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前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高对儿科专科护理的质量和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方法可以采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护理培训、定期进行信息更新、成立专门的质控小组等方式提高儿科的护理,并对提高护理水平前后的患儿满意度进行对比,找寻更加有效的护理方式。结果在改善儿科的专科护理质量后,在病房管理、护理过程、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急救药械及患儿满意度等多个方面的评分都提高了,发生护理缺陷的频率也降低了,其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的护理中提高质量并且进行专业的护理,不但能够降低缺陷的发生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减少医疗纠纷,在目前儿科的护理中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专科护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岗位量化考核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16年 1月 -2016年 6月为观察组,以 2015年 7月 -2015年 12月为对照组,分别为实施岗位量化考核前与考核后,观察两组绩效考核评分结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绩效考核评分为( 90.21±1.25)分,实验组绩效考核评分为( 95.51±2.34)分,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 92.0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 99.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岗位量化考核可实现对绩效考核评分的提高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故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岗位量化考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岗位量化考核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16年 1月 -2016年 6月为观察组,以 2015年 7月 -2015年 12月为对照组,分别为实施岗位量化考核前与考核后,观察两组绩效考核评分结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绩效考核评分为( 90.21±1.25)分,实验组绩效考核评分为( 95.51±2.34)分,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 92.0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 99.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岗位量化考核可实现对绩效考核评分的提高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故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岗位量化考核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规划本院的人力资源,重新设置岗位并分级,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护理岗位动态配合。 结果 护理岗位动态配合管理实施之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均明显降低,前后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护理岗位动态配合管理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岗位动态配合 急诊科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护士岗位管理的创建,主要于岗位设置、培养、分析以及评价几方面加以干预,通过此种方式对于整体护理品质的提高可以发挥显著的价值,此外可以将业务流程加以有效优化,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得以显著提高。在此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的创建,对于护理专业化的推进能够发挥显著的价值,本文主要对在进行护士岗位管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的创建价值加以分析作为研究内容,以此提高岗位管理工作质量。

  • 标签: 护士岗位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长效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以预算配置制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对340名护理人员实施以预算配置制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预算配置制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Z=-12.676,P〈0.001).结论采用以预算配置制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 标签: 预算配置制 护理岗位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岗位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建立及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的66例住院患者选为常规组。其中研究组在其护理管理中实施岗位量化考核,而常规组则未实施岗位量化考核。将两组护理人员的绩效评分、工作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中,护理人员的绩效评分为(96.86±2.45)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其对护理工作(职业认可度、收入水平、互动合作、工作地点、工作量)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8.48%,相较于常规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岗位量化考核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岗位量化考核 护理管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儿科护理人员胜任能力的指标体系。方法在对资料进行查阅、半结构式访谈及菲尔德专家法构建起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结果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一级指标包括4项、二级指标包括13项、三级指标包括55项。结论体系可以用于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

  • 标签: 儿科护理人员 岗位胜任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6年以来,内江市资中县就业局多措并举,构建就业扶贫帮困工作模式,全力推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突破扶贫攻坚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一是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贫困家庭成员开展创业培训、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和种养殖、家政、电商等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共计121班次、4382人。

  • 标签: 扶贫帮困工作 劳动者技能培训 岗位 充分就业 扶贫攻坚工作 就业困难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儿科护理岗位职责评价标准的构建。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患儿以及患儿家属,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儿科护理岗位人员临床实践能力、咨询指导能力以及护理管理能力等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并向请3位临床护理专家对护理科研能力以及专业发展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综合儿科护理岗位职责缺失情况,制定针对儿科护理岗位职责评价标准。结论针对临床时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儿科护理岗位职责评价标准对提高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咨询指导能力、护理管理能力的同时,增强护理人员科研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士核心能力 儿科护理岗位 职责评价标准
  • 简介:摘要建设施工离不开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分工,相互协调,这是建筑团队能否超越同行的关键。因此,作为能明确划分各部门任务的岗位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因人而异的分配不同的任务,保证其高效率,还能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提高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本文详细阐述了施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和方法,希望以此能够帮助岗位管理快速进入“智慧化”。

  • 标签: 施工管理 岗位优化 智能化
  • 简介:摘要在新形势下,为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精益化管理工作,在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将岗位价值分析评价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力求客观、公正地反映员工的真正价值,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源浪费。

  • 标签: 岗位价值分析 岗位价值评价 人力资源管理
  • 简介:摘要岗位工资是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薪酬设计的普遍做法,在体现岗位价值、劳动价值差异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岗位工资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这一定的弊端,本文就如何改进优化岗位工资设计提出具体建议,以供同业参考。

  • 标签: 岗位工资 薪酬体系 绩效考核
  • 简介:摘要岗位廉政风险都起始于岗位权力运作中,并体现在具体的业务流程环节上,要防控好岗位廉政风险的关键就是要进行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分析,通透的熟知该业务流程运转的制度规定和执行规范,知道有哪些“红线”是坚决不能触碰的,有哪些风险是值得高度警惕的。并以排查出的岗位廉政风险作为廉政教育的设计基础,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对象,努力探索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干部员工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分类指导、因岗施教、因人施教,增强廉政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 标签: 岗位 风险 排查分析 廉政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供电企业对电网安全运行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变电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变电运行工人培训内容和复杂程度也不断加大,员工成才周期变长;同时电网的规模快速发展又对变电运行人员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缩短成才周期和提高培训质量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给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需要通过对现有培训工作的总结与思考来完善变电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适应电网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本文简要的对变电运行岗位培训进行了探索,以供参考。

  • 标签: 变电运行 岗位 培训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能源需求量的增多,城市能耗也在逐年攀升,电能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工农业发展离不开电能,人民的日常生活更离不开电能。因此,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十分重要。电力企业长期重视安全生产,营销工作相对较弱,长期以来,抄核收岗位人员轮换频繁,由此,出现估抄、漏抄现象,企业效益和企业形象都会受到伤害。因此,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建立、规范与巩固发展,电力营销工作也随之逐渐规范,加强当前抄核收岗位管理也是当务之急。

  • 标签: 加强 抄核收 岗位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广州市三家医院不同岗位手术室护士早餐情况,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并比较110名手术室巡回和洗手两种岗位护士的早餐行为、早餐营养成分及对早餐营养知识认知情况等差异。结果50%手术室护士每天摄入早餐,且摄入种类不够齐全,优质蛋白及能量摄入不足,两组早餐频率、早餐膳食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岗位的手术室护士对早餐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尤其以洗手护士突出,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强膳食指导,保证各种营养素均衡摄入,促进身体健康。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早餐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