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吸痰管注入开塞露混合液与单纯开塞露塞肛解除便秘的效果比较。方法通过将100例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吸痰管注入开塞露混合液,对照组采用开塞露塞肛,观察比较两组方法的效果、舒适度。结果试验组患者耐受时间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结论应用吸痰管注入开塞露法解除便秘较单纯开塞露塞肛法,治疗效果更好,可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开塞露 便秘 灌肠 一次性吸痰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开塞露灌肠在老年便秘病人中的疗效。方法将88例住院伴便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观察组采用开塞露改良灌肠法灌肠。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排便成功率为70%,对照组排便成功率为34%。结论开塞露改良灌肠治疗老年病人便秘优于传统灌肠法。

  • 标签: 开塞露 改良灌肠 老年病人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肛门牵张护理技术联合改良开塞露通便在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于2021年9月-2022年4月接收的脑卒中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行肛门牵张护理技术联合改良开塞露治疗,对比两组便秘情况和肠道依从性情况。 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便秘改善情况以及肠道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肛门牵张护理技术联合改良开塞露通便在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多加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肛门牵张护理技术 改良式开塞露 脑卒中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肛门牵张护理技术联合改良开塞露通便在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于2021年9月-2022年4月接收的脑卒中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行肛门牵张护理技术联合改良开塞露治疗,对比两组便秘情况和肠道依从性情况。 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便秘改善情况以及肠道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肛门牵张护理技术联合改良开塞露通便在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多加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肛门牵张护理技术 改良式开塞露 脑卒中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便秘患者采用改良开塞露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入住的重型颅脑损伤便秘患者7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样本,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每组各39例的观察和对照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改良开塞露纳肛,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塞露纳肛,对两组患者的通便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改良开塞露的观察组患者通便效果良好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便秘患者采用改良开塞露进行通便,临床效果显著,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改良开塞露 重型颅脑损伤便秘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开塞露纳肛法在脊柱损伤合并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脊柱损伤合并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1例,行传统开塞露纳肛法治疗,观察组患者41例,行改良开塞露纳肛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23.96±2.06)min,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26.83±2.14)min,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后解便率80.5%、大便正常率73.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脊柱损伤合并便秘患者采取改良开塞露纳肛法治疗的效果较好,促进患者排便,值得推荐。

  • 标签: 脊柱损伤 便秘 改良开赛露纳肛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塞露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便秘的适宜方式。方法随机将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42例,采用14~16号导尿管插入直肠10~15cm,将开塞露自导尿管缓缓灌入;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方式直接灌注。观察比较不同灌注方式对排便量,排便率及排便次数的影响。结果两组的排便量,排便率及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开塞露肛注可防止药液外溢,能充分软化大便,使排便量增加、排便彻底,排便次数减少,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便秘 开塞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开塞露灌肠用于阑尾炎术后患者对其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阑尾炎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予以以输液方式行不保留灌肠,观察组则采用改良开塞露灌肠。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干预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腹胀及腹胀程度缓解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开塞露灌肠 阑尾炎术后患者 肠鸣音恢复时间 腹痛缓解率
  • 简介:夏天来了,很多小宝宝容易便秘,有的妈妈喜欢使用开塞露,一用就通。但是要提醒年轻妈妈们,这样只会使宝宝养成依赖开塞露排便的不良习惯,造成更顽固的便秘。

  • 标签: 开塞露 便秘 慎用 不良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经一次性吸痰管开塞露灌肠在便秘危重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病人50例为实验组,采用经一次性吸痰管开塞露灌肠,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开塞露塞肛,比较两组患者的通便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采用经一次性吸痰管开塞露灌肠,通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结论应用一次性吸痰管开塞露灌肠提高了通便效果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吸痰管 开塞露 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会阴切开缝合术中两种缝合打结方法的产妇产后疼痛情况,处女膜还原恢复情况。方法将同时期内行会阴切开缝合术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在缝合过程中实验组采用粘膜层连续缝合至距处女膜环0.5cm处,8字缝合处女膜环。连续缝合肌肉和皮下脂肪层等皮内组织,皮肤采取锁扣打结法连续皮内缝合至处女膜环处打结,将线结打在阴道粘膜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缝合阴道粘膜至处女膜环。肌肉和脂肪层间断缝合。皮肤自切口远端开始连续皮内缝合至处女膜环处打结,将线结打在阴道粘膜内,各层均用外科加强结法。两组会阴切口均采用可吸收合成缝线缝合和相同的产后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会阴伤口疼痛情况及还原处女膜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处女膜环对合整齐,还原处女膜。伤口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0.01)。结论会阴侧切缝合术采取改良缝合术能还原处女膜,减轻切口疼痛,且操作简单,节省缝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会阴侧切缝合 8字缝合 打结方法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于下腹部两髂前上棘连线下2—3cm处做横行直切口,钝性分离脂肪层及腹直肌,横向撕开腹膜,肠线单层连续缝合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肠线连续缝合筋膜,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并与同期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缩短、疼痛轻、病率低,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术后并发症 改良式
  • 简介:隐睾治疗的基本目的是将睾丸下降入阴囊并固定。本院采用下腹部腹横纹处横切口,术中保留睾丸引带,行阴囊肉膜囊固定术治疗124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睾丸 下降固定术 外科学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剖宫产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观察106例试验组和92例对照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肛排气时间等项指标。结果106例试验组较92例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缩短16min(P<0.01);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平均缩短2.1min(P<0.01);术中出血量平均减少34ml(P<0.05);肛排气时间平均早18.7h(P<0.01);试验组切口疼痛程度减轻,术后无排尿困难,血尿及其它并发症。结论改良剖宫产较传统剖宫产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临床分析 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改良剖宫产,对照组性传统剖宫产,观察两组产妇手术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有97.0%的总有效率,对照组有82.3%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比较于对照组,其手术效果更为显著,p<0.05,则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剖宫产具有各种特点,如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后疼痛轻等,可帮助产妇快速恢复健康,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改良式剖宫产 临床效果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选择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改良剖宫产术)和对照组(传统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各54例。两组比较,观察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时间短(P<0.01),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改良剖宫产术 手术方式 JOEL-COHEN切口 缝合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改良薅管技术及其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初步应用。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自2018年3月起开始实施"薅除"拔管,在1例患者发生了术后隧道口感染的事件后,我们改良了手术方式:即拔管成功后,在隧道口行小切口,适当修剪皮肤并缝合,使隧道口闭合。结果截至2020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合计对15例患者实施改良薅管,随访期间(0~25个月),无继发感染、腹腔渗液。结论对于符合薅管指征患者,改良薅管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法,可降低继发感染及腹腔渗液等风险。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拔管 改良式薅管 导管相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