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湖南省部分农村地区中老年人心血疾病因素聚集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 2016 年抽取湖南省 5 个市共 328 个村 40-80岁常住居民,男性 58596(约 39%),女性 91829(约 61%); 对其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查等医学统计调查工作。明确其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确定其疾病史、家族史等情况。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 P小于 0.05时,认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具有危险因素聚集的人群占总研究人群的 48.7%(男性 :43.1%,女性 :51.6%),男、女性心血危险因素聚集的比例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女性大于男性。男、女性心血危险因素聚集程度的分布不同,男性研究对象中不存在所研究危险因素的人群占 25%,而女性为 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湖南农村地区成年人群心血主要危险因素超重与肥胖、高血压、Ⅱ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暴露率都较高,且有不断上升发展的趋势,农村地区可以通过有效控制降低心血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从而达到减少心血疾病发病的目的。

  • 标签: 中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聚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与常规护理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疾病因素的效果比较。方法 符合研究要求患者,研究人员随即选取 128例,研究开始日期为 2018年 3月,结束入组的日期为 2019年 6月,结合入组以及排除标准,研究人员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两组分别有 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研究人员给予其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研究人员给予其个案管理与常规护理,在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获得的临床效果存在差异,观察其临床指标:心血疾病因素。结果 护理前,糖化血红蛋白、 TC(血清总胆固醇)、 SBP(收缩压)、 DBP(舒张压)对比,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 P> 0.05);护理后,糖化血红蛋白、 TC、 SBP、 DBP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个案管理与常规护理,能有效的控制心血疾病因素,延缓心血疾病的进展,提升护理质量,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个案管理 常规护理 糖尿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 控制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方法抽选于2018年8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临床高度疑似心血疾病患者,按收治顺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施以常规诊断方式,研究组(n=50)施以心血超声诊断方式。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诊断有效性、诊断效果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诊断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诊断效果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对心血疾病应用心血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诊断技术,具有诊断快、结果可靠的优势,可确保诊断有效性,对作为辅助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大指导价值。

  • 标签: 心血管超声 心血管疾病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传染病称为艾滋病(AIDS)。它可迅速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使各种病菌侵袭人体细胞,大部分患者出现恶性肿瘤及多发性感染,累及心、肝、肺、肾等多个器官,其中心血疾病的发病率高达55%。患者出现心肌炎、心肌病、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等病症。

  • 标签: HIV个感染 艾滋病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医内科血脂检验对于心血疾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疾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置成实验组(30例)。然后再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人当中选取30人,作为对照组。在进行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遵循随机性的原则,并且参与到本次实验的患者均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两组均采取血脂检验措施,进一步对两组血脂指标水平情况进行对比评估。从而分析西医内科血脂检验对于心血疾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主要进行了甘油三醋、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l指标的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疾病患者采取血脂检验方案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上对心血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荐采纳。

  • 标签: 西医内科 心血管疾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国民的健康状况受到了很多疾病的威胁,心肺疾病就是其中一种,这种疾病害很大,甚至可以危及生命。而祖国医学对心血疾病有着特色的诊疗方法和较好地临床疗效,发挥了中医治疗心肺疾病的优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国民的健康状况受到了很多疾病的威胁,心肺疾病就是其中一种,这种疾病害很大,甚至可以危及生命。而祖国医学对心血疾病有着特色的诊疗方法和较好地临床疗效,发挥了中医治疗心肺疾病的优势。

  • 标签:
  • 作者: 李珂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5期
  • 机构: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问题李珂(眉山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四川眉山620010)【中图分类号】R5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88-0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与病情发展具有密切关系,患者强烈的心理应激和情绪反应,会导致患者病情加剧,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依据相关资料显示精神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恶化的主要问题,患者情绪的抑郁、焦虑都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增加心脏损害。因此,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结合心脑血管疾病的具体病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和支持,依据患者的心理反应情况,做好相应的治疗工作,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1心理因素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心脑血管疾病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脑皮层在刺激物的作用下,通过加工处理和储存,达到刺激转化成抽象的观念。在这个环节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作为刺激物被大脑皮层接受,通过认知评观念人格特征,并对资源,社会支持等等都是主要因素之一,大脑皮层联合区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并转变成富含情绪色彩的内脏活动,并以行动的方式传输出来,对心血管疾病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2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行为反应人类身体疾病的发展与心理反应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来说,疾病的发展不仅仅受到身体因素的影响,还直接受到心理变化的影响,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会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恶化,甚至出现死亡等症状。很多患者在疾病的困扰下心理逐渐出现了转变,担心自己疾病的发展,或者是被家人遗弃等问题,情绪混乱严重,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心理敏感度相对较高。所以要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药物干预的方式,但非药物治疗始终是最佳的方式,结合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采取最佳的心理干预手段,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让患者能够在治疗以及康复过程中调整好状态,摆脱病态的阴霾。跟相关研究发现,很多患者出院后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心里会发生转变,出现不同程度的顾虑和忧郁,其根本原因在于患者在病症的折磨下长期缺乏锻炼,身体各项机能下降无力感加重,这是心脏损害的前期表现,如果患者没有重视起来,在恶性循环中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在疾病来临时,很多患者采用的是否认机制,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对疾病采取否定、漠视、淡化和回避的态度。很多患者在确诊为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的发病率日渐升高,它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如果高血压患者同时发生医院感染,将会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给患者、医院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现有关于高血压医院感染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对于高血压这个大人群的医院感染研究较少。为了解高血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对某医院心血内科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入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为提出高血压患者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心血管内科高血压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 要: 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的发病率日渐升高,它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如果高血压患者同时发生医院感染,将会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给患者、医院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现有关于高血压医院感染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对于高血压这个大人群的医院感染研究较少。为了解高血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对某医院心血内科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入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为提出高血压患者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心血管内科高血压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疾病护理中中医健康教育常见的影响因素,找出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病区心血疾病患者的问卷调研,并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结果除了依靠单纯的中药物治疗外,更应积极利用讲课、录像、讨论、示范等方式向全社会普及中医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结论中医健康教育以提高健康人与心血疾病病人的自我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从根本上减少心血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中医健康教育 影像因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病人诱发心血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200例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未发生心血事件的病人为对照组,100例发生心血事件的病人为研究组,对两组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人体重指数、高血压家属史,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的血浆纤维蛋白、LDLC、HDLC、TC、TG、ApoA、尿酸、尿蛋白、Cr等较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LDLC、Cr、TC、尿酸和尿蛋白是高血压病人诱发心血事件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 危险因素 临床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就急性心血疾病急救护理特点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血疾病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患者接受及时的急救护理后,其急救情况有明显改善,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结论针对急性心血疾病患者而言,急救护理措施实施直接影响着其治疗效果及病死率,临床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急性心血管疾病 急救护理 特点
  • 简介:摘要心血疾病是临床中非常多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指人体心脏与全身血管发生的一系列疾病。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心血疾病的患者病正呈为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针对心血疾病的发病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降低心血疾病的发病一直是临床重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心血疾病的防控现与预防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并将详细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预防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究心血疾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以及对应的防范措施。方法从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心血疾病患者中随机选择7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的为观察组。结果护理操作不当、管理制度不完善、患者依从性差、护理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等为心血疾病护理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差错发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较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心血疾病护理的不安全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差错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疾病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病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入我院行心血病手术后的患者231例,其中包括出现压疮患者42例,通过自制调查表对其多方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间,体外循环及持续时间三点是影响心血病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在对心血病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对患者给予合理的护理,以避免压疮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病 压疮 护理措施 卧床时间 心功能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应对策略。方法在2018年6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通过对以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回顾2017年8月-2018年5月心血患者的护理过程,对42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患者展开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在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共出现2例不良事件,对照组出现11例不良事件,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4.76%、26.19,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8.24%、75.24%。结论在对心血患者进行护理时,通过对以往护理过程中常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超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能够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护理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心血管护理 危险因素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