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于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肾病患者800例,全部行以ANCA检测,以献血科20例健康者血清为参照标准,对比80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患者所患肾病的不同类型及其ANCA阳性率由低到高分别为肾病综合征3.1%(5/162)、急性肾衰8.3%(4/48)、肾炎16.5%(30/182)、肾小球肾炎17.9%(10/56)、肾功能障碍18.1%(21/116)、血管炎19.7%(15/76)、狼疮性肾炎20.3%(31/153)和微动脉炎28.6%(2/7)。结论ANCA对于某些类型的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功能障碍、血管炎、狼疮肾炎和微动脉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于临床上表现出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肾脏疾病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1例20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口服丙硫氧嘧啶(PTU)100mg/d,2年后出现痰中带血伴眼红,诊断为PTU相关性血管炎。停用PTU,予泼尼松20mg/d口服,症状好转。20d后,泼尼松减量至5mg/d,咯血再发,伴左耳廓红肿。实验室检查: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5.78pmol/L,游离甲状腺素2.69pmol/L,促甲状腺素0.007mU/L;抗体1∶320(+),斑点型;核周型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髓过氧化物酶(MPO)79.3RU/ml,蛋白酶3(PR3)2.2RU/ml。胸部CT示双肺多发斑片影。诊断:PTU致ANCA相关性血管炎;甲亢。予甲泼尼龙40mg/d静脉滴注,甲巯咪唑5mg/d口服。1周后,患者咯血、耳廓红肿消退,改为口服泼尼松。1年后,患者自行停用泼尼松。5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咯血。实验室检查:核周型ANCA(+),MPO72.0RU/ml,PR32.0RU/ml。考虑ANCA相关性血管炎复发,停用甲巯咪唑,予甲泼尼龙40mg/d静脉滴注。1周后患者咯血明显缓解。改为口服泼尼松。5个月后,患者右耳廓出现红色斑丘疹,复查MPO为112.0RU/ml,]加用甲氨蝶呤(10mg,1次/周)口服。6个月后,红色斑丘疹消退,MPO降至78.0RU/ml,停用甲氨蝶呤。

  • 标签: 丙硫氧嘧啶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对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2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细胞分类计数计算NLR,将53例NLR<3的患者列为低NLR组;19例NLR≥3的患者列为高NLR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高NLR组中浸润深度为T3、T4期患者的比例占89.47%,淋巴结转移中N1、N2、N3的比例占63.16%,远处转移中M1的比例为15.79%;低NLR组中浸润深度为T3、T4期患者的比例占77.36%,淋巴结转移中N1、N2、N3的比例占50.94%,远处转移中M1的比例为7.55%。由此,高NLR组中出现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例数明显高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NLR组和高NLR组的5年生存率(58.49%vs42.11%)及无病生存率(73.58%vs57.89%)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NLR可作为晚期胃癌患者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 标签: 胃癌 晚期 NLR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neutrophilicasthma,NA)模型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C57BL雌性小鼠随机分成NA组、NA地塞米松干预(neutrophilicasthmatreatingwithdexamethasone,NAD)组和正常(NC)组,每组8只。NA、NAD组予卵蛋白、脂多糖致敏并卵蛋白激发;NAD组激发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NC组不做处理。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以阻力倍增值评价气道反应性;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有核细胞浓度及分类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细胞及ki-67+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BALFIL-17浓度。结果(1)NA组气道阻力倍增值显著高于NC组(P<0.05)。(2)NAD组BALF有核细胞浓度、NEU%、EOS%均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3)NAD组脾脏Th17细胞比例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NA、NAD组脾脏ki-67+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NC组(均P<0.05),但NA、NA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NAD组BALFIL-17浓度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Th17细胞及IL-17表达,减轻NA模型小鼠气道炎症;Th17细胞增殖功能增强且不受地塞米松影响可能与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有关。

  • 标签: 哮喘 中性粒细胞 气道炎症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82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48)和稳定期组(n=34),选取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各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C反应蛋白(CRP)、IL-10、住院天数,随访并比较NLR高低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稳定期组的WBC、NC、NLR、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进一步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经过一定时间治疗进入稳定期后,WBC、NC、NLR和CRP水平降低,与急性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NLR高患者住院天数增加,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NLR低患者(P<0.05)。结论NLR可以作为COPD病程变化及患者预后的指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病程 预后
  • 简介:目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ymphocyteratio,NLR)的上升与多种肿瘤的预后不良相关n本研究目的为探讨NLR对根治术后直肠癌患者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e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的结果选取NLR截点,根据NLR截点分析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高、低NLR两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以及总体生存的差异。结果根据ROC曲线选取1.76为NLR截点。两组问患者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直肠癌组织类型、手术方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及术式(Dixon或Mil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高NLR组患者T3+4期、淋巴结转移(N1-3)以及TNM、Dukes分期较晚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低NLR组患者。高NLR组及低NLR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1.4%及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升高提示患者总体预后不佳。结论NLR可作为预测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

  • 标签: 直肠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截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对化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晚期NSCLC临床病理资料,以NLR均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分析N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NLR化疗前后的变化。结果NLR与肺癌病理分期、ECOG评分、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PLR)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血红蛋白(hgb)无统计学差异(P>0.05);NLR值化疗前4.11±2.94与化疗后3.04±2.55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NSCLC患者病理分期越晚,NLR值越高;化疗后NRL值的降低对化疗评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在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性肠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例小儿白血病患者,患儿均出现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性肠炎,回顾性分析患儿的护理方法,总结有效的护理手段。结果20例患儿中性粒细胞缺乏的肠炎症状完全消失的患者为13例,好转的患者为6例,无效的为1例,护理的有效率达到95.00%。结论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实施有效周全的护理,有利于患儿缺乏性肠炎症状的消失,有效缓解患儿病情。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性肠炎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禁食后/餐后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探讨NLR的临床诊断价值和NLR与禁食后/餐后血清TB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研究周期为2010年8月至2015年5月,纳入研究的为确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127例,留取禁食后/餐后血清TBA、NL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标本并立即送检。其中,符合轻度ICP诊断标准者79例(轻度组),符合重度ICP诊断标准者48例(重度组)。对照组采用同期125名正常妊娠无并发症处于第3周期的初产妇。结果孕妇年龄为18~42岁,其中轻症组平均(28.0±3.8)岁,孕周平均为(37.2±2.7)周,重症组平均(27.6±3.2)岁,孕周平均为(37.8±3.2)周。ICP患者轻、重度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周及BMI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LT、AST、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甘胆酸、NLR以及住院天数和28d死亡率在各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NLR在诊断ICP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0.02(95%CI:0.879~0.946,P<0.01),NLR在分辨轻重症ICP患者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0.03(95%CI:0.728~0.846,P<0.01)。无论空腹还是餐后,TBA水平在轻症组和重症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在轻重症ICP组,NLR与禁食后及餐后TBA水平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350,0.236,0.260,0.240,P<0.01)。结论NLR可用于诊断ICP和对ICP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 标签: 胆汁淤积 肝内 妊娠 胆酸类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变化的发展规律,阐明中性粒细胞变化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3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治疗48周,随访24周。分别于2周,4周,12周,24周,36周,48周,60周,72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HBV-DNA定量等检测。结果:治疗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病率为51.71%(12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多出现在治疗开始4~12周。治疗2周内中性粒细胞开始下降,4周时下降明显,至第12周时同时降到最低值。中性粒细胞4周下降幅度超过0.4×109/L对SVR率有预测意义。结论:抗病毒治疗4~12周中性粒细胞明显下降,此阶段应加强随访、干预,避免不良反应发生。4周时中性粒细胞下降幅度对SVR率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性粒细胞 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胱抑素(CYS)、尿微量白蛋白、基础估算的肾小球滤(eGFR)相关性。方法将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合并糖尿病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及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资料及CYS,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计算NLR、eGFR。分析NLR在两组间的差异,并研究NLR与、CYS、尿微量白蛋白、eGFR的相关性。结果DN组NLR、CRP、CR、CYS、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eGFR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HLR与CRP、CR、UA、CYS、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r=0.88;r=0.30;r=0.43;r=0.25;r=0.17;r=-0.30;P<0.05)。结论HLR升高与尿微量白蛋白、CYS、CR升高,eGFR降低密切相关,是糖尿病肾病病变可靠的预测因子。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目的:分析磷脂综合征患者膜突蛋白抗体表达情况,并探讨膜突蛋白抗体磷脂抗体相关性血栓发生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0例磷脂综合征患者(包括50例磷脂抗体相关性血栓患者和20例磷脂抗体相关性反复流产者)及10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膜突蛋白抗体及其他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制备鼠源性单克隆膜突蛋白抗体,加入正常人富血小板血浆中,检测其诱导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同时加入单克隆抗体和膜突蛋白,检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结果:在50例磷脂抗体相关性血栓患者和20例磷脂抗体相关性反复流产患者中,N端膜突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和65%,显著高于其他自身抗体C端膜突蛋白抗体血小板抗体心磷脂抗体β2糖蛋白Ⅰ抗体)的阳性率。鼠源性单克隆N端膜突蛋白抗体有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该作用可被N端膜突蛋白抑制,但不能被二磷酸腺苷激活途径抑制物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四肽所抑制。结论:大部分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存在N端膜突蛋白抗体阳性,且该抗体的产生可能与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相关。膜突蛋白抗体在诊断和治疗磷脂综合征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膜突蛋白 自身抗体 抗磷脂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病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儿科门诊以"嗜酸粒细胞增多"为诊断依据收治的25例患儿,总结该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测资料,分析其嗜酸粒细胞增多的主要原因。结果本组25例患儿外周血嗜酶细胞比例增高,绝对计数均大于1.5×109/L,为中重度嗜酶细胞增多,14例确诊为寄生虫感染,经寄生虫治疗,疗效显著,2例患儿经肝大腹部超声和胸部检查提示双肺肺炎,高度怀疑为寄生虫感染或风湿性疾病,或恶性淋巴瘤。结论既往有进食和皮下游走性包块有助于嗜酸粒细胞增多的临床诊断,真菌感染可以导致显著的嗜酶细胞增多,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这一可能性。

  • 标签: 嗜酸粒细胞 外周血嗜酶细胞 寄生虫感染 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