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心血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心血146例患者,按是否感染为原则分成未感染患者72例为对照组和感染患者74例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感染部位及感染诱因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心功能、合并症、抑酸剂、侵入性操作和预防性抗生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层医院必须加强对心血患者的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才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的机率,不容忽视。

  • 标签: 基层医院 心血管内科 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糖尿病患者血管皮功能障碍是多因素性病理过程,包括内皮受损、血管受损、进行性动脉硬化、伤口较难愈合等,血管皮功能的间接测定可对糖尿病患者的病理生理、危险因素、早期并发症进行评价,目前研究证明某些药物如降脂药、抗氧化剂、ACEI、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等可以改善血管皮功能。今后糖尿病防治新理念的两个重点应该既要严格降糖、又要切实保护血管皮和血管

  • 标签: 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糖尿病患者血管皮功能障碍机理新进展涉及高糖血症、高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炎症、中介因子NO释放减少、活性氧族及活性氮族增加、前列环素减少和血栓素A2增加、内皮素增加等,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切合临床、用现代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技术合成更多的恶性环节阻断剂和靶点拮抗剂。

  • 标签: 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 胰岛素抵抗 细胞因子 机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血管血栓切除与桥接血栓切除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血栓切除(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EVT)治疗的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标准。根据是否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分为直接EVT(direct EVT, DEVT)组和桥接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管再通率、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发生率以及临床转归。在卒中发病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临床转归(转归良好定义为0~2分)。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74例颈内动脉终末段闭塞患者,其中直接血栓切除组40例,桥接血栓切除组34例。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VT组发病至接受影像学检查时间显著长于桥接组(P=0.005),但股动脉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成功血管再通率、sICH发生率以及90 d转归良好率和病死率与桥接组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优势比(odds ratio, OR)1.06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7~1.118;P=0.027)、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高(OR 1.160,95% CI 1.049~1.283;P=0.004)以及sICH(OR 13.032,95%CI 1.387~122.457;P=0.025)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结论对于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DEVT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桥接治疗相当。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颈动脉狭窄 血栓切除术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医疗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升,分支胰管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BD-IPMN)的检出率显著增加,但由于该肿瘤具有低恶变潜能,因此成为了胰腺外科医师关注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已颁布了多个不同版本的BD-IPMN诊疗指南,从较为激进的手术治疗到趋于定期随访的非手术治疗,但在外科切除和随访之间的争议仍不断。笔者根据最新指南和临床研究进展,从该疾病的手术治疗和随访等方面总结不同指南之间的差异,旨在进一步规范诊疗方案。

  • 标签: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诊治指南 手术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发生呼吸感染老年患者200例纳入感染组,另选择同期未出现呼吸感染老年患者200例作为非感染组,统计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感染最高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导致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包括:住院时间、患者存在吸烟史、合并基础疾病、老年综合征、抗生素使用种类以及自身呼吸功能差(P<0.05)。结论:因患者自身合并基础疾病、老年综合征,存在吸烟史等诸多因素导致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出现感染,在治疗过程中要做防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预防和降低老年患者出现感染的风险。

  • 标签: 老年呼吸内科 感染因素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呈乳头状生长、分泌过多黏液的胰腺囊性肿瘤,具有恶变潜能,可引起胰管进行性扩张或囊变。黏液造成的囊内高压以及炎症递质、胰酶的作用,可造成恶变的瘤体发生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预后极差。本文报道1例IPMN恶变伴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恶变 破裂 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对不同病因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周口市中心医院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的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118例。对胸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检查结果和不同类型胸腔积液在胸腔镜下表现,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其诊断率以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118例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的患者中,116例明确诊断。其中结核性胸膜炎57例(占50.00%);恶性肿瘤33例(占28.94%),其中肺腺癌10例、肺小细胞癌5例、肺鳞癌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5例、子宫内膜癌转移4例、乳腺癌转移6例;炎性胸腔积液26例(占22.80%)。另2例胸腔镜检查阴性的患者经后续病理学检查确诊为1例恶性肿瘤,1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镜下,结核性胸膜炎多表现为充血肿胀、胸膜粘连、结节样性生物以及弥漫性结节;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充血肿胀、粘连、结节样新生物以及坏死;炎性胸腔多表现为充血肿胀、粘连和坏死。与病理诊断对照,内科胸腔镜阳性符合率为98.30%,内科胸腔镜对于不同病因胸腔积液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均较高。结论胸腔镜检查对于不同病因胸腔积液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符合率均较高。

  • 标签: 胸腔镜 鉴别诊断 不同病因 胸腔积液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以腓动、静脉为蒂的跨供区皮瓣进行解剖学研究,并探讨临床应用效果,为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新方法。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9年8月,取成人下肢标本12例,用过氯乙烯-乙酸乙酯-氧化铅及红色过氯乙烯-乙酸乙酯行腘动脉灌注,解剖观测腓动脉穿支的发出位置、数量、外径、走行及分布,小腿后外侧区皮肤营养血管来源、分布、交通吻合情况,观察腓动、静脉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之间的血供关系;设计并应用以腓动、静脉为蒂跨供区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9例,术后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结果12侧成人下肢标本中,腓动脉发出穿支共65条,每侧(5.41±1.00)(4~7)条,其穿深筋膜处直径为(1.07±0.36) mm。穿支多集中分布距外踝4.0~11.0 cm、16.0~21.0 cm及24.0~27.0 cm 3个区段内,分别占穿支总数的48%、24%、17%,穿支外径分别为(0.92±0.26)(0.56~1.68) mm、(1.32±0.38)(0.60~2.14) mm和(0.98±0.28)(0.62~1.36) mm,穿支血管蒂长分别为(3.91±0.96)(2.15~5.78) cm、(5.34±0.50)(4.01~5.85) cm和(3.31±1.15)(2.16~5.66) cm。此3个区段穿支恒定出现,且管径均≥0.5 mm,蒂长为(4.19±1.16)(2.15~5.85) cm。小腿后外侧区域皮肤血管网主要由真皮下血管网和深筋膜层血管网2层血管网构成。小腿后外侧区域深筋膜血管网可看到3条明显纵向链式吻合,包括腓肠内侧神经营养血管链、小隐静脉-腓肠神经交通支血管链及腓肠外侧神经营养血管链,接受来自腓动脉穿支的营养血供,腓动脉穿支链之间也形成纵向与横向吻合。临床应用中9例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均得以修复,复合组织瓣成活,无感染及坏死,术后功能及外形良好,供区外观良好。随访12个月~3年,患者行走正常。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评分标准对患足功能进行评定,优5例,良4例。结论以腓动、静脉为蒂的跨供区皮瓣血供充分,切取面积大,为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腓血管 跨供区皮瓣 足踝部 应用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