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环境温湿度是影响文物保护的关键因子。本研究通过对奠高窟北区(132窟)封闭与开放洞窟的监测,对比分析了封闭对洞窟温湿度的影响,并通过人工冷凝确定了洞窟水分的主要来源。开放洞窟的温湿度随大气波动变化,但日温度波动幅度较小;潮湿天气对洞窟湿度影响较大,窟内温湿度主要受外界天气过程影响。相应地,洞窟封闭可消除外界气候及其温湿度日波动的影响,但可导致窟内湿度增高,这说明有来自围岩的水分进入洞窟。长期的封闭会使空气相对湿度明显增高,激活盐分,不利于壁画的保护。而在封闭洞窟内安装冷凝除湿一温湿度控制系统可有效地控制洞窟内的温湿度。洞窟水分的有效收集,证明有来自围岩的蒸发水分。洞窟封闭对比研究为洞窟类文物保护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莫高窟 封闭 湿度 温度
  • 简介:近几十年来,对于有机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降解机理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此方面,欧洲的博物馆、高校、研究所及环保机构等已建立了不少合作项目(如IDAP,AER,IMPACT,LIDO,MIMIC,MASTER,MIP,ERA,SENSORGAN,PAPYLUM,SURVENIR,INKCOR,PAPERTREAT,PARELA,CARAMEL,MULTIENCODE,VIDRIO,MODHT,PROPAINT,MEMORI项目等)。

  • 标签: 统计方法应用 博物馆 老化过程 有机材料 欧洲 IMPACT
  • 简介:本文对湖北鄂州市16处遗址47枚炉渣运用SEM-EDS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结果表明,这批炉渣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与冶铜有关,其中何垴湾遗址发现锡青铜冶炼迹象。第二大类与冶铁有关,又可分为3个亚类。Ⅰ类为块炼铁渣,宋明时期遗址上出现该类渣反映了传统技术的延续,其技术水平要比广西贵港地区汉至六朝时期的块炼铁技术高。Ⅱ类炉渣相应的冶金活动与生铁的熔化铸造有关。Ⅲ类为生铁冶炼渣。本批炉渣的科学分析为完善鄂东南地区古代冶金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 标签: 鄂州市 炉渣 锡青铜 块炼铁 生铁 生铁熔化
  • 简介:本文根据陶寺遗址石制品复制实验的结果,结合一个陶寺晚期灰坑中发现的2万多件变质砂岩石片,对陶寺遗址晚期的石器生产的产能进行了估算。首先根据复制实验中的变质砂岩石制品的打片和制坯速度,推算出这2万多件石片可能是245件石坯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然后根据陶寺遗址石器的出土情况,分析了陶寺时石器的消费需求。最后将推算的石器数量与陶寺普通居址区20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的石器数量相比,认为陶寺晚期变质砂岩石器的生产可能远远高于自身消费的需求,超出自身消费的部分可能输出到周边遗址。或许用来换取陶寺自身发展需要但供给不足的物资。

  • 标签: 陶寺遗址 石器生产 产能
  • 简介:故宫灵沼轩是一座砌体结构与钢结构组合而成的文物建筑。为有效对其保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风振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基于灵沼轩结构现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了灵沼轩的基频和主振型;通过对结构施加y向脉动风荷载,研究了重现期为50年时结构的风振特性,评价了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安全现状。结果表明:灵沼轩结构基频为f=5.75Hz,在x及y向的主振型以局部振动为主;脉动风压作用下,结构保持稳定振动状态,但顶部位置加速度峰值偏大。另风压作用下,砌体结构部分位置的抗拉强度不足,应在日常维护中予以重视;钢结构部分南于材料强度大,因而不会出现强度破坏。

  • 标签: 灵沼轩 风振响应 模态分析 时程分析 文物建筑
  • 简介:利用体视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湿化学分析等手段分析了郑州商城建筑遗址夯土材料的传统工艺、物质结构和原料配比等信息。研究发现:该夯土层可分为上下两层,表层是夯筑灰土,下层是夯筑素土。夯筑灰土主要由两种物质构成,胶结材料碳酸钙和石英骨料,胶结物系由人工烧制的石灰制备而成,其和骨料的质量比为1∶2.68。表明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夯筑灰土材料是二元的“三合土”结构,其比例非常接近明代灰、黄土、河砂1∶1∶1的三合土配比。说明当时施工者在胶结材料石灰与石英砂骨料的使用上已经具有一定经验,体现了商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

  • 标签: 夯土 成分 胶结材料 骨料特征
  • 简介:深入了解壁画地仗的物理力学性能,对以后开展壁画的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试验研究,对莫高窟壁画地仗材料试块开展了物理力学性能分析。测试和试验项目包括块体密度测试、声波波速测试、单轴抗压试验、劈裂法抗拉试验和直剪试验等。通过测试,分别得到了粗泥层和细泥层的密度、纵波波速、横波波速、动泊松比、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9种物理力学性能参数。本研究成果将为莫高窟壁画的后续保护和修复工程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壁画地仗 物理力学性能 试验研究
  • 简介:岩体开裂是危害花山岩画最严重的病害,会对岩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为制定有效的灌浆加固措施,在对岩体开裂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岩画区共有418处开裂病害,开裂岩体以风化开裂体为主,占69%,且构造开裂体的厚度大于风化开裂体;2)构造开裂体的钙质、钙质与泥质共同充填比例为78%,高于风化开裂体的52%;3)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的张开度均以小于6mm为主,可知当张开度大于6mm时,开裂体将发生剥离掉块;4)风化开裂体的危险性I级、Ⅱ级所占的比例为57%和22%,小于构造开裂体的64%和27%,但风化开裂体多发育于岩画存在部位,易出现开裂和掉块,破坏更大;5)构造开裂体的厚度较大、裂隙连通性好、危险等级高,而风化开裂体厚度较薄、裂隙贯通性差、危险等级较高。本研究结果可为开裂岩画岩体灌浆加固及后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花山岩画 岩体开裂 风化开裂体 构造开裂体 张开度
  • 简介:为研究滇西特别是古哀牢地区的古代铜器制作技术,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实验方法,对滇西云龙县坡头村出土的11件铜斧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云龙铜斧材质以Cu-Sn二元合金为主,另有Cu-SnAs三元合金。普遍存在硫化物夹杂,铸造与锻造两种制作技术并存,以锻造为主。11件样品中均进行过冷加工。本研究对认识古哀牢地区铜器制作技术与该地区青铜文化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云龙坡头 古哀牢 铜斧 合金 技术
  • 简介:高句丽为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公元前37年(汉建昭二年)建都至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经历七百余年。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高句丽时期的青铜容器、兵器、青铜铃等多种类型的器物。对于高句丽铜器、青铜器展开了一系列器物类型学的考证。而高句丽人是否拥有独立的铜冶炼以及加工的能力,一直是考古学家和冶金史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科技手段揭示冶铸遗物及铜器、青铜器的内涵,对于探讨高句丽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及高句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句丽 青铜 金相学 冶金
  • 简介:运用显微观察、荧光拍照、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手段,对#87北魏造像碑、#99隋代佛头、#54宋代残破佛头和2件泥塑佛像残块表面彩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北魏和隋代造像红色为朱砂,绿色为石绿,白色为方解石;隋代造像面部肉色为硫酸铅和朱砂的混合物,眼黑为炭黑;宋代造像表面红色为铁红,白色为方解石;泥塑残块#1表面蓝色为石青和石绿的混合物,#2表面为朱砂,判断其制作年代不晚于唐代中期。白灰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并具有亮白色荧光反应,与碳酸钙粉末混合有机胶制成白灰层的荧光反应一致,判断古代样品白灰层中可能存在有机胶结质。在元素分析过程中,铅(Pb)一直存在,而在物相分析中并没有发现Pb的化合物。同样问题在早期关中出土墓葬壁画分析中同样存在,是否与彩绘工艺本身有关,值得引起关注。

  • 标签: 佛教造像 石青 石绿 朱砂 铁红 硫酸铅
  • 简介:柏威夏寺遗址为柬埔寨一处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其选址建造具有极佳的地势,其建筑充分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宗教功能,是高棉帝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宫建筑物之一,艺术成就堪比吴哥城的诸多名刹殿宇。历经千年,受各种自然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古寺的建筑结构发生了严重变形,部分倒塌严重。为对未来开展柏威夏寺遗址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参考,在对遗址区自然环境地质因素及区内建筑保存现状的调查基础上,对遗址区建筑结构变形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柏威夏寺保护维修的原则。研究结果可为柏威夏寺的后期保护研究及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参考。

  • 标签: 柏威夏寺 结构变形 水害 不均匀沉降 保护维修
  • 简介:本文调查了太平天国英王府金龙屏门的保存环境、病害特征,并利用体式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该门的剖面结构、显微形态,得出该门地仗工艺采用的是典型的一麻五灰工艺;颜料层有两层颜色,主要为红色和金色。通过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X)、拉曼光谱(Raman)分析得知红色颜料为朱砂,黄色颜料为雌黄,颜料层下有一层白色的石灰石作为打底层。通过上述研究,为该门设计了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法,并取得了理想的保护修复效果。

  • 标签: 金龙屏门 一麻五灰 雌黄 清理 加固
  • 简介:现代多元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公众需求的不断变迁,使博物馆服务职能日益凸显。2007年,国家文物局在全国博物馆评估中将博物馆公共服务纳入评审内容,与观众服务相关的评估标准也成为指导各级博物馆观众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帮助各个博物馆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公众服务体系。然而,随着博物馆服务工作的发展,评估标准也应随之作出合理调整。相比较而言,以博物馆观众研究为基础,建立在严格的数据分析之上的西方博物馆评估,在评估标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上具有可借鉴性。现有的中国博物馆观众服务评估体系以指导性为主,其评估标准在目的性、可比性和系统性方面有待调整。

  • 标签: 博物馆 观众服务 评估标准 浅析
  • 简介:博物馆在文化生活中已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博物馆不仅成为文化消费的一部分,也通过积极引入经济学思维拓展资金来源,进而实现博物馆良性运营。2015年3月20日正式实施的《博物馆条例》中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博物馆与文化产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成为当今我国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和文化分析双重框架内对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行为进行个案研究。

  • 标签: 博物馆 文化创意产品 文化消费 消费行为
  • 简介:终身学习不仅是国家提倡的教育理念,更是博物馆资源应用的重要价值体现,它应该覆盖全年龄层,而非仅限于青少年。然而,结合当下政府要求、市场需求及观众结构,博物馆已然成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的第三个教育阵地,承担起不可替代的教育职能,是博物馆社会效益最扎实、最直接的体现。打造亲子品牌,需要对目标人群进行全面透彻的需求分析,通过丰富博物馆教育的内涵和形式,优化亲子人群的活动内容和互动体验,可以提升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实现博物馆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带动一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观众结构 人群特征 心理预期 展陈应用 服务提升
  • 简介:调研博物馆观众的参观目的与感受,对改善博物馆的展示、教育和服务工作有重要意义。以为期半年的实地访谈、发放问卷等方式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对西安市三家一级博物馆的主流观众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这三家博物馆主流观众的自然信息、参观目的及参观感受有较大差异。博物馆应根据观众尤其是主流观众的参观目的和参观感受,结合馆内实际,不断调整展陈、教育、服务等工作。

  • 标签: 历史类博物馆 主流观众 参观目的 参观感受
  • 简介:通过对2007年八里岗遗址浮选结果的定量分析,显示浮选仪和小水桶两种方法时浮选数据影响不大,其结果具有可比性:不同的计量方式和统计方法可以反映出一批数据的不同特征和考古学信息,故在处理数据时需根据其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这对于今后的植物考古研究设计样品采集、提取的方案及数据处理的方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炭化植物遗存 浮选法 统计方法
  • 简介:利用CNKI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2000~2014年间国内发表的文物保护胶凝材料研究与应用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查询和统计。在收集整理相关论文的基础上,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份、作者、机构、基金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关注文物黏接、加固、防护(封护)等用途中所用传统胶凝材料和现代高分子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状况,并对主要品种的研究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希望由此判断典型文物保护材料,尤其是粘结修复胶凝材料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同时探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文物 保护 胶凝材料 文献计量 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