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910814217侧危重儿心电监护观察(摘要)/陈大勋…∥临床儿科杂志。-1990,8(6)。-393~394对217例危重患儿进行心电监护。以重症感染为主,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循环衰竭。其中以肺炎76例,败血症50例,毒痢30例等多见。男130例,女87例。<3岁占76.5%。死亡92例,病死率42.4%。入院即刻心电图类型主

  • 标签: 心血管系统疾病 危重儿 危重患儿 即刻心电图 重症感染 心电监护
  • 简介:062248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206例临床分析/步军…∥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1).-54~55回顾分析206例患儿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导管、MRI等检查结果。结果:中央性青紫132例(64.1%),心功能不全111例,心率失常9例。辅助检查显示:复杂型先心病156例(75.7%);其他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50例(24.3%)。内科治疗以抗心衰、抗感染、辅助通气及持续输注前列腺素E1。共有72例(35%)采用外科治疗;内科治疗缓解40例;放弃治疗94例。表1参6(李志文)062249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前后神经内分泌变化/俸勇强…∥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18~20100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血循环中心房钠尿钛(ANP)、脑利钠钛(BNP)、内皮素-1(ET-1)、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Ang)、醛固酮(AL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介入封堵术后24h所有神经内分泌因子开始下降,6个月时基本降至正常水平。表3参12(何燕)06225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变化/张园海…∥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23~24发绀型先...

  • 标签: 心血管系统疾病
  • 简介:热休克蛋(Heatshockprotein,HSP),又称应激蛋白(Stressprotein,SP),是一种在进化过程中序列高度保守的生物蛋白,对维持机体的自身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在各种应激原刺激伤害生物细胞时,HSP基因激活,编码合成增多,是细胞应激反应的生物标志及细胞的内源性保护蛋白。目前,HSP与心血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学者们重视,本文就这一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热休克蛋白 心血管疾病 protein 内源性保护蛋白 生物细胞 细胞应激反应
  • 简介: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血疾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对心血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无论基础还是临床,这方面均有长足进展,在这其中,基因治疗因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受到普遍的重视.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基因 治疗 病毒 遗传工程
  • 简介:1.心血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这些危险因素常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1988年Reaven首先将其称为"X综合征",以后又有学者提出:有很多人腹型肥胖、糖耐量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并存,将其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999年WHO采用了"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的概念,定义为:糖尿病、糖耐量降低或者胰岛素抵抗伴随以下两项异常:动脉血压升高、血浆甘油三酯升高、腹型肥胖、微量白蛋白尿.近年来,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纤溶/凝血异常等都被列入代谢综合征范畴.但WHO认为这些因素并非是确认代谢综合征的必须因素.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syndrome 高甘油三酯血症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