学教育的制度改革,迫切需要开展更为扎实的比较法研究,为从理论上理清高等法学教育、法律职业准入资格考试、法律职业培训、法律职业选任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法学教育 制度改革 法律职业资格 司法改革
  • 简介:1999年《破产清算法》中剩余债务免除制度的引入为免除自然人在破产程序中未清偿的债务提供了可能。但德国的剩余债务免除制度非常严格。其一,冗长的程序给参与者很大的压力;其二,债务人剩余债务的免除会因为严格的要求被拒绝。这些过高的门槛损害了剩余债务免除制度应有的让债务人重新融入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功能。2014年《个人破产法》改革的重点有:缩短了剩余债务免除程序、删除了第312条至第314条的简易破产程序和第114条的优先受偿权,对自主进入程序的决定进行了规定(随之规定了对重复申请的限制),以及对剩余债务免除的拒绝理由进行了修改等。然而此次改革中,国家利益作为最重要的推动力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个人破产法并没有得到理念上的发展,甚至剩余债务免除制度因为扩大的特例范围而被削弱,因为程序的划分而被消解,使此次个人破产法改革显现出了退步。因此,下一轮关于《个人破产法》改革的讨论很快就会到来。

  • 标签: 个人破产法 剩余债务免除程序 简易破产程序 优先受偿权 债务人经济循环再融入
  • 简介:在执行规范化上下功夫长期以来,北京法院一直高度重视执行规范化建设,形成了“一总多单”的执行规范体系。“一总”是指整合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制定共计702条的《北京市法院执行工作规范》(2010年制定,2013年修订);

  • 标签: 执行规范 北京市 法院 稳步推进 改革 规范性文件
  • 简介:民事执行机构改革的初衷在于解决"执行难",但自上而下的改革实践偏向于司法腐败之防治和执行效率之提升,自下而上的改革试点则往往以多元政治利益诉求为驱动力。法院主导的民事执行机构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有部门利益本位色彩,执行当事人在改革中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学者对民事执行机构改革方案的论证应当始终坚持当事人中心主义。民事执行机构改革暂缓试点外分模式具备正当性基础,也符合司法改革的渐进性要求。当前法院主导的深化内分模式改革试点方案均以程序运行者为中心展开,并与现有民事诉讼制度存在诸多紧张关系,应从程序利用者的视角审视相关改革举措,并从解释论上为民事执行机构改革试点扫除制度性障碍。

  • 标签: 执行机构 执行体制 审执分立 司法改革 当事人中心主义
  • 简介:在现行《1906年英国海上保险法》下,保险人将在被保险人违反保证之时起自动解除所有保险赔偿责任。而且,即使被违反的保证不会增加已实际产生的损失的发生风险,保险人也能解除责任。《2015年英国保险法》对现行法进行了重大修改:当被保险人违反保证时,保险人的责任将处于中止状况,直到被保险人对其违反行为做出更正。更进一步,如保证或其他条款与某一特定类型的损失相关,则保险人不得以此类保证或条款未被遵守为由对实际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损失逃脱赔偿责任。总体而言,新法进行的变革平衡了被保险人和保险人的利益,有利于支持和促进伦敦海上保险市场发展。

  • 标签: 《2015年英国保险法》 保证 责任中止 与实际损失无关的条款
  • 简介: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侦查中心主义的思维以及传统的“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机制面临着巨大冲击。侦查阶段作为刑事诉讼活动中的重要阶段,必然要围绕“以审判为中心”进行思维和工作机制的调整和变革。在调整、变革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

  • 标签: 诉讼制度改革 收集策略 审判 刑事诉讼活动 书证 侦查阶段
  • 简介:近年来,德国通过家事事件与非讼事件程序法,建立家事审判特别程序;通过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利用调解、和解等方式快速、有效、全面解决家事纠纷。德国的家事程序立法与司法改革对于我国探索实现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完善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标签: 家事法 家事审判方式改革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简介:历史上教育权曾发生过若干次转移,或源于社会政治之变,或基于教育发展所需,经历了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之间的权力再分配。教育权的前两次再分配是教育权由家庭向社会、由民间向国家的转移,反映的是教育规模扩大以及教育作用提升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与民间、市场之间关系调整中发生的世界性公共教育重建运动,使教育权又面临新的结构调整。这次的教育权再分配源于国家对教育的过度控制所导致的国家与民间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出现了教育权由国家向民间的反向转移趋势。我国历经30余年的简政放权改革意在重构国家与教育的关系,涉及权力由政府向民间及学校的转移,是教育权的一次再分配。教育行政化的倾向直接阻碍了简政放权改革的深入进行,为解决这一具有复杂动态性的当代教育问题,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重新界定简政放权的内涵,并逐步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 标签: 教育权再分配 教育体制改革 简政放权 教育行政化
  • 简介:两会刚刚闭幕,司法备受瞩目。最高人民法院再次交出高分成绩单,十项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新一轮司法改革布局让人民代表寄予了更高的期待。“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周强院长掷地有声的表态,赢得了代表们阵阵掌声。工作报告以90.94%的赞成率高票获得通过。

  • 标签: 坐标 审判 革新 内涵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改革
  • 简介: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制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最高人民法院随即正式发布《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通过分析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深远意义及内容,探讨如何推进人财物统一管理背景下法院的财务工作。

  • 标签: 司法改革 法院 财务工作
  • 简介:为了促进诉讼程序,高效审理案件,德国《民事诉讼法》设立了独任准备法官制度为充实审理服务。由于和证据调查中的直接主义背道而驰,独任准备裁判的法官权限随之扩大,摇身一变为独任审判型法官。由于是否独任审判取决于合议庭的裁量,限制了独任审判制度的适用范围。面对诉讼案件激增,基本型独任审判法官应运而生以缓解法院日益不堪的审判重负。相较德国全方位扩大独任法官审理而言,我国独任审判制度适用范围狭窄,未能担纲审判第一线的重任,扩大独任审判的适用范围并将案件独任化乃是缓解审判负担、迅速解决纠纷的必由之路。

  • 标签: 诉讼促进 独任准备 独任审判 基本型独任法官
  • 简介:在现代欧洲最早出现的特剐法院中,法国的劳资调解委员会(Conseildeprud’hommes)——即劳动法院——可谓独具风采。从1806年拿破仑准许在里昂建立专门负责审理劳动争议的审判所以来,劳动法院在其二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维持了同行审理、劳资平等、调解为主、程序简便等特点。然而,随着法律的专业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法国劳动诉讼日益呈现出上诉频繁、耗时过多等不足。立法者通过2014与2015年两度立法,从法院构成与诉讼程序两方面对劳动诉讼进行了改革。本文将通过对此次改革的介绍,探讨司法公正在具体如法国劳资关系的背景中得以实现的条件。

  • 标签: 法国法 劳动诉讼 改革 专业化 司法效率
  • 简介:近三十余年,中国发生的巨大变革并非自上而下的休克疗法,而是多层级循序渐进的改良结果。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司法改革的浪潮中,“经验—立法”的改革模式为刑事司法改革注入了正能量,刑事和解制度的成长即是这一改革模式的成功范例。试点改革作为回应型法的中国范式,以法律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探求特定时空下的社会需求,以期为法律改良注入养分。诚然,试点方法不是完美的改革工具,立法部门需要对其加强程序性规范,良性发挥试点的试错机理,促进理论与实务之间的良性互动,借此形塑本土化法治资源,为司法改革贡献智识力量。

  • 标签: 刑事和解 试点方法 回应型法 法律实用主义 司法改革
  • 简介:近日出台的《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将在明确法律职业范围、限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条件、建立健全法律执业人员职前培训制度与职业资格暂停吊销制度等方面对法律职业资格准入机制进行改革。但这并没有脱离法律职业资格同质化之路。法律职业资格必须进行二次分离,以实现其职业化之路。

  • 标签: 法律职业 统一 同质化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