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抗战爆发后我国沿海地区工厂企业内迁活动为近年来研究抗战史较为注目的课题之一,为纪念抗日战争爆发五十周年,特从馆藏国民党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经济部工矿调整处、主计部等档案全宗中选出有关工厂内迁的资料,编辑成组,公布于后,以供研究者参考。

  • 标签: 五十周年 经济委员会 资源委员会 津贴 武昌 非常时期
  • 简介:抗日战争初期,随着敌战区的沦陷,江苏句容牧马场迁来清镇,改称清镇种马牧场,作为国民党政府军事部门马政建设的基地之一,在改良马种、发展育马事业、为军队输送用役战马方面作了许多实际工作。本文是笔者主持清镇县政协文史工作期间,查阅清镇档案馆数百卷民国档案从中摘录有关的资料,以及实地采访曾在种马牧场工作过的张承尧(已故)等资料编写。

  • 标签: 抗战时期 清镇 牧马场 规模 组织机构 业务活动
  • 简介:抗战初期,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的工矿企业,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内迁运动。这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场辉煌壮举,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为组织沿海地区民营工厂的内迁,国民政府先后成立了“上海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1937.8.11-10.30)、“军事委员会工矿调整委员会”(1937.9.27-18938.3)、“经济部工矿调整处”

  • 标签: 林继庸 抗战初期 中国 历史研究 工业经济
  • 简介: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式和各种社会心理。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人口迁移运动,大批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的人口被迫向西部后方内迁,对后方社会的变迁产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广西 人口迁移 社会心理 社会思想观念 社会意识
  • 简介: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兵器工业广大爱国职工,为了救亡图存、保证战时军事急需,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将各重要兵工厂迁建于西南战略后方,并迅速复工。在八年抗……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内迁 工业布局 兵器工业 西南地区
  • 简介:金代东北民族的内迁吴松弟十二世纪二十年以后,在北方人民纷纷往南方迁移的同时,女真、契丹、渤海等东北民族也大批迁入中原地区,从而构成当时南北移民大潮中波澜壮阔的一幕,形成唐代以来又一次边疆民族的内迁高潮。关于这一问题,当代学者曾就某一方面作过一些研究①...

  • 标签: 《金史》 东北民族 东北移民 女真人 猛安 契丹人
  • 简介:该文力图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研究党项部族内迁的特点和影响,并第一次提出“自由内迁”在党项部族内迁中占据重要地位。认为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对党项部族的经济、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内迁壮大了党项人中世家大族力量,为尔后党项崛起、西夏立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党项部族 内迁 地理环境 经济发展
  • 简介:抗日战争已经过去60年了。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遭受了空前的浩劫,许多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墓上已经长满了青草.但更多的烈士尸骨无存.连姓名都无从知道。我是抗战的参加者和幸存者.如今也满头白发,垂垂老矣。回顾六十年前的艰苦抗战.怀念英勇牺牲的烈士,

  • 标签: 抗战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 幸存者 参加者 烈士
  • 简介:抗战伊始,我从贵州到四川投军,随103师由重庆出发,奉命开赴江阴前线,驻防长江边上小镇合兴街,该地距长江入海处不远,当时我在师部电台任报务员。日本海军在长江口外,整天不停发射炮弹,多数落到江边沙滩。一天我跟几位战友到江边观察,日军炮弹从我们头顶上呼啸而过。不久,我师撤防后移,行至江阴城郊,所有沟渠木桥板,已被日军泼上汽油燃烧,

  • 标签: 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 军事斗争 人道主义
  • 简介:光明日报讯(记者彭梧):昨天有外电报道称,台湾广达电脑公司应客户宏基公司的要求,其2005年的笔记本电脑订单必须南中国内地完成,广达公司将别无选择,必须在2005年第一季度前将所有的笔记本电脑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内地。与此同时,台湾主要的笔记本电脑厂商有可能会在2005年内将所有笔记本电脑生产线全部迁移至中国内地。

  • 标签: 中国内地 订单 电脑公司 厂商 客户 笔记本电脑
  • 简介:值此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重读抗战诗歌,认定抗日诗歌始于1932年“一二八”战争。随着抗战深入,民族存亡的大形势改变了诗人的生存环境,也影响诗坛形成一种共同的诗风。诗多著名诗人自觉不自觉地转变风格,其中以现代派诗人最为明显。战火激发了诗人的诗情,金剑啸、陈辉、杨刚、关露等年青诗人都留下了不少有特色的杰出诗篇。诗人们不仅以诗参与抗战,而且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生命。抗战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骄傲,优良传统值得继承。

  • 标签: 抗日战争 诗歌 诗风 创作环境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建立伪“满州国”汉奸傀儡政权。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由此揭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由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消极抗日政策,致使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1937年至1938年,南京、武汉、广州先后失陷,国民政府被迫退居重庆,西北、西南成为抗日的大后方。

  • 标签: “攘外必先安内”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述略 抗战 宁夏
  • 简介:1936年秋,全国救亡运动如火如荼。时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刘湘,鉴于“无线电收音系便利救亡图存最迅速之方法,且快捷传播政令,发扬文化,促进建设”,因此,饬令各县“广为设置收音室”。渠县县长肖杰三委任王家桢为收音员,派赴省会成都受训3月,购回复亚牌干电池带耳机收音机一部。“西安事变”前,在县政府后花厅紧挨肖县长卧室处辟屋一间,作为收音之用。当时,设在重庆的广播电台,播音极不规范。白天,杂音大,多改作夜晚9点后播出。由于设备简陋,机器质劣,收音效果很不理想。一天深夜播送“张杨兵谏”消息,气温骤降;收音机内噪音频频,时清时浑,同时,播音又时不时中断。肖县长虽说坐火盆旁,仍禁不住颤颤不已。莫法,抱来一床棉被,拥裹全身,硬撑着听结束。第二天大早,肖杰三把“西安张杨兵谏,促使一致抗日”重大新闻,铺开大纸,奋笔墨书,张贴城区,告之社会。见纸有余剩,忆及昨晚情景,运腕写成下面句子:“七七”枪响,渠县县长已改任左勋猷。与上届同样,对收音室非常重视,非但耐心收听,而且把收音所得消息,印成冠名《收音快讯》32开铅字小报,交邮政所投递镇、区、乡部门;县城则让报童去茶楼酒馆散发。1937年7月中旬某日晚,听罢蒋介石讲话,县长心潮澎湃,感...

  • 标签: 抗战收音 收音轶闻
  • 简介:长城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在华北进行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长城抗战虽然以的签订而结束,但它在14年的抗战历史中的历史意义和地位确实不容抹杀.长城抗战不光有许多教训可总结,更有许多积极的东西值得我们认识和发扬.

  • 标签: 长城抗战 爱国主义 影响
  • 简介:  1933年的长城抗战,是自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之间中华民族抗日斗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次战役中,国民党政府的对日态度和九一八事变时已有所不同:从最初的不抵抗,一味寄希望于国联调停,转向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并派遣中央军的3个师投入作战.但它又显然不同于七七事变后的全面抗战.是什么原因导致蒋介石在这时多少改变了九一八事变时的态度而进行局部抵抗?为什么在抵抗了5个月后又同日军签订,以妥协告终?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 标签: 长城抗战
  • 简介:一轮甲子几沧桑,苦忆当年未渺茫;千古卢沟桥上月,汗青常照慨而慷。1937年,我参加了大学军事训练,大约在5月末。开始在北京西苑,由国民党的二十九军组织训练。分成两个大队,大学生为第一大队,中学生为第二大队。两个大队归属于一个总队,总队长是冯治安(当时是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师长),副总队长何基沣,还有一个姓潘的副总队长。大队长是程希远,我分在第四中队,中队长是徐存有。

  • 标签: 抗战 军事训练 组织训练 大学生 队长 卢沟桥
  • 简介:以李宗仁、白崇禧为统帅,李品仙、廖磊、夏威等为骨干的新桂系部队(以下简称为桂军),在中国军队抗日战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桂军在抗日战争前期战场上的作用和在抗战后期①的转变及其原因等方面,作一初步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桂军 李品仙 抗战后期 新桂系 国民党军队 白崇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