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尽早实施抢救治疗,大大降低其死亡率。现就AMI的早期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作如下综述。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前白蛋白对12h内就诊的缺血性胸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早期预警价值。方法选取以胸痛为主诉的12h内发病的疑诊急性心肌梗死1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AMI103例。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将AMI患者分为0~3h、4~6h和7~12h组,检测其前白蛋白、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前白蛋白及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发病0~3h,前白蛋白诊断AMI的敏感性为23.70%[95%可信区间(CI):17.00%~31.94%]、特异性73.33%(95%CI:57.79%~84.90%)、阳性预测值0.89、阴性预测值1.04;随发病时间延长,前白蛋白诊断AMI的敏感性增加,发病7~12hP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3.33%(95%CI:44.58%~61.90%)、57.78%(95%CI:42.24%~72.01%),同期hs-cTnT及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56%(95%CI:90.16%~98.18%)、80%(95%CI:64.95%~89.91%)、78.52%(95%CI:70.45%~84.92%)、73.33%(95%CI:57.79%~84.90%),与hs-cTnT及CK-MB相比,发病7~12h前白蛋白诊断AMI的准确性低于hscTnT及CK-MB。结论前白蛋白在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一定预警价值,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敏感性、特异性较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前白蛋白 预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中救护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急诊救护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救护综合护理的方法,比较并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及时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护理 急诊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梗的老年患者行以早期护理干预所起到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择取我院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有急性心梗的老年患者10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药物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则加以行早期康复护理的相关策略,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做以总结。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效果明显地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两组分别进行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存在急性心梗的老年患者行以早期护理干预,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平板运动实验的临床观察。方法按我院康复医师设计的方案做次极量症状限制性平板运动试验,一级速度2.7km/h、坡度0、运动3分钟;二级速度3.0km/h、坡度5、运动3分钟;速度3.5km/h、坡度10、运动3分钟,详细描记运动前、运动中每一阶段以及恢复时间的12导联心电及血压。结果出院前在医生的监护和陪同下,5例患者顺利完成运动试验。随访3个月,5例患者均无不适症状恢复良好。结论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早期进行运动试验是安全和可行的,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平板运动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48例患者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24例,在两组患者都实施相同静脉溶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实施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住院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后,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使相应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原因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非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肌梗死可由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脱落、主动脉夹层、动脉炎等引起;临床上有剧烈持久的胸痛、组织坏死反应和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系列性心电图演变和血清酶学动态变化;严重的患者易发展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素钠、肝素钙抗凝血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因冠状动脉管腔内血栓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0例,临床用药观察治疗,根据临床症状联合用药,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从用药原则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出发,综合药物治疗,入院前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降低患者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患者治疗满意。结论因临床根据病症症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施救,用药方法不尽相同,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总体原则根据病情发展合理用药,控制病情恶化。

  • 标签: 心肌梗死 肝素钠 肝素钙
  • 简介:论文摘要心肌梗死是急诊科常见急症,其发病急、死亡率高,正确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心肌梗塞(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的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1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凶。据WHO资料,心肌梗死患者40-60%在起病后1小时内死亡,其主要原因是发病初期救治不当,使病情恶化。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住院心肌梗死病人68例,其中男52例,女36例;年龄42~81岁,平均63岁。梗死部位前壁28例,后壁16例,下壁8例,前间壁16例;其中初发56例,陈旧性12例,死亡8例,治愈率为88.2%。

  • 标签: 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4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心肌梗死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7.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做好有效的观察及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室心肌梗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3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对照组,同期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右室心肌梗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42.86%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3.33%,对照组院内死亡率10%(3/30)低于观察组院内死亡率34.29%(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PTCA治疗的病死率为20%,溶栓治疗的病死率14.29%,对照组患者急诊PTCA治疗的病死率为6.67%,溶栓治疗的病死率3.33%,两组患者的两种不同方案治疗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心肌梗死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更为严重,能增加院内病死率。

  • 标签: 右室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40例)和早期康复护理组(14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护理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早期康复护理组FBG[(7.9±1.1)mmol/L比(6.8±1.0)mmol/L]、2hPBG[(9.9±1.4)mmol/L比(8.7±1.1)mmol/L]及HbA1c[(7.9±0.7)%比(6.9±0.8)%]水平降低更明显,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和总满意度(85.0%比93.6%)明显提高(P均〈0.05)。随访半年,早期康复护理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9.3%比20.0%,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较常规护理更显著降低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糖尿病 心肌梗死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和采用急诊护理的观察组(3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情况及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应用体会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28例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8例心肌梗死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总有效率89.28%,效果满意。结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好有效的观察及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