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和感染控制的状况,研究医院感染控制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以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各科室消毒灭菌情况展开调查研究,其中包含了空气消毒资料、表面消毒资料以及效果消毒剂资料等等,对消毒灭菌效果和感染控制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以此为基础研究感染控制措施。结果:各个科室 6087份消毒灭菌资料中,合格样本为 5492份,合格率为 90.22%。而在本次消毒灭菌监测采集样本中, 2018年样本为 3043份,合格样品 2597份,采集样本合格率为 85.34%; 2019年样本 3044份,合格样本 2970份,采集样本合格率为 97.57%,充分证明了消毒灭菌监测合格率整体呈现为上升趋势,统计学有差异( P< 0.05)。空气资料、物体表面资料、一次性医疗用品资料、紫外线消毒辐射监测数据资料以及医院污水资料,其中空气资料样本合格率 90.21%( 2812/3118),物体表面资料样本合格率 87.23%( 2196/2518),一次性医疗用品样本资料合格率 95.24%( 194/204),紫外线消毒辐射监测数据资料合格率 89.21%( 137/154),污水资料合格率 91.12%( 84/93)。结论通过对于各个科室的消毒质量的强化监测管理工作,选择边监测边整改的措施可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的提升,值得推广 。

  • 标签: 医院 消毒灭菌 感染控制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疱疮患者合并感染的情况和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5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住院治疗的182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发生率与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糖皮质激素最大用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关系。采用SPSS 22.0软件,Logistic回归分析首次住院天疱疮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82例首次住院患者中,82例(45.05%)出现感染,取77例患者皮损分泌物培养出107株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0株(56.07%),58株对青霉素耐药(96.67%)。182例中,低蛋白血症患者14例,11例发生感染,无低蛋白血症患者168例中69例(41.07%)发生感染。轻度天疱疮患者27例中4例(4.81%)、中度90例中34例(37.7%)、重度65例中42例(67.69%)发生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无低蛋白血症患者(OR = 5.559,95% CI 1.053 ~ 29.347,P = 0.043);与轻度天疱疮患者相比,中度(OR = 4.676,95% CI 1.276 ~ 17.123)、重度(OR = 16.529,95% CI 4.183 ~ 65.314)天疱疮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 < 0.05或< 0.001)。性别、疾病类型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对天疱疮患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随访145例患者,完全治愈33例,临床治愈67例,好转23例,复发或加重10例,死亡12例。死亡患者中,3例因肺炎、2例因天疱疮加重伴皮肤感染、1例因败血症去世。结论病情重、低蛋白血症是天疱疮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细菌感染是天疱疮患者常见的合并症,重症感染是导致天疱疮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 标签: 天疱疮 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低蛋白血症 预后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消化科护士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总结防护措施。方法: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 2018年 10月,结束时间为 2019年 10月,共选择消化科护士 60人,各选择 60名消化科医师和非消化科护士作为参照组,对所有护士及医师进行末梢血抗幽门螺杆菌( HpIgG)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消化科护士抗 HpIgG水平与消化科医师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P>0.05;消化科护士抗 HpIgG与非消化科护士相比显著更高, P<0.05;消化科无胃病史护士的抗 HpIgG水平与非消化科无胃病史护士相比显著更高, P<0.05;在消化科护士中,年龄越高,抗 HpIgG水平越高,三组抗 HpIgG水平比较并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消化科护士极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应加强相关防护措施,做好隔离、消毒处理,及时处理污染物,从而保证消化科护士工作安全。

  • 标签: 消化科护士 幽门螺杆菌感染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感染不仅可以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而且可以增加艾滋病传播和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全球每年的CT感染新发病例超过1亿,以我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区域发病数最高。据部分发达国家的监测系统报告,年报告发病率为300/10万~550/10万,人群感染率低于2%。发展中国家人群的感染率较高。世界各国高危人群的感染率均较高。因此,在加强行为干预的同时,开展CT感染的主动早期筛查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控制CT感染的重要策略。

  • 标签: 衣原体,沙眼 泌尿生殖道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就诊女性患者的分泌物行阴道微生态检查,评估女性不同就诊因素及不同生理阶段等阴道微生态状况,为临床对女性阴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至8月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妇科就诊的患者256例,通过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以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为研究材料,对阴道微生物状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就诊因素患者中外阴瘙痒、术前检查、白带异常就诊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失调严重;外阴瘙痒患者以患VVC多见,白带异常患者以患BV多见,50.00%~93.62%患者阴道内乳酸杆菌量减少;青年组与中年组的VVC感染率分别是22.75%、17.14%,BV感染率分别是9.48%、17.14%。结论通过分析256例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发现大多数女性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调及不同病原菌感染,临床在诊治阴道疾病时应注意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

  • 标签: 阴道微生态 阴道乳酸杆菌 阴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病医院肝炎病毒医院感染状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控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年 8月 -201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37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我院肝炎病毒医院感染状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控制对策,以控制疾病的感染。结果:我院共发生肝炎病毒医院感染 17例( 4.49%),肝炎病毒感染类型主要为 HAV、 HBV、 HCV、 HDV、 HEV,感染发生时间主要在入院后 1-2个月内。结论: HBV在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加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传染病医院 肝炎病毒 医院感染 护理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童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及行政人员的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状况情况,为手足口病的职业暴露风险的防控防护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对象为2017年杭州市儿童医院员工共90人例员工:其中医务人员71人(传染科的医务人员23人)和行政人员19人例,院外体检的健康成人体检43人为对照,每人抽取其静脉外周血1 mL送实验室。利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EV-A71和CV-A16 IgG抗体。结果医院90名员工EV-A71 IgG阳性40人(44.4%),CV-Al6 IgG阳性77人(85.56%),43名院外健康成人EV-A71 IgG阳性8例(18.60%),CV-Al6 IgG阳性23例(53.49%),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1名医务人员EV-A71 IgG阳性31例(43.66%),CV-Al6 IgG阳性61例(85.92%),19名医院行政人员EV-A71和CV-Al6 IgG阳性率分别47.37%和8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医务人员EV-A71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往年(P<0.05);传染科医务人员23人中EV-A71 IgG阳性有9人(39.13%),CV-Al6 IgG阳性21人(91.3%),非传染科医务人员48人中EV-A71 IgG阳性有22人(45.83%);CV-Al6 IgG阳性40人(83.33%),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专科医院医务人员手足口病EV-A71和CV-Al6隐性感染比例高;虽然几乎不发病,但存在传播风险可能,仍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强防控意识和措施。

  • 标签: 儿童医院 手足口病 EV-A71 CV-A16 医务人员 隐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49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患者相关资料、对急性白血病化疗肛周感染患者加强监测,统计肛周感染率、肛周感染类型,采用Logistic分析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相关性影响因素。结果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37例、感染率7.43%,年龄、糖尿病、肛周基础疾病(痔、肛裂史)、便秘或腹泻、白蛋白、血小板计数恢复时间、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与同组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肛周基础疾病(痔、肛裂史)、便秘或腹泻、血小板计数恢复时间、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是导致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的高危风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率仍处于高位状态,值得引起临床认识,加强感染风险因素控制,利于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率,提高化疗质量。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化疗 肛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时间与接种状况对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预防状况。方法 囊括2018年~2019年于本防疫中心行乙肝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进行分析(376例),明确免疫时间和接种状况对预防HBV感染的影响。结果 376例儿童中,300例未感染HBV,占比79.79%,76例感染HBV,占比20.21%。乙肝接种史、首针接种时间、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乙肝家族史等因素与HBV感染具有密切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VB感染与乙肝接种史、首针接种时间、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乙肝家族史等因素有关,临床需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并在1岁前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从而降低HBV感染率。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时间 接种情况 乙肝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uberculosis T cell spot assay,T-SPOT.TB)在可疑结核病症状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海珠分所2018—2019年可疑结核病症状者行T-SPOT.TB检测的实验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将病例分成结核病者(A组)、其他肺部疾者(B组)和最后临床诊断为正常或陈旧性肺结核者(C组),应用χ2检验比较分析各组间以及各组不同性别、年龄组间T-SPOT.TB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A组606例、B组104例和C组114例患者纳入分析。结核病患者与非结核病患者(B组+ C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10%和4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07,P<0.001);按青年(≤44岁)、中年(45~59岁)、老年(≥60岁)年龄组分类分别予以比较,A、B、C 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男、女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704例以ESAT6、CFP10分开报告阴阳性的实验结果中,报告双抗原阳性、ESAT6阳性、CFP10阳性和双抗原阴性的病例数分别为497例、55例、23例和129例。结论可疑结核病症状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目前全球约为1/4,2000年我国第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44.5%),而且T-SPOT.TB检测指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阴性。

  • 标签: 结核 潜伏感染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地区皮肤性病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及其基因亚型分布。方法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基因检测技术,对1 630例苏州地区皮肤性病门诊疑似HPV感染者进行25种HPV亚型检测,分析该人群HPV感染状况及HPV亚型流行情况。结果1 630例疑似感染者中共检出HPV阳性903例,阳性检出率为55.39%,其中女性阳性检出率为60.31%(576/955),男性阳性检出率为48.44%(327/6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5,P<0.01)。女性感染率最高的高危亚型分别为HPV52、16、58、53和33,男性为HPV16、52、53、51和58。HPV感染女性高危亚型单一或混合感染率达77.08%,男性也达到58.41%。各年龄组女性HPV阳性检出率均超过55.00%,且以4~20岁和>50岁组检出率最高,分别达75.38%、71.70%,显著高于同龄男性组(χ2=7.10、5.00,P<0.05);各年龄组男性HPV阳性检出率在40%~50%之间。结论苏州地区皮肤性病门诊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且以高危亚型感染为主,女性尤甚。

  • 标签: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基因分型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活体肾移植与尸体肾移植术后早期两组受者间BK病毒感染状况,并评价他克莫司谷浓度对两组受者BK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并且术后24个月内规律监测BK病毒的535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肾来源分为活体肾移植99例和尸体肾移植436例,对术后早期两组受者间BK病毒尿症、持续BK病毒尿症、BK病毒血症、BK病毒肾病、急性排斥反应和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的累积发生率以及移植肾功能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两组受者的他克莫司谷浓度对BK病毒感染的影响。结果随访24个月,尸体肾移植受者术后尿液中BK病毒DNA>107拷贝数/ml的累积发生率明显高于活体肾移植组,而两组间BK病毒尿症、BK病毒血症、持续BK病毒尿症、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的累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两组间BK病毒尿症的他克莫司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BK病毒阴性组受者升高(P<0.05),而在术后3、6、9、12、15、18、21、24个月时,三组间他克莫司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逻辑回归分析发现术后1个月时的他克莫司谷浓度是BK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在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活体肾移植和尸体肾移植的BK病毒尿症、持续BK病毒尿症、尿液中BK病毒DNA>107拷贝数/ml以及BK病毒血症受者的血清肌酐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与BK病毒阴性组比较,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尸体肾移植受者术后尿液中BK病毒DNA>107拷贝数/ml的2年累积发生率明显高于活体肾移植组,两组间BK病毒尿症、BK病毒血症、持续BK病毒尿症、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的累积发生率相近。尿中BK病毒持续状态和高BK病毒复制以及BK病毒血症并不影响术后的移植肾功能。术后1个月时的他克莫司谷浓度是BK病毒尿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肾移植 BK病毒 急性排斥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淮南市12 295人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感染现状,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淮南市中心血站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的无偿献血者12 295人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梅毒螺旋体(TP)抗体筛检,采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TP抗体筛检不合格献血者标本进行梅毒确认试验。结果淮南市12 295人无偿献血者中TPPA阳性48人,TPPA阳性率为3.90‰(48/12 295);男性献血者TPPA阳性率3.12‰(22/7 048)、女性4.96‰(26/5 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61,P>0.05);已婚献血者TPPA阳性率5.33‰(42/7 884)、未婚2.01‰(6/2 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3,P<0.05);不同文化程度献血者TPP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4,P<0.05),而不同血型献血者TPP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P>0.05)。结论安徽省淮南市无偿献血者中,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文化程度者TPPA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梅毒血清诊断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血库 献血者 淮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吸毒人员吸毒行为与HIV、HCV、HBV及梅毒感染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戒毒人员,调查分析其各项资料。结果:口吸人员中共6例感染,包含4例HIV,4例HCV,1例HBsAg,静脉吸毒中共8例感染,包含8例HIV,1例HCV,7例HBsAg,1例梅毒,其原因与共同注射针头有关。结论:HIV、HCV、HBV、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则为吸毒人员,静脉吸毒方式对梅毒感染和HBV感染的影响比HCV、HIV影响更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感染性疾病都是全人类需要重视的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疾病,必须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这样才可以减少人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基于此,本文以感染性疾病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状况,而且提出了感染性疾病防控面临的挑战和应对工作,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流行状况 防控 挑战 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性求询人员HIV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为更好地制定干预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取龙岗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的男性VCT求询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HIV感染的现状及危险因素。结果男性VCT求询人员3 987例,占总求询人员的37.61%(3 987/10 602),HIV阳性率为4.69%;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占51.47%(2 052/3 98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离异或丧偶(OR=3.178,95%CI:1.577~6.404)、配偶及固定性伴阳性(OR=37.719,95%CI:4.795~296.730)、男男性行为史(OR=48.673,95%CI:6.638~356.868)、既往接受过HIV抗体检测(OR=1.587,95%CI:1.102~2.287)和梅毒抗体筛查阳性(OR=5.788,95%CI:3.415~9.809)的男性求询者HIV抗体阳性率较高。结论龙岗区男性VCT求询人员较为年轻且文化水平较低,具有高危性行为的男性求询人员较多且HIV检出率较高,应在VCT过程中加强此类人群的艾滋病科普教育和提倡安全性行为。

  • 标签: AIDS VCT 感染现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STD门诊患者淋病奈瑟菌(NG)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2018年4月15日至5月16日收集深圳市6个区22家医疗机构的18~49岁、有过性行为、最近2周未使用过抗生素的STD门诊患者的相关信息和尿液标本,利用核酸扩增试验进行尿液NG感染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NG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8 324例STD门诊患者中,NG感染率为2.4%(196/8 324)。男性NG感染率(5.8%,148/2 567)高于女性(0.8%,47/5 742,χ2=189.43,P<0.05)。年龄≤24岁(OR=2.11,95%CI:1.44~3.09),单身/离异/丧偶(OR=1.98,95%CI:1.38~2.84),最近3个月有临时性伴(OR=1.77,95%CI:1.29~2.43)是NG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深圳市STD门诊患者的NG感染率较高,男、女性的NG感染率差异较大。应针对存在非婚性行为或有临时性伴的高危行为的STD门诊患者开展淋病筛查与干预及规范化治疗,减少淋病及其他STD的传播和流行。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淋病奈瑟菌 门诊患者 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和恶性病因术后残胃黏膜组织学变化特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于四川省石棉县人民医院因良性和恶性病因行胃部手术治疗患者共80例,其中36例为良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良性组),44例为早期胃患癌者(胃癌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行黏膜组织学与胃镜检测。分析入组患者病例资料(首次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时年龄、性别、术后病程、行胃镜检测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手术病因、病理和胃镜检测结果和手术方式等),观察患者胃黏膜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化生(IM)和异型增生(DYS)发生率]、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胃黏膜炎症与活动性异常等,比较两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与未感染者胃黏膜的病理特征。结果良性组患者手术年龄为(40.46 ± 6.71)岁,低于胃癌组[(54.08 ± 8.17)岁],胃镜检测年龄及术后病程分别为(67.78 ± 11.36)岁、(27.26 ± 8.87)年,高于胃癌组[(61.99 ± 11.03)岁和(8.04 ± 6.5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0.419、P < 0.001,t = 3.102、P = 0.003,t = 13.964、P < 0.001);良性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活动性异常比例分别为47.22%(17/36)和66.67%(24/36),均显著高于胃癌组[31.82%(14/44)和40.91%(1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47、P = 0.039,χ2 = 8.239、P = 0.003)。良性组、胃癌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黏膜活动性异常、CAG及癌前病变比例均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而NAG比率低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手术后残胃黏膜病变与进展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一定关系,为预防残胃黏膜癌变可在幽门螺杆菌检测基础上加强胃镜随访。

  • 标签: 胃切除术 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 病理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男性性工作者(MSW)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5-7月,在MSM社会组织协助下,选择无锡市市区MSM主要活动场所,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招募MSW研究对象。开展横断面调查,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相关信息并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采用EpiData 3.0和SPSS 17.0软件整理数据和统计学分析。结果MSW研究对象500例,其中异性恋者占48.6%(243/500),同性恋者占51.4%(257/500),HIV感染率为5.4%(27/500),其中异性恋者和同性恋者HIV感染率分别为3.3%(8/243)和7.4%(19/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2,P=0.043)。最近3个月肛交以被动方为主,异性恋者和同性恋者分别为11.5%(28/243)和28.0%(72/257);最近3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异性恋者和同性恋者分别为98.4%(239/243)和15.6%(40/257);最近3个月未检测HIV的异性恋者和同性恋者分别为44.9%(109/243)和20.6%(53/2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W异性恋者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30岁(aOR=7.54,95%CI:2.53~37.11)、肛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aOR=3.76,95%CI:1.15~12.23)、有酒后肛交(aOR=10.91,95%CI:2.29~51.87)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aOR=8.23,95%CI:1.29~52.51);MSW同性恋者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包括肛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aOR=2.94,95%CI:1.17~7.37)、有群交(aOR=4.08,95%CI:1.05~15.81)、未做过HIV检测(aOR=6.58,95%CI:2.01~18.06)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aOR=4.55,95%CI:1.15~18.06)。结论MSW中的异性恋者和同性恋者HIV感染率均较高,两类人群的高危行为差异明显,应采取不同的预防干预措施。

  • 标签: 性取向 男性性工作者 艾滋病病毒 危险行为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