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血流显像(SMI)对不同大小肾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肾实性占位的患者142例,共146个病灶。病灶最大径为0.8~7.3 cm,以3.0 cm为界将患者分为最大径≤3.0 cm组(61例患者,64个病灶)和最大径>3.0 cm组(61例患者,82个病灶)。比较SMI和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检测大小不同的肾肿瘤在血流Adler分级、血管形态及周边血流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最大径≤3.0 cm组的64个病灶中,50个恶性,14个良性。最大径>3.0 cm组的82个病灶中,62个恶性,20个良性。使用灰阶超声,最大径≤3.0 cm组的良恶性肿瘤在位置、边界、回声、均匀度、小液性区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大径>3.0 cm组的良恶性肿瘤在瘤体回声、均匀度及小液性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SMI和CDFI检测良性肿瘤,二者在血流Adler分级、血管形态及周边血流特征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大径≤3.0 cm组的恶性肿瘤,应用SMI检出血流Adler分级为2~3级的病灶43个,高于CDFI(32个,P<0.05);检出血管形态为树枝状及不规则的病灶38个,高于CDFI(7个,P<0.05);检出周边环形或半环形血流病灶40个,高于CDFI(18个,P<0.05)。但在最大径>3.0 cm组的恶性肿瘤中,仅周边血流特征一项与CD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SMI检出周边环形或半环形血流病灶38个,CDFI检出22个。SMI和CDFI诊断最大径≤3.0 cm肾实性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64.3%)和0.627(灵敏度为54.0%,特异度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诊断最大径>3.0 cm肾实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80.0%)和0.852(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8)。结论SMI能有效检出肾肿瘤内低速血流及细小血管,显著提高恶性肿瘤周边环形血流显示率。当肿瘤最大径≤3.0 cm时,其诊断效能更优。

  • 标签: 肾肿瘤 超微血流显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血流显像(SMI)对不同大小肾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肾实性占位的患者142例,共146个病灶。病灶最大径为0.8~7.3 cm,以3.0 cm为界将患者分为最大径≤3.0 cm组(61例患者,64个病灶)和最大径>3.0 cm组(61例患者,82个病灶)。比较SMI和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检测大小不同的肾肿瘤在血流Adler分级、血管形态及周边血流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最大径≤3.0 cm组的64个病灶中,50个恶性,14个良性。最大径>3.0 cm组的82个病灶中,62个恶性,20个良性。使用灰阶超声,最大径≤3.0 cm组的良恶性肿瘤在位置、边界、回声、均匀度、小液性区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大径>3.0 cm组的良恶性肿瘤在瘤体回声、均匀度及小液性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SMI和CDFI检测良性肿瘤,二者在血流Adler分级、血管形态及周边血流特征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大径≤3.0 cm组的恶性肿瘤,应用SMI检出血流Adler分级为2~3级的病灶43个,高于CDFI(32个,P<0.05);检出血管形态为树枝状及不规则的病灶38个,高于CDFI(7个,P<0.05);检出周边环形或半环形血流病灶40个,高于CDFI(18个,P<0.05)。但在最大径>3.0 cm组的恶性肿瘤中,仅周边血流特征一项与CD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SMI检出周边环形或半环形血流病灶38个,CDFI检出22个。SMI和CDFI诊断最大径≤3.0 cm肾实性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64.3%)和0.627(灵敏度为54.0%,特异度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诊断最大径>3.0 cm肾实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80.0%)和0.852(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8)。结论SMI能有效检出肾肿瘤内低速血流及细小血管,显著提高恶性肿瘤周边环形血流显示率。当肿瘤最大径≤3.0 cm时,其诊断效能更优。

  • 标签: 肾肿瘤 超微血流显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简介:目的研究超血流显像(SMI)在甲状腺微小结节(TS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36例TSN患者,结节数目169个,先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结节后启动SM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模式进行诊断,比较SMI、CDFI诊断TSN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SMI、CDFI模式下良恶性TSN的血流分级和血供分型。结果经病理检查,169个结节中,恶性结节97个(57.40%),良性结节72个(42.60%)。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SMI诊断TSN良恶性的敏感度(92.78%)、特异度(95.83%)、阳性预测值(96.77%)、阴性预测值(90.79%)均高于CDFI诊断的敏感度(82.47%)、特异度(80.56%)、阳性预测值(85.11%)、阴性预测值(77.33%)。SMI模式下良性TSN血流检出率(88.89%)高于CDFl模式(68.05%),恶性TSN血流检出率(52.58%)低于CDFI模式(7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p〈0.05)。SMI、CDFI模式下良恶性TSN的血流分级和血供分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可有效判断微小血管及低速血流,准确观察微细血管,敏感度、特异度及血流检出率均较高,在TSN良恶性的辅助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微血流显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甲状腺微小结节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2O(笑气)滥用所致脑血流量(CBF)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间于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24例笑气滥用患者[男9例,女15例,年龄18~32(24.0±8.9)岁]脑血流灌注显像图,计算各脑区(基底节、脑中央区、小脑、扣带回、额叶、内侧颞叶、枕叶、顶叶、颞叶)与后台软件数据库的同年龄段正常人相应感兴趣区(ROI)摄取的差异统计值。差异统计值>1.68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升高;<-1.68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各脑区左、右双侧差异统计值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差异统计值与临床各指标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各脑区左、右两侧差异统计值均有相关性(r值:0.503~0.892,均P<0.05)。额叶、颞叶CBF降低比例较高,分别为62.5%(15/24)及70.8%(17/24);扣带回CBF增加比例较高(33.3%, 8/24)。额叶(rs=0.375)、脑中央区(rs=0.305)与笑气滥用时长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血流灌注显像有助于了解笑气滥用患者脑血流变化情况。

  • 标签: 氧化亚氮 脑血管循环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半胱氨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资料患者,女性,47岁。因“反复刺激性干咳5月余,偶有泡沫性痰”,于2016年6月20日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常规超声显示右侧胸腔紧贴前胸壁(2~3肋水平)见1枚不均质低回声,大小约48mm×47mm×32mm,外形欠规则,边界欠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内见点状及条状血流信号(图1A)。超血流显像(superbmicrovascularimaging,SMI):病灶内见血流信号稍丰富并见多条血管呈“树枝状”分布(图1B)。

  • 标签: 周围型肺腺癌 超声造影 超微血流显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超血流显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及预测脑卒中。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时间段内,我院的脑卒中患者35例为干预组,同期体检颈动脉斑块患者35例为对比组,全部患者均予以超血流显像技术检查,针对脑卒中患者不同类型颈动脉斑块超血流显像评分、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患者超血流显像新生血管检出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全部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中,低回声10例,占比28.57%;等回声12例,占比34.29%;混合回声13例,占比37.14%。颈动脉斑块超血流显像评分0分2例,占比5.71%;1分13例,占比37.14%;2分20例,占比57.14%。(2)干预组(65.71%)的患者超血流显像新生血管检出率高于对比组(34.29%)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超血流显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及预测脑卒中效果确切。

  • 标签: 超微血流显像技术 颈动脉斑块 新生血管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血流显像(SMI)与超声造影(CEUS)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8例患者共179个可疑甲状腺癌的微小结节进行检测,分别采用CEUS及SMI方法,参照病理结果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诊断128个(71.51%)恶性结节,51个(28.49%)良性结节;CEUS诊断结果有114个(63.69%)恶性结节,65个(36.31%)良性结节;SMI诊断结果有119个(66.48%)恶性结节,60个(33.52%)良性结节。两种检测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EUS及SMI均具有较高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但SMI检测成本较低,且无无创进行,故SMI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超微血流显像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6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常规二维超声诊断的基础上,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分析图像特点。结果本研究中总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89%(68/74),其中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0.00%(8/10),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60/64)。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95.8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超声诊断符合率94.74%,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诊断符合率92.86%,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符合率80.00%。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80.00%,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100.00%。结论应用二维声像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病变的形态、边界和内部回声类型、血流特点及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超声诊断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6.10-2017.10月间82例经医生初步诊断怀疑有甲状腺病变患者,均具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行超声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实验室确诊,探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及实验室确诊情况比较:本组资料收集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彩超诊断82例,经病理确诊78例,总诊断符合率为95.12%(78/82).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简便准确,对临床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甲状腺病变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腹沟疝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80例腹沟疝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并经过手术证实。结果本组病例80例,其中腹沟疝斜疝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8﹪。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腹沟疝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腹沟疝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腹股沟疝 超声诊断 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皮肤各层结构,测量皮肤厚度,使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清晰显示。其中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不仅可测量病变范围,还可以观察内部血流供应及病变周围血管的数量、走行,也可应用于指导美容手术。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视网膜脱离的形态、部位、范围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别对40例正常人(39只正常眼)和4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41只患病眼)进行视网膜脱离光带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视网膜脱离大都具有解剖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即玻璃体暗区内见呈“V”、“Y”、“T”、弧形光带以及倒“人”字形光带等,光带后端与视乳头相连,两端连于锯齿缘或球壁(P﹤0.05)。视网膜脱离组与正常组相比视网膜中央动脉的阻力指数增高,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P﹤0.05)结论高频超声有助于确诊视网膜脱离及其形态、部位、和范围,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阻力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在膀胱肿瘤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膀胱肿瘤患者应用经腹部和直肠超声探头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方法对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肿瘤内部血流分布情况。肿瘤内血管检出率,比较两种方法对肿瘤分期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诊断膀胱肿瘤成像清晰,显示肿瘤内部及基底部的血流及分布形态不规则,可引出动脉血流频普,与术后检验符合率为100%;经腹部多普勒较难显示小瘤体和基底部血流信号,多普勒频普参数也难以测量,肿瘤检出率仅65.0%;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和血流分布方面明显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和依据,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 标签: 膀胱肿瘤 直肠彩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动校正(MC)对碲锌镉SPECT(CZT SPECT)心肌血流(MBF)和心肌血流储备(MFR)计算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行动态CZT 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的可疑或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28例[男10例,女18例,年龄(60.75±11.62)岁]。经定量分析获得静息、负荷显像的MBF和MFR值,应用Corridor 4DM软件计算MC前后冠状动脉各分支区域及左心室(LV)整体的负荷MBF(sMBF)和MFR,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MC前患者LV整体的sMBF和MFR分别为(0.82±0.49) ml·min-1·g-1和1.69±0.68,而MC后这2个指标计算值增加,分别为(1.05±0.64) ml·min-1·g-1和2.12±0.77(t值:-4.87、-6.01,均P<0.001)。MC前与MC后患者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区域及LV整体的sMBF、MFR均有较佳的相关性(r值:0.69~0.96,均P<0.001)。若以MFR<2.0作为血流储备受损参考标准,28例中有19例(67.9%)MC前存在MFR受损,而MC后有13例(46.4%)存在此情况。结论在CZT SPECT MPI定量显像中,MC后sMBF及MFR计算值较MC前提高,MC有助于减少心脏"爬升"效应可能导致的假阳性。

  • 标签: 心肌灌注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显像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方法对31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胎盘早剥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类,用彩色多普勒显像诊断。结果诊断符合率达93.55%,误诊1例,漏诊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显像是诊断胎盘早剥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彩色多普勒显像 超声 胎盘早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作间期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联合发作期18F-FDG PET/CT、发作期99mTc-双半胱乙酯(99mTc-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CT在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22年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男36例,女25例,年龄(32.46±11.01)岁,年龄范围为18~58岁。所有患者均行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且均为阳性表现,对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表现为多灶改变而不能准确定位者行发作期18F-FDG PET/CT显像或发作期99mTc-ECD SPECT/CT显像,评估发作间期18F-FDG PET/CT显像及联合发作期18F-FDG PET/CT显像或99mTc-ECD SPECT/CT显像在难治性癫痫致痫灶中的定位诊断价值。结果61例患者中23例(37.7%)在18F-FDG PET/CT中表现为单发病灶,38例(62.3%)在18F-FDG PET/CT中表现为多发病灶或弥漫性改变无法准确定位,其中12例行发作期18F-FDG PET/CT显像,9例(75.0%)转化为单发病灶;26例行发作期99mTc-ECD SPECT/CT显像,20例(76.9%)转化为单发性局限性血流灌注增高区。61例患者经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联合发作期18F-FDG PET/CT或99mTc-ECD SPECT/CT显像最终准确定位致痫灶52例,准确度为85.2%。结论发作间期PET/CT显像表现为单发病灶的难治性癫痫患者,致痫灶定位准确;发作间期PET/CT显像表现为多发病灶而无法准确定位的患者,可加行发作期SPECT/CT显像或发作期PET/CT显像,联合应用优势互补,可显著提高对癫痫致痫灶的定位准确度。

  • 标签: 癫痫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术前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