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接种百白破疫苗一岁半的儿童相对比3-5个月龄的婴儿伴有发热、红肿的现象多一些。

  • 标签: 百白破 疫苗 接种 反应
  • 简介:摘要从婴儿期以至成人,每个人都要接受数次的预防接种,尤其在婴儿期施打预防针的次数更多,已经成了幼儿预防保健项目中最重要的部份。但预防接种注射,常有不少的反应与副作用,常让初为人父母者不知所措。本文就如何处理这些反应和预防接种需要注意的事项,提供一些工作经验和方法与大家探讨。

  • 标签: 接种反应处理感染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传染病。可防不可治,病死率100%。中外大量资料证明了狂犬病暴露的及时、规范清洗、消毒伤口,并进行狂犬病全程接种。Ⅲ级暴露者或Ⅱ级暴露免疫力低下者,须加用动物源性抗狂犬病血清或人源性免疫球蛋白进行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是可以有效控制狂犬病的发生。我从2010年来到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工作至今,每年约有狂犬病暴露病例几百人,经过以上正规处理,至今没有出现狂犬病病例。事实证明,狂犬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本文主要详细介绍狂犬病暴露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的内容。

  • 标签: 狂犬病 暴露 伤口处理 免疫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接种乙肝疫苗成人1254例,以及同期没有接种乙肝疫苗成人1250例,对其进行采用乙肝病毒标志物酶联免疫试剂盒展开乙肝标志物检查,并对这两组研究对象的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大小三阳感染率、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感染率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对乙肝疫苗进行接种能够显著改善乙肝的免疫状态,对于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乙肝免疫状态乙肝病毒标志物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预防乙型肝炎最好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但是自乙肝疫苗问世以来,有5%一10%的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出现无应答和低应答。接种乙肝疫苗的低应答和无应答是国内外专家研究较多的一个问题。导致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可分为4类因素(1)机体因素,如接种人群的年龄、性别、体重、遗传因素、机体免疫状况;(2)接种因素,如接种的途径、部位、针次、程序;(3)疫苗因素,如疫苗的抗原成分、含量、灭活方法、佐剂的质量;(4)其他因素,如隐性感染、疾病因素、不良嗜好和病毒变异等。针对免疫失败的原因,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 标签: 乙型肝炎疫苗 低应答和无应答 影响因素 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社区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接种质量及成功率,以及为查找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和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个月~2岁共接种过4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儿童,采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肌肉注射,于1周内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确定免疫成功率。结果98.7%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儿童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儿童要及时接种有效的百白破疫苗,才能保证免疫成功达到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目的。

  • 标签: 百白破疫苗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卡介苗接种应用。方法用75%乙醇消毒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的皮肤,然后用无菌的lml蓝芯注射器(4~4.5号针头)吸取摇匀的疫苗,皮内注射0.1ml,严禁注入皮下或肌肉中。注射时针尖稍向下压与皮肤平行刺入皮内,注射0.1ml可见一带汗毛孔的圆凸丘疱。结论由于结核免疫不存在从胎盘传递给胎儿的被动免疫,因此,在结核感染机会较多的国家应尽早给新生儿接种BCG,并以此作为首要的接种对象。我国免疫程序规定,必须在1周岁内完成1次BCG的免疫,越早越好。

  • 标签: 卡介苗 接种
  • 简介:摘要儿童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中,以确保小儿获得可靠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及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而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的核心。

  • 标签: 接种前 接种时 接种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与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方法分别对100例流感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者和100例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接种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接种的红肿、疼痛、发热反应低与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结论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比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更安全。

  • 标签: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012年雨花台区1起接种疫苗病例猝死原因,加强全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和调查处置管理,为预防接种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方法南京市及雨花台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对猝死病例的事件病例的接种、诊疗及死亡经过作详实调查、分析和判断。结果2012年雨花台区一接种疫苗猝死病例系接种偶合呼吸道窒息导致死亡,死亡与预防接种无关联。结论加强全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月报告制度,及时调查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教育和法律知识学习,规范安全接种管理,确保辖区儿童身心健康。

  • 标签: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 猝死 预防接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索以接生单位为依托的预防接种服务新模式,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率。我院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运用,建立了预防接种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儿童接种信息共享,加强了各个医院之间的协调性。预防接种新模式的实施可及时掌握辖区儿童底数,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和免疫水平,进一步降低接种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预防接种 信息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卡介苗(BCG)的临床应用,有效接种对象,免疫程序和方法,接种的反应及处理原则,注意事项及护理,通过BCG的有效接种,可使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达到对有效预防儿童结核病的目的。

  • 标签: 卡介苗接种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及控制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街道预防接种工作进行针对性调查,主要分析建卡率、建卡合格率、接种质量、疫苗管理等指标进行调查,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成长。结果我街道预防接种工作总体来说还算不错,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结论预防接种中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预防接种宣传效果,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质量。方法根据免疫预防接种知识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调查员一对一调查并填写问卷。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110份,回答正确率较高的有乙脑、糖丸、乙肝、甲肝、流脑这几种疫苗,分别为86.4%、81.8%、81.8%、77.3%、71.8%。讨论提高家长的自觉性与参与性,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从而达到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患儿愈免疫接种,完善特殊儿童的最佳免疫策略,消除免疫空白。方法收集北京市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2011年管理的肛周脓肿患儿16例,对其发生、局部症状消失、免疫功能恢复、预防接种的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肛周脓肿患儿局部症状消失之后的较长时间免疫功能仍未达到参考范围。结论儿童患肛周脓肿是一种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可能与抗体产生能力不足或紊乱有关系,预防接种医生应暂缓患儿的免疫接种,尤其应该推迟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接种时间,必要时改用灭活疫苗。

  • 标签: 肛周脓肿 免疫功能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接种中的注意事项,实现安全接种。方法在疫苗的储存,发放,接种前后各环节加强监管,实现无缝隙管理。结论我县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无差错事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规范预防接种流程可提高接种安全性。

  • 标签: 预防接种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预防接种的68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建立健康档案、建立整洁的接种环境、做好接种前宣教、规范接种过程、严格掌握禁忌症、给予科学的接种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接种对象的正确接种率及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儿童均给予正确接种,正确接种率为100%,对照组给予正确接种者312例,正确接种率为91.76%,两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接种出现低热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9%,对照组出现低热3例,哭闹不止1例,食欲下降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且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接种不良反应由多种因素引起,接种人员应注重减少预防措施的运用,预防和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 标签: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