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弹药是军事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弹药也有相应的使用寿命,存放过久的弹药会让其使用质量受到影响,进而让弹药的使用与存放存在安全隐患。而由于弹药属于军用装备,即便已经超过规定的使用期,也不能将报废弹药随意丢弃。因此,对报废弹药的处理工作是军事装备保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使用报废弹药处理方法,确保报废弹药处理的规范性,就能为报废弹药的处理提供保障,不仅能达到销毁报废弹药的目的,也能将其中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加以回收。本文简单介绍了报废弹药处理的发展过程,详细介绍报废弹药安全处理方法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 标签: 报废弹药 安全处理方法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致盲弹药具有致人眩晕失明失去抵抗能力,以及使光电探测器材“致盲”不能正常工作的特点,从而达到毁伤敌人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对致盲弹药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

  • 标签: 致盲弹药 技术原理 配方设计 性能测试
  • 简介:摘要:精确打击弹药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体现,各国在发展精确打击弹药的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及财力,利用高科技对常规弹药进行改造,弹道修正弹药由于在目前的发射条件下能大幅度提高常规弹药的发射精度,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及现实的经济意义,因而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在弹道修正弹药系统中,确定弹药飞行的姿态和方位信息是实现弹道修正的前提。

  • 标签: 修正弹药 原理 姿态测量技术
  • 简介:摘要: 当今世界格局复杂多变,军事武器成为各国军事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军事部门无时无刻不在迸行着新式武器的研究。力求研制成更先进、更有杀伤力的新式武器。而武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弹药的新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观念中弹药的作用是对地方的目标进行毁灭性损伤。

  • 标签: 新概念信息化弹药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弹药储存的可靠性决定弹药的储存寿命,弹药性能保持的越久可靠性越好。本文主要针对当下弹药储存可靠性面临的各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延长弹药的储存寿命。

  • 标签: 弹药储存 储存可靠性 储存寿命
  • 简介:摘要:现代战争对弹药的依赖非常的高,在某种程度上,弹药的质量和数量会影响战争的进程,因此,军工部门对弹药的研制,一定要提高重视。人因工程在弹药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弹药的使用效率,弹药的设计一定要符合人因工程。由于人因工程科学起步较晚,在弹药设计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针对人因工程在弹药设计中的应用作出具体分析,希望可以提高人因工程在弹药设计中的应用效率。

  • 标签: 使用效率 人因工程 弹药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论述了外军弹药包装的现状,分析了我军弹药包装存在包装结构不合理、运输时空间利用率不高、包装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从提高弹药包装防护功能、保障功能,加强弹药包装标准化研究等方面给出了改进弹药包装的相关措施。

  • 标签: 弹药 包装 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原因,并制定预防血液报废的相关措施。方法:对 2014年 1月 -2015年 1月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发生血液报废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 2015年 3月 -2016年 3月对血站进行预防血液报废的措施。选取 2014年 1月 -2015年 1月血站内血液样本 500份作为对照组, 2015年 3月 -2016年 3月血站内血液样本 500份作为实验组,最终对比血站实施预防干预前后血液样本成分制备中血液报废率。结果:通过对 2014年 1月 -2015年 1月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发生血液报废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血液发生报废的主要原因是脂肪血,其次则是血液的颜色异常、血袋破损等因素。并且,实验研究数据显示:进行预防措施的实验组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采用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对血站成分制备工作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而可以在血站管理中推广。

  • 标签: 血站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非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从而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 2016年 ~2018年我市中心血站非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2016年 ~2018年血液报废量共计 22607.70U,其中脂肪浆为 15947.00U( 70.54%),过期为 2971.50U( 13.14%),血浆颜色异常为 1799.50U( 7.96%),制备破损为 318.00U( 1.41%),絮状物为 70.75U( 0.31%),渗漏为 183.00U( 0.81%),非标量为 278.20U( 1.23%),质控抽检为 940.00U( 4.16%),其它因素为 99.75U( 0.44%),质控抽检、其它原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脂肪浆、过期、血浆颜色异常、制备破损、渗漏、絮状物、非标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为减少血液报废,血站应不断规范采供血各项操作,完善血站质量管理措施,提升血液有效利用率。

  • 标签: 非检测因素 血液报废 原因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 钢丝绳在起重机械、电梯、锅炉炉膛检修升降平台中,供 提升、承载之用,钢丝绳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工作可靠。同时,由于钢丝绳作业环境恶劣、维护保养不到位、工作长度缺陷不易发现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结合相关国家标准,从钢丝绳的使用、保养与维护、报废方面进行相应的介绍,以规范钢丝绳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 标签: 起重机械 钢丝绳 保养 报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弹药是现代战争中毁伤敌方军事装备及有生力量的主要手段,因而提高弹药的战场生存能力,降低弹药的殉爆感,将是提高战斗效能的重要因素。此外,弹药不仅要满足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的要求,还要满足钝感的要求。钝感弹药(IM)指该弹药不但能可靠地满足规定的性能和操作技术要求,而且能有效地降低平台后勤系统和人员在遭受意外刺激时发生意外引爆的可能性及随后带来的附带伤害。

  • 标签: 钝感弹药 发展状况 推进系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进一步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血液成分制备的效果。 方法 本次将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进行无偿献血的 10000 名献血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计算血液成分制备过程血液报废比重,进一步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干预措施。 结果 本次 10000 份成分制品中,血液报废 128 份( 1.28% );相关原因包括:脂肪血 86 份( 0.86% )、凝块 13 份( 0.13% )、溶血 5 份( 0.05% )、血袋破损 5 份( 0.05% )、热合不严 3 份( 0.03% )、不足量 16 份( 0.16% 。 结论 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较多,包括脂肪血、凝块、溶血、血袋破损、热合不严以及不足量等,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血液成分制备合格率,降低报废率。

  • 标签: 血站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原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物联网技术是通过使用互联网将物与物连接到一起,用来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监视的一种技术。本文从物联网技术的总体架构以及软硬件设备入手,简要分析物联网技术在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管理中的用途。

  • 标签: 物联网技术 人影天气 弹药管理
  • 简介:摘要:物联网技术是通过使用互联网将物与物连接到一起,用来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监视的一种技术。本文从物联网技术的总体架构以及软硬件设备入手,简要分析物联网技术在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管理中的用途。

  • 标签: 物联网技术 人影天气 弹药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起重机械强制报废处置也必须加快升级转型,新政策中加大监管和放开资质双管齐下,会使符合标准的企业得到更多机械利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入市场,必将提高行业的竞争活力,对于企业的技术与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建筑行业起重机械强制报废处置的建议进行详细探究。

  • 标签: 建筑行业 起重机械 强制报废 处置建议
  • 简介:摘 要:随着我国核电站的快速发展,核电站报废空气过滤器金属框架的产生数量不断增加,并且需要将其暂时放置于放射性废物仓库当中在进行存放,使得仓库容量被大量的占用。对于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可行性较高的清洁解控流程与方式,对报废空气过滤器实施相应的清洁解控,主要操作的流程有测量筛选、抽样检验、数据评估、确认解控等。在报废空气过滤器金属框架清洁解控的实践中,必须要严格依照这个流程具体执行。对此,文章针对核电站报废空气过滤器金属框架的清洁解控初步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核电站 报废空气过滤器 金属框架 清洁解控 初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针对血站采血护理展开研究,将研究阶段在本站无偿献血的1244例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研究时间将志愿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22例志愿者(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实施常规采血护理,观察组622例志愿者(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获取两组护理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622例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站 常规采血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血液报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提升血站采血护理工作质量及对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情况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总计100例,均选自本站接受的无偿献血者,献血时间均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抛硬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血站实施常规管理阶段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血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阶段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对照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血站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显著提升血站采血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血液合格率,可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血站采血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工作质量 血液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血液报废率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某血站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的无偿献血人员 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人员进行常规的采血护理措施,实验组人员在对照组人员的基础上进行服务注意量持续改进的方法,最终对比两组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液报废率。结果: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进行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实验组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人员,且实验组人员的血液报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人员。对两组人员的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 P< 0.05。结论: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降低血液报废率,且可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了采血护理满意度,故可以推广。

  • 标签: 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血站采血护理 血液报废率 干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