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抽血流程改造中的意义。方法通过优化门诊抽血流程,加强了流程各环节的衔接,消除无效时间、行为和步骤。结果开展精益管理活动,优化了原有抽血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病人等候时间,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结论开展精益管理活动,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 标签: 精益管理 抽血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践调查规范静脉采血方法,规范静脉采血流,提高合格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引入品管圈概念,确定“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为本期品管圈的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设定目标,通过鱼骨图分析要因,最终确定血标本合格率低的根本原因,通过PDCA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制定标准化流程。结果静脉血标本合格率由95.05%提高到98.79%。结论品管圈活动规范静脉采血流,使护理工作更加严谨、及时、准确。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血标本 规范流程
  • 简介:去医院看病,医生往往会开出化验单要求病人做抽血化验检查,到了检验科抽血的地方时,抽血医生首先会问“你是否空腹?”那我们来听听检验科专家讲讲为什么要空腹?是不是抽血做化验一定要空腹呢?

  • 标签: 化验检查 抽血 空腹 检验科 化验单 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抽血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控制抽血质量的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的125000例抽血检验结果,对其中出现的临床症状不符合和不合格的抽血样本进行分析,找出导致抽血样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结果我院抽血检验出现问题的共有132例,总的不合格率为1.06%,其中出现抽血质量问题的共有112例,占总不合格抽血样本的84.85%,影响抽血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溶血,在112例当中出现了39例。结论为了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一定要对抽血检验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特别要注意防止出现溶血等质量问题。

  • 标签: 抽血质量 影响因素 控制策略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二维彩色血流汇聚法(2D-PISA)定量评价二尖瓣偏心性反流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单纯性二尖瓣偏心性反流患者31例,用2D-PISA法定量评价二尖瓣反流相关参数,以心脏磁共振(CMR)结果为标准,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2D-PISA法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2D-PSA)为(0.19±0.07)cm2,反流容积(RV2D-PSA)为(28.74±9.51)ml,反流分数(RF2D-PISA)为(24.28±7.95)%;CMR法反流容积(RVCMR)中位数为24.0ml,四分位数间距为15.75ml,反流分数(RFCMR)为(35.38±14.89)%.各参数2D-PISA法与CMR法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0.60,P均<0.01;EROA2D-mA&RFCMR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7.24+149.011X,RF2D-PISA&RFCMR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7.216+1.16X.结论2D-PISA法可较准确地定量评价二尖瓣偏心性反流程度,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二维血流汇聚 彩色多普勒 心脏磁共振 二尖瓣偏心反流
  • 简介: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身体畏寒、肩腰部僵酸,大多数人也会出现骨盆周围肌肉僵硬的状况。女性问题专家理学疗法师热海优季女士说:“骨盆周围肌肉僵硬会导致内脏或腿部血流不畅。”需要重点活动贯通骨盆、连接脊柱和股关节的腰大肌。热海女士说:“骨盆前倾或后倾都容易导致腰大肌僵硬,周围血液流通不畅,容易引发炎症和疼痛。”

  • 标签: 骨盆前倾 高血流 瑜伽 肌肉僵硬 血流不畅 理学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现有的临床经验来分析健康体检过程中出现的静脉抽血晕针现象,分析过程中对护理措施提出讨论。方法选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健康体检中发生的静脉抽血晕针患者进行64例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来进行总结。针对临床治疗过程中呈现的特征来进行治疗,对医师和责任护士等方面进行护理措施的形式上进行讨论,最终采用Excel的形式进行数据库的建立,最终确定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中出现抽血晕针的原因我们归纳为四个类型,心理因素54.69%,机体状态因素35.94%,环境因素31.25%,工作人员因素21.87%。结论在针对晕针的各方面护理措施实施上,应尽量的减少晕针现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抽血后局部皮下淤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静脉抽血后局部皮下淤血情况分析表”,对在我院门诊静脉抽血后引起局部皮下淤血的85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的过度肥胖、极度消瘦、化疗术后、凝血障碍;与工作人员操作因素有关的止血带使用时间、多管抽血时换管、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与其他因素有关的按压时间、按压位置、衣袖过紧、提取重物等是发生静脉抽血后皮下淤血的主要因素。结论静脉抽血后局部皮下淤血与患者自身因素、工作人员操作技术及对患者抽血后相关知识的宣教不够有关。针对以上因素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静脉抽血,皮下淤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血流异常患者脐带异常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脐血流异常患者149例,149例患者分娩前行脐血流检查异常,(S/D≥3),分娩后仔细检查脐带情况,记录脐带绕颈、脐带过细、脐带扭转、脐带过短、脐带真结及正常情况的发生率。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孕周小于其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发生脐带绕颈15例,脐带过细25例,脐带过短2例,脐带扭转13例,脐带真结0例,正常10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脐带绕颈10例,脐带过细12例,脐带扭转14例,脐带过短1例,脐带真结0例,正常8例,正常孕妇发生脐带绕颈10例,脐带过细2例,脐带扭转8例,脐带过短4例,脐带真结1例,正常14例。子痫组及糖尿病组发生脐带异常的比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脐血流异常的患者往往存在脐带因素的异常,尤其是高危妊娠,产期进行脐血流监测对评估胎儿宫内情况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脐血流 脐带因素 子痫前期 妊娠期糖尿病 正常孕妇
  • 简介:摘要晕针是大学生入学体检抽血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血管性晕厥,针对晕针的各种相关因素,通过预防及心理干预,降低晕针发生率。

  • 标签: 大学生 抽血晕针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筛合格供精者抽血晕针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精子质量达到捐精标准而进行健康体检时,抽血晕针的初筛合格的青年男性50例,回顾性研究50例初筛合格者供精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抽血晕针的原因。结果50例初筛合格的男性抽血晕针的主要原因为心理因素、体位因素、护理技术、空腹时间过长、排精或抽血量多对体能的消耗,所占的比例依次为62%、52%、46%、26%和32%,还有少数供精者因疼痛和环境因素发生晕针。结论针对初筛合格供精者发生晕针的原因,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给予适当的体位、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以及及时进餐缩短空腹时间等措施均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晕针。

  • 标签: 供精者 抽血晕针 体检 原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O型或AB型血的女性比A型或B型血的女性不易贫血,以上研究由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和理化研究所团队于2010年发表公布。该研究测定了遗传物质和血液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例如B型、AB型血的女性比A型、O型血的女性得贫血症几率低21%左右。AB型血的女性虽然不易贫血,但罹患脑中风或认知障碍的风险较高。美国佛蒙特大学2013年的研究表明,AB血型的人罹患脑中风的几率是O型血的1.8倍。2014年该大学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AB血型者较其他血型罹患认知障碍的风险高。

  • 标签: 血液 AB型血 医学研究所 血流 血管 AB血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临床预防控制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某医院重症医学科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262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病人日数3430,感染例数19例,感染率5.54例/1000个导管日。结论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严格选择导管及插管部位,加强手卫生及无菌操作,掌握置管、留管指征,加强置管后的护理等,降低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营业电费管理的基本流程,说明了营业电费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就营业电费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抄表工作、电费电量核算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研究。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