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随想曲》是理查·施特劳斯的第十五部,亦即最后一部歌剧。与施特劳斯合作过,曾为他撰写歌剧《沉默的女人》的台本的斯蒂凡·茨威格建议施特劳斯写一部告别歌剧,题材可取自18世纪的独幕剧《音乐先于歌词》。但茨威格本人不能为此设计台本,因为他是犹太人,被禁止与施特劳斯合作。于是施特劳斯自己拟了草稿,决定了剧中出场人物,与指挥克劳斯合作写成台本,其中用了法国诗人龙萨的一首十四行诗。歌剧是独幕“音乐谈话剧”,内容很简单,一些人在格鲁克歌剧改革时期在巴黎的一场谈话,讨论歌剧中究竟是歌词还是音乐重要。剧中歌词由诗人奥列维埃(男中音)体现,音乐由作曲家弗拉芒(男高音)体现。对此,

  • 标签: 施特劳斯 < > 歌剧 音乐特点 创作背景
  • 简介:理查·罗杰斯(RichardRodgers)绝对是美国音乐剧发展史中登峰造极的人物。他与词作者奥斯卡·哈默斯坦二世(OscarHammersteinⅡ)在1943到1959年期间合作的五部音乐剧——《俄克拉荷马》《旋转木马》《南太平洋》《国王与我》和《音乐之声》至今仍风华正茂,魅力丝毫不减当年。

  • 标签: 音乐剧 罗杰斯 《音乐之声》 1959年 南太平洋 发展史
  • 简介:<正>这是一部三幕歌剧,台本系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编写。1919年10月10日在维也纳首演,指挥沙尔克,全剧长三个多小时。

  • 标签: 护士 影子 皇后 皇帝 拉克 染匠
  • 简介:理查·施特劳斯是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艺术歌曲是其创作的重要领域,和声运用方面在继承李斯特、瓦格纳等人艺术成就的同时,不断创新,形成了个性化艺术特征。本文从和弦排列形态及旋律位置的艺术处理、终止式处理、不同根音关系和弦的运用、调式交替及和声大调的运用等多个角度,对其艺术歌曲伴奏中和声运用进行研究.

  • 标签: 和弦音程排列 终止式 和声进行 调式交替
  • 简介:晚期浪漫派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在创作七部交响诗时一直思索如何达到“标题文本与音乐叙述”的最佳契合,并将这些思考与感悟作为其艺术观念的论据与例证,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到其交响诗音乐的创作中,通过塑造标题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显现或隐含故事情节以及特定的情境或意境等,使其交响诗的艺术构思、作曲思路、技法运用以及音乐蕴涵展现等方面都体现了一种个性化的面貌和独特的艺术品格。本文旨在解读施特劳斯交响诗中的音乐叙事手法、“叙事性因素”的存在形态及其交响诗中叙事性因素的意义与功能等,以全面阐释施特劳斯交响诗的音乐叙事理路及其艺术意义。

  • 标签: 理查·施特劳斯 交响诗 音乐叙事 主题(动机)形态 结构思维 音色逻辑
  • 简介:我比较喜欢器乐作品而不太会欣赏声乐作品,其中包括歌曲和歌剧。当然,这纯然是我个人的好恶,毫无想要影响别人赏乐习惯的意图。我的理论是:既然乐器已经有了如此形象的表现力,何必再要加入人声?没有歌词的音乐,让听众的想象力得以自由翱翔;音乐加上歌词,

  • 标签: 《落日》 施特劳斯 夕阳 黄昏 声乐作品 器乐作品
  • 简介:半音化非本质音是施特劳斯在交响诗人物刻画中常用的音乐语言,它是半音和非本质音的结合,体现出浪漫主义和现代派作曲家和声语言的特点。施特劳斯善于将半音化非本质音与交响诗的内容紧密结合,使这种音乐语言成为其交响诗人物性格刻画的重要工具。

  • 标签: 半音化非本质音 理查·施特劳斯 和声
  • 简介:在歌剧中,音乐与台词哪个更重要?这是自歌剧产生以来就一直缠绕着人们的老问题。格鲁克说:音乐只应为台词增色,而不应喧宾夺主。莫扎特说:台词应该无条件地成为音乐的最温顺的女儿。1786年,那位传说谋害了莫扎特的意大利作曲家萨列里采用剧作家卡斯蒂的脚本写了一部喜歌剧《音乐为先,歌词为后》,首次将这个问题摆放到了歌剧舞台上。剧中有一位诗人和一位作曲家,两人为究竟是谁在歌剧中所占的地位更加重要而争得不可开交。时隔一个半世纪之后,已经创作了十四部歌剧的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又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他借用了萨列里的那部歌剧的故事框架,写了一部名叫《随想曲》的歌剧,继续探讨这个问题。《随想曲》是施特劳斯的歌剧创作的封笔之作。实

  • 标签: 歌剧 理查·施特劳斯 随想曲 台词 音乐 伯爵夫人
  • 简介:理查·施特劳斯是19世纪末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一生创作大量管弦乐作品、艺术歌曲、歌剧。他的作品中以浓密的织体、庞大的管弦乐队、频繁的调性变换、多样的和声处理而备受瞩目,尤其是20世纪初,理查·施特劳斯创作的歌剧《莎乐美》。《莎乐美》为理查·施特劳斯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也正是《莎乐美》将理查·施特劳斯定义为一位最杰出的歌剧作曲家。本文将对这部作品中所采用的晚期浪漫音乐语言做进一步分析研究。

  • 标签: 理查·施特劳斯 《莎乐美》 晚期浪漫 音乐语言
  • 简介:理查德·克莱德曼,著名钢琴家,被誉为世界现代钢琴王子。195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5岁开始习琴,6岁时被誉为天才,随即进入巴黎国立音乐戏剧学院学习,16岁开始演奏自作曲。1977年,独奏《水边的阿狄丽娜》引起轰动。1990年,以《致艾德琳之诗》获得世界上惟一的金钢琴奖。理查德·克莱德

  • 标签: 理查德 现代钢琴 中国音乐作品 圆舞曲 钢琴家 演奏
  • 简介: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Clayderman),法国钢琴演奏家。他不是以演奏古典钢琴曲而见长,而是擅长一些现代爱情曲目。他的首张唱片《致艾德琳的诗》(又被称为《水边的阿狄丽娜》),刚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畅销全世界38个国家,总销量高达2200万张。理查德·克莱德曼那特殊的演奏风格与含蓄的个性,打动了许多听众,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他的音乐在中国应用最广泛,在各种公众场合,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始终都是背景音乐的首选;他是改编中国音乐最多的国外钢琴演奏家,也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钢琴演奏家之一。

  • 标签: 钢琴演奏家 克莱德 理查德 法国 中国音乐 浪漫
  • 简介:理查德·斯特劳斯早期创作的《第一圆号协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主题在引子中第一次出现至全曲结束,先后进行8次使用,以不同的位置、速度、调性、形态出现,完整的贯穿于全曲。

  • 标签: 理查德·斯特劳斯 《第一圆号协奏曲》 主题
  • 简介:通过对理查·斯特劳斯的生平和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的介绍和分析,阐述如何掌握他的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并通过此文使读者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晚期浪漫时期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创作有所了解。

  • 标签: 理查·斯特劳斯 艺术歌曲 演唱风格
  • 简介: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Strauss1864-1949),是创作艺术歌曲这一艺术体裁的重要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艺术歌曲对和弦外音的运用进行了很多个性化的开拓。如以多重延留音、倚音和弦、经过和弦、辅助和弦、跳进辅助和弦的运用形成了独特的和声进行方式;对延留音或倚音进行了个性化的装饰解决;以及对先现音、经过音、辅助音都进行的个性化处理。

  • 标签: 强和弦外音 弱和弦外音 艺术处理
  • 简介:本文从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主题与动机材料运用、小标题的内容表现与结构关系、以及单章基础上套曲化的整体结构布局等技术手法入手,结合特殊的调性构思来研究其主要的技术语言,探求其艺术表现之美。

  • 标签: 交响诗 单章套曲化 核心调性组 音乐与哲学
  • 简介:本文针对音乐在情绪、健康护理和认知发展三个方面的影响,对相关实验研究个案进行了简要综述,总结了这三个领域实验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情绪 音乐效应 莫扎特效应 放松效应 健康护理 认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