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评估住院精神病患者高危因素,提出存在的高危问题,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警示、宣教等预防措施,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结果2012年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下降。结论精神病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及时进行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明确高危因素,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告知和宣教,提高护士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的预见性,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程序 防范 精神病 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指导对老年患者便秘发生的影响。方法将92例住院治疗能正常进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可能发生便秘的原因,对其及家属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指导内容包括饮食指导、心理指导、排便指导、运动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便秘的发生。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指导能够有效的降低老年患者便秘的发生,对提高生命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健康指导 老年患者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病人便秘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7月收治的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个106例。对照组按常规骨科卧床病人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2组便秘的发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便秘发生显著下降。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卧床病人的便秘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便秘 发生率
  • 简介:目的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降低护患纠纷发生。方法通过对2011年上半年我科所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针对护理服务中服务态度差、行为举止不规范、肢体语言使用不当、工作责任心不强、护患沟通不到位、操作技术不熟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2011年下半年在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半年以来,良好的服务态度,扎实的医学护理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护理质量提高的,护患纠纷发生下降了22%,同时提高了科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的开展有效的减少了护患纠纷。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护士 护患纠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和危险因素。方法我院在2008年09月至2010年06月收治的产科孕妇有2932例,在这些孕妇临床的信息和资料中,其中247例患者都有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出现异常的现象,而且程度不一样,被确诊为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有20例,非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有227例,对于孕妇的孕龄、高血压、流产史、尿蛋白、三酰甘油、D-二聚体、围产儿、年龄、孕产次数、病史、血压、胆固醇、血红蛋白、新生儿体的质量以及胎儿死亡做比较,并且采用Logistic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妊娠合并的急性肾损伤发生是68%,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高血压和先兆子痫。患有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孕妇妊娠年龄比非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孕妇妊娠年龄要大,(p<0.05),而且高血压发生要远远高于没有患病的一组(P<0.05),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舒张压、尿素氨、收缩压、血肌酐、尿酸要远远高于没有患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新生儿体的质量以及Apgard的评分是5分和1分的患者比例,比没有患妊娠合并肾损伤的患者的比例要低得多,(P<0.05)。Logistic通过回顾分析的结果得知孕妇的血压、年龄以及高血压的病史是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是68%,患者胎儿死亡是13.6%,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危险因素指的是孕妇的血压、年龄以及高血压的病史。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发病的原因就是因为高血压和先兆子痫,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发病因素很复杂,而且病情很严重,导致胎儿的死亡颇高,应该尽快在临床上受到重视,并且针对发病的原因做到及早预防。

  • 标签: 妊娠合并 急性肾损伤 发生率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该研究旨在系统性收集并分析目前已有的研究资料,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在预防胃癌中的作用。方法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GoogleScholar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为主要的检索数据库。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前瞻性研究为主要纳入对象。结果总共纳入6篇文献,对6篇文献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发生(OR06595%CI043~099,P=004)。对以癌前病变为首要观察指标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不能减少胃癌的发生(OR074,95%CI046~118,P=021)。对以胃癌发生为主要观察指标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虽可以减少胃癌的发生,但未达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OR047,95%CI020~108,P=008)。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多地区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在降低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癌 Meta分析
  • 简介:<正>单绒毛膜双胎可发生特有的并发症,如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IUGR)、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及双胎贫血-多血序列综合征(TAPS),这些并发症均与胎盘血管吻合的情况有关。本文于2013年4月发表在《Placenta》杂志上。排除了激光治疗及选择性减胎的单绒毛膜胎盘,通过颜料灌注研究了sIUGR、TTTS、TAPS及正常双胎血管吻合的发生、大小、数量及位置。共灌注了

  • 标签: 血管吻合 单绒毛膜双胎 胎盘 发生率 并发症 双胎输血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MDRO)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切断交叉感染途径。方法进行MDRo感染监测,研究管理对策,实施过程干预。结果干预前(2010年1—12月)MDRo感染为0.12%(22/17475),干预后(2011年1~12月)下降至0.05%(10/19283)。结论准确、及时获取信息并及早干预,提高手卫生依从,强化MDR0感染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护工及陪护管理,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感染。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干预措施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在手术麻醉中如果患者要是出现了知晓是十分危险的,这表示患者出现了手术麻醉的并发症,患者在麻醉的情况下还能感知周围的事物,知道自己在手术中,但还感觉不到疼痛。这种情况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障碍,间接地影响了患者术后的康复。我国医学的水平暂时对在术中知晓的发生的概率尚不知晓。在麻醉术中,如果病人出现了知晓的情况,就说明病人麻醉术中还存在潜意识,这是临床的手术中存在的严重并发症。本文下就此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探讨。

  • 标签: 麻醉术 知晓 发生率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筛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前150例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对照组),后入院的15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下脑出血并发症发生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便秘21例,呼吸道感染19例,压疮2例,尿路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29.33%(44/150),患者总满意度74.67%(112/150);干预组患者便秘4例,呼吸道感染5例,并发症发生6%(9/150),患者总满意度91.33%(137/1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出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前喝温开水方法对预防晕针是否有帮助。方法选连续二周在门诊静脉注射治疗患者1642例,按时间先后分成二组,前一周患者在注射前喝一杯约250毫升的温开水;另一组为后一周患者,注射前不喝温开水。然后记录二组患者晕针的发生。结果发现二组患者静脉注射晕针的发生有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前给予喝温开水方法对预防晕针有帮助,能减少晕针发生,方法简单,不影响疗效及对患者无伤害,可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静脉注射 喝温水 晕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对降低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急诊科患者234例设为观察组,行优质护理,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33例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科行整体全面的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确保医疗安全性及护理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科护理纠纷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早产相关因素施行早期围产保健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1800例孕产妇。早期围产保健的90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早期围产保健的9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早产发生情况,分析早产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的早产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膜早破、多胎及前置胎盘是发生早产的主要原因。结论早产主要与胎膜早破、多胎及前置胎盘相关,针对早产相关因素施行早期围产保健可以明显降低早产发生,保证孕妇安全分娩。

  • 标签: 早期围产保健 早产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方法将医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1例已上报难避免压疮的病患设定为品管圈管前组,而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已上报难避免压疮的病患者指定为品管圈管理后组。以降低‘患者压疮发生’为主题和目的,由医护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对品管圈管理应用前住院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的现状调查,结合评价分析出患者压疮发生高的原因,并以此设定目标,制定相应对策,比较品管圈管理实施后已上报难避免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的病发。结果品管圈管理前,已上报难避免压疮伤患者中有压疮发生的有13例,而品管圈管理后,已上报难避免压疮患者中压疮发生者为5例(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患者压疮发生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组成品管圈小组的医护人员在运用品管圈及相互间的团队精神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 标签: 品管圈管理 压疮 应用
  • 简介:摘要观察如何应用QCC手法有效的降低住院产妇产后奶胀发生。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我科住院产妇产后奶胀发生,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我科住院产妇产后奶胀发生从原来的29.8%降低到11.36%。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法可以有效降低住院产妇产后奶胀发生,大大促进了母乳喂养,对产后母婴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住院产妇满意度,为住院产妇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产妇产后奶胀产后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不同给药途径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要使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并作比较。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对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有一定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的血管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前列地尔 静脉注射 静脉炎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探讨分析健康宣教对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五年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小儿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进行健康宣教,普及育儿知识并进行卫生、喂养指导,通过观察比较两组小儿的缺铁性贫血发生和体重指数、上臂围和血红蛋白量等营养指标来评估健康宣教的临床疗效和意义。结果观察组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病情程度上也较轻,观察组小儿的血红蛋白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体重指数和上臂围上,观察组小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健康宣教可改善小儿缺铁性贫血情况,减少其发生,明显改善小儿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

  • 标签: 健康宣教 缺铁性贫血 体重指数 血红蛋白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