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西周编钟的礼制意义曹玮,魏京武"乐"与"礼"同是西周时期极为重要的制度。它不仅仅是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治的舞乐形式,而且也是区分等级高下、尊卑贵贱的标尺之一,同时通过乐的形式,把人们的思想行为、道德准则纳入统治者所要求的轨道,"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

  • 标签: 甬钟 周原考古队 发掘简报 乐制 战国墓 曹玮
  • 简介:关于三星堆文化与金沙文化的关系问题,我在电视里先后听到俞伟超和林向两位教授所提出的观点。其大意是:两者应属于同一文化,即蜀文化,但有先后之别,是后者紧承于前者且有所变化。我同意这一观点。本文仅就这次蜀文化大转移的政治意义,谈点初步的看法,以求教于同行的方家学者。

  • 标签: 蜀文化 三星堆文化 金沙文化 出土文物 羊子山土台 文物古迹
  • 简介:<正>中国的史前考古,近年来有着重大的突破,主要的有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发现有50多平方公里,规模巨大的坛、庙、冢礼制建筑遗迹,并且还发现了铜器和炼铜遗址。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大墓都埋葬在面积有数千平方米的土筑高台上,还可能有一定规律的礼制性建筑和刻划在陶器上的象形符号或原始文字。

  • 标签: 贾湖遗址 原始文字 陶器 裴李岗文化 红山文化 随葬器物
  • 简介:良渚玉璧是阴阳观念中“阴”的外化形式,是良渚先民社会生活中地、坤、母、女等抽象话语的具象化,是地母之阴的象征。

  • 标签: 良渚文化 玉璧 地母之阴
  • 简介:本文从词源角度对“塔”的译名及其含义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它的符合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它在敦煌石窟《法华经变》中所扮演的功能。

  • 标签: 符号 《法华经》
  • 简介:水陆画是以图像遗存为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涉及历史、民俗、宗教、艺术等方面丰富的信息,如果以"图像学"研究方法入手,深入发掘水陆画的各种文化内涵,使之不仅成为艺术史、美术史的研究素材,而且更可能成为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史,乃至整个文化史研究的经典范例。

  • 标签: 水陆画 水陆法会 图像志
  • 简介: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几千年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的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然而保存至今的历史文化遗产则与悠久的历史不相符。究其原因,主要有文物保护体制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宣传不到位、人才缺乏等。

  • 标签: 遗产保护 文物 历史文化遗产 意义 借鉴 文化大国
  • 简介:山东古代碑刻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在全国存世数量最多,而且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书法艺术价值,是齐鲁文化的瑰宝。其中拓片技艺在体现和提升山东汉魏碑刻价值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旧拓中齐鲁先贤的题跋,同样是优秀齐鲁文化的体现。

  • 标签: 拓片 山东 汉魏碑刻 齐鲁文化
  • 简介:四川成都,巴蜀古都,历代战事稀少,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其西大邑县,始建于唐咸亨二年,常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略说。县城晋原镇之东锦屏山麓,是汉顺平侯赵云将军的庙宇和墓葬所在。明曹学俭《蜀中名胜记》言《本志》云:静惠山,一名东山。山下土城,相传是蜀汉将军赵云筑。盖云尝防羌于此,有云墓及庙存。清《四川通志·寺观》、《邛州志·祠寺》、《大邑县志·祠庙》等也均清康有类似记载。

  • 标签: 文化品质 “赵云” 《蜀中名胜记》 大邑县 四川 将军
  • 简介:南方考古一直是相对于北方考古的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考古的迅速进步一度让人们震惊:四川三星堆、江西大洋洲与中原殷墟可以并驾齐驱的青铜器和玉器等遗存的发现使学术界目瞪口呆;江浙沪地区对良渚文化尤其是余杭良渚遗址群及其包含的大型祭坛、大型墓葬、莫角山大型台城遗址等的新发现,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及其大型城址的发现,四川盆地宝墩文化及其史前城址群的发现,等等,使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呈现出全新的时空格局,也使学术界开始重新考虑中国早期文明的源头和框架问题,其中严文明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的两河流域说已经开始产生广泛的影响。

  • 标签: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 文明起源 新石器时代晚期 长江中游地区 良渚遗址
  • 简介:汉字的丧和噩本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字,丧的本义为哭丧,噩的本义为哗讼。长期以来,人们或以二字同源,并据此讨论鄂国历史的变迁,造成误解。本文通过古文字研究,在正读丧、噩二字的基础上,根据青铜器铭文考证西周丧原地望,钩沉古人以丧字从桑从数口构形的人文思考,揭示桑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家迎新的独特内涵,进而探讨丧礼的起源及其意义

  • 标签: 丧礼
  • 简介: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向我们揭示了三千多年前古蜀王国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情形,展现了一个湮没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三星堆考古发现揭示的古蜀文明,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从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或是从宗教观念、造型艺术、青铜铸造工艺、文化交流、文明进程、地域特色等多重角度来看,都提供了翔实而珍贵的资料,展现了一幅百科全书式的画卷。三星堆考古发现揭示了辉煌的古蜀文明,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考古发现 三星堆 古蜀文明 古蜀王国 文明进程 历史学
  • 简介:在古代人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不灭,还会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其饮食起居一如阳世,而墓葬就是死者灵魂的住所;据考古发掘,在汉画像石墓葬中,祠堂与墓室均发现饮食的画像,分别为祠堂和墓室的"祭案"、"庖厨"图。

  • 标签: 汉代墓葬 饮食起居 民俗信仰 宗教意义 图像 灵魂不灭
  • 简介: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人我国。山西是全国佛教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有五台山、玄中寺、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斑斓多姿的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等。这其中,天龙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壮美的峰林地貌闻名遐迩,为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佛教旅游文化是我国核心旅游文化之一。然而,在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中,

  • 标签: 佛教建筑 净化心灵 天龙山石窟 意义 人生 旅游文化
  • 简介: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一些西方的民族学家(有的西方国家叫文化人类学家),率先将这一技术运用到民族学的田野调查当中,用声像手段记录了大量的民族学资料,为民族学的发展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随着这一技术在民族学上的广泛应用,发展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即影视民族学(或叫影视人类学)。在较早时期,我们就接触了不少有关民族学调查的影视资料片,很多的内容至今还沥沥在目。

  • 标签: 民族博物馆 民族学家 学科 技术运用 手段 时期
  • 简介:峨嵯山第四堡垒城遗址,在行政区划上,处于京畿道九里市峨川洞山49之4番地一带。在南北相连的峨嵯山山脊中它是最后的一座山峰,相当于向西北方与龙马山连接的地点。最初知道峨嵯山一带的遗址是日帝占领时的1916年,并被推断为百济或新罗的古坟。直到1994年由九里市九里文化院进行地表调查,采集到多件高句丽陶器,并被推断为类似九宜洞遗址的军事遗址,而引人关注。

  • 标签: 峨嵯山 高句丽 堡垒城遗址 朝鲜 文物考古 出土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