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手术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对策。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到2013年8月手术室共发生22起护理不良事件,在人员结构方面,实习生1,护士13例,护师5例,主管护师3例,不良事件包括压疮、器械数量有误、液体外渗、术后切口感染、仪器使用不当等,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未严格按照制度来执行;根据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制定好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结果我院在2010年1月到2013年8月手术室共发生22起护理不良事件,经过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之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结论手术室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之下,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维权意识也不断的增强,为了防止手术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责任意识,加强学习,严格的遵守相关规定,这样才能够建立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全科护士对发生此事件的原因分析,以及积极有效的制定一系列改进措施,大大减少了此类事件的发通过对手术室一例胸骨锯损坏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经过的描述生,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护士在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压力,护理不良事件的无惩罚性原则和上报分析制度,在护理工作中值得发扬。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不良事件 巡回护士 器械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差错事故进行探讨,并总结其防范措施。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手术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共29例进行回顾,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总结其防范对策。结果手术护理人员应该时刻谨记工作宗旨,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法律意识,怀有高度责任心,防范于未然,将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减少手术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手术护理工作差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应该认真、仔细、严谨,不能有丝毫的掉以轻心。手术室的管理者也应该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护理人员的严谨作风和业务水平,完善相关工作制度,防范护理缺陷,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不良事件 差错事故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护理中最容易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尽量将安全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方法针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性质,分析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事件的原因,从人员管理,接送患者、输液、压疮预防、器械清点、药物应用、电凝器的使用等各方面,指出存在安全隐患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措施,即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可使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若发生不良事件,可导致严重的后果。

  • 标签: 手术室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介入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拟定防范对策,以杜绝或减少介入手术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176例患者为对照组,针对本组患者在介入手术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再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20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制定的防范对策,比较两组介入手术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随着介入手术的不断发展,加强介入手术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保证介入手术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 标签: 介入手术室 护理 不良事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探讨医院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调查方法,收集、整理、统计不良事件记录,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科室分布情况等方面,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完善护理管理的办法和策略。结果医院常见的不良护理事件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管理失误、对患者的护理失误、其他等。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三个方面医院、护理人员、患者本身。结论医院应当健全和完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机制,从而促进和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水平。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回顾性研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全球卫生组织已经达成共识,完全杜绝差错和不良事件是不可能的。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有效的沟通是问题迎刃而解的关键。目的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从而吸取经验教训,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流程,杜绝医疗纠纷。方法对2016年普外科护士给患者注射临近过期的胸腺五肽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科护士进行学习讨论,改善免疫抑制剂贵重药物使用流程,告知护士发生问题的根源,从而引起警惕。结论分析有效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医患和谐。

  • 标签: 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护理查房对手术不良事件的控制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1月-11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82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有4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手术室质量考核,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实施手术护理查房,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手术室工作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出现的几率低于对照组;在手术室工作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开展手术护理查房对降低手术不良事件具有显著效果,能提升手术护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护理查房 手术不良事件 安全性 手术室工作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手术护理中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降低手术不良事件、提升手术安全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中抽取 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3月。运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两组各 60例,对照组以手术室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手术室细节护理为主。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手术时间以及护理综合分数等指标作为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升, 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缩短,护理综合分数明显提升, P<0.05。结论:为手术治疗患者提供手术室细节护理措施,可提升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性,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 不良事件 手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非惩罚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有效的对策,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保障手术安全。方法分析2012~2016年度我院手术室非惩罚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结果5年中、大手术室非惩罚护理不良事件共45例,其中手术时间超过6小时以上共27例,占60﹪,病人自身营养不良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共18例,占40﹪。结论通过对手术室非惩罚事件的分析,术前护士与手术医生的沟通,手术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室非惩罚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非惩罚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护士危险因子对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 FMEA对9种失败模型的影响。采用 RPN值降低的比率来评估 FMEA治疗前后 RPN得分的改变, RPN值降低的比率= FMEA治疗前得分- FMEA治疗后得分/FMEA治疗前得分×100%。结论:将危险因子评价模型用于外科手术护理,可以增强病人的自我控制,减少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病人的照护满意度,提高病人的生存品质,对病人的预后起到很好的作用。

  • 标签: 护理风险因素评估 手术室 不良事件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对于应用护理风险因素评估的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并评估其抑郁程度,判断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在2020年至2023年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组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方法,比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发现应用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结论: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以后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因素评估 手术 围术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室是医院的高危部门,是外科病人通过手术缓解疾病的重要场所。在手术过程中,一个护理环节的错误都会带给患者巨大的伤害和身心的痛苦,甚至死亡。方法搜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手术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总结院外的学习培训以及自身的工作经验。结果手术室类似的不良事件暂无发生结论有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和预防的,因此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罗列以及对此的防范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不良事件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对于应用护理风险因素评估的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并评估其抑郁程度,判断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在2020年至2023年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组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方法,比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发现应用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结论: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以后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因素评估 手术 不良事件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就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l2月收集的115起护理不良事件,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病人损伤结局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本研究中有0起Ⅵ级,0起V级,0起Ⅳ级,10起Ⅲ级,33起Ⅱ级,53起I级,19起0级。不良事件所涉当事人的工作时间为3起>15年,10起11年~15年,12起6年~l0年,25起2年~5年,65起<2年;职称为5起主管护师,13起护师,97起护士(包括实习学生、见习护士)。结论对于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事件应该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在第一时间上报,这对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极为有效。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1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室1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责任心不足、对核心制度掌握不够、未能按要求执行规章制度、临床经验不足、未做到规范带教、法律意识淡漠等因素有关。结论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安全,应加强护士基本技能培训、强化查对制度落实。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培训管理对手术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12-2022.12期间参与手术的44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2020.11-2021.11期间参与手术的44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护理人员常规护理培训模式,观察组开展分层培训管理,两组的手术病例数量均为140例,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分层培训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循证护理应用的效果,并且对不良事件发生率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共计74位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随机与平均的方式将患者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各为37位。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模式下,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护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手术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使护理质量有所提升,并且能够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循证护理应用的效果,并且对不良事件发生率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共计74位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随机与平均的方式将患者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各为37位。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模式下,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护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手术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使护理质量有所提升,并且能够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