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警员小M在街上被一骑自行车的人抢了钱包,片刻后,小M看见骑车的贼转弯时不慎被车链刮到裤腿而绊倒。他迅速追了上去,可惜嫌疑人已爬起并混入人群。一时匆忙没有看清身材穿着,小M只能立刻在现场排摸出了三名可疑的人:No.1:中年大叔,右脚有绷带,拄着拐杖。

  • 标签: 抢劫犯 自行车 嫌疑人 警员 现场
  • 简介:我国现行刑法对准中止未有明文规定,但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应将其按照犯罪中止予以同等评价。从准中止的理论可以看出,准中止无论是从刑事政策的角度还是犯罪构成角度都应当依中止从宽处罚。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都已经设立了准中止制度,为我国设立准中止制度提供了参考、借鉴,应当在刑法中增设关于准中止的规定,以完善我国刑法。

  • 标签: 准中止 中止 未遂 刑事政策
  • 简介:有一天,我写完作业在桌子边玩,忽然听到“叮当”一声。完了,我把妈妈心爱的玻璃杯打碎了!怎么办呢?我吓得汗都出来了。这恰好被爸爸发现了。爸爸说:“你把妈妈最喜欢的杯子打碎了,妈妈一定会打你屁股的,那可是我花了一百多元买的啊!”

  • 标签: 玻璃杯 妈妈 杯子
  • 简介:抽象危险应当被节制。抽象危险节制的原因主要在于,法益侵害性质决定的犯罪本质所决定的,节制抽象危险的拟制性的需要,排除不具有向实害转化的抽象危险行为的需要,抽象危险行为的实质违法性的结构决定的以及刑法的谦抑性的要求。抽象危险节制的学说有排除单纯违法秩序的行为、反证、排除无具体危险可能性的行为、排除无法益风险的行为等学说。抽象危险节制的立法设计主要有立法论限制、实质违法性限制、轻微不法限制以及中止限制。

  • 标签: 抽象危险犯 节制 立法设计
  • 简介:利用STR复合扩增技术对1例强奸致孕的流产组织进行DNA检验分析,结果获得了一种罕见的基因分型,推断出了葡萄胎的类型和来源,为亲缘鉴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强奸案 葡萄胎 STR
  • 简介:据国家安监总局有关通报,2017年全国共发生工贸行业有限空间较大事故13起,死亡49人,分别占工贸行业较大事故总量的44.8%和45.4%。其中,从行业分,轻工行业8起、建材行业4起、冶金行业1起;从重点领域分,发生在企业附属污水处理系统的7起。突出表现在部分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辨识不到位,未真正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制度。部分企业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对作业危险性认识不足,心存饶幸心理,长期习惯性违章作业,使有限空间作业各项措施形同虚设。同时,盲目施救问题依然突出。2017年13起有限空间较大事故全部涉及盲目施救,因盲目施救死亡35人。

  • 标签: 有限空间作业 轻工行业 国家安监总局 污水处理系统 建材行业 冶金行业
  • 简介:不能的不可罚性主要是围绕着危险的判断展开的,包括对危险概念的理解以及危险性的判定。危险有无是纯客观判断,但事实危险向刑法危险的转换属于规范判断。在判断的客观性、确定性、稳定性以及统一性方面,科学法则标准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保证判断的客观性、妥善处理认识错误以及共犯从属性等方面,“行为时存在的所有客观事实”标准也有独到可取之处;危险的“结果性”以及特殊判断构造,决定了危险的判断时点只能采取“裁判时”标准。在具体判断路径上,应采用修正的假定事实标准,且该标准同时适用于方法不能和客体不能,不允许通过行为时点代替客体进行假定性置换,也无须并用“对被害法益的现实危险的不具备”来说明客体不能成立不能

  • 标签: 不能犯 未遂犯 危险 修正的客观危险说 假定事实
  • 简介:文章以“不同交往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国外关于建造独立监狱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监狱设立的状况,提出建造独立贪污监狱的设想,以及在监狱建立过程中将会面临何种困难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 标签: 不同交往理论 贪污犯 独立监狱
  • 简介:虽然众多司法解释明文规定数额加重犯能够成立未遂,但仍有许多学者提出反对意见,主要有加重犯无未遂说、量刑规则无未遂说、罪量加重构成要素无未遂说等多种观点,这些反对意见均值得商榷。由于行为构造完全不同,数额加重犯不是结果加重犯,不能用结果加重犯的理论来分析数额加重犯的问题。由于一个犯罪中只存在一个数额,不可能基本数额与加重数额同时并存,具体行为要么成立基本,要么成立加重犯,因此加重犯的成立不以基本的成立为前提。数额加重犯实际上有其独立而完整的亚犯罪构成,加重数额则是其构成要件要素而不是量刑规则,也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

  • 标签: 数额加重犯 未遂犯 结果加重犯 构成要件要素 量刑规则
  • 简介:在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中,出现了利用组织运作参与和实施的新型犯罪即组织犯罪。组织对刑法教义学传统的个体归责模式提出严峻挑战。组织归责不是建立在对具体实行人的支配上,而是建立在透过组织运作对整体犯罪因果流程的掌控上。关于组织归责形式,间接正犯说、教唆说、共同正犯说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建立在组织支配理论基础上的间接正犯说赢得多数学者的支持。针对组织支配的成立条件,学者提出了诸多商榷意见。总体来说,以“组织中下令者的权限”“组织逸睨法律运作”“具体实行人可替代性”与“组织特殊的犯罪准备”为基本内容的四要件说是合理的。

  • 标签: 组织犯 间接正犯 组织支配 组织归责
  • 简介:罗马法上的私之债乃合同及准合同之债以外的另一大类别,盗窃、抢劫、不法损害与侵辱为其四种典型发生原因,由它们所引发之债在投偿性、可移转性、累积性与时效性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构成债法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引发私之债的四种典型原因在历史发展的阶段上具有密切的关联,且不囿于公法、私法的严苛区分,所适用的罚金之诉兼具惩罚与赔偿的功能。对它们的起源、流变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现代民法上侵权行为之债以及公私法划分的理解。

  • 标签: 私犯 罚金 惩罚 赔偿
  • 简介:我国少年安置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较少。未成年人犯罪态势决定了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在少年安置方面的政策、措施与成年没有明显明显不同,针对性不强。复学难问题突出,相关法律规定不足,社会歧视多。因此,要通过舆论引导,转变人们的社会观念,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细则,突出对少年权益的保护。加大对少年复学、工作的扶持力度。

  • 标签: 未成年犯 安置 复学
  • 简介:随着《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加之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污染环境罪的犯罪形态在理论上失去了定型性。行为、结果、危险、具体危险以及准抽象危险等观点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基于立法对生态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选择和对环境法益的独立保护,将污染环境罪的犯罪形态定型为实害,既合乎刑法规范,也能够避免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及生态中心主义法益观下行为、危险等犯罪类型的解读,对环境法益的保护不足或者对人类法益保护目的的过度无视。因此,实害的定论是对污染环境罪犯罪形态的理性解读。

  • 标签: 污染环境罪 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法益 实害犯
  • 简介:中央政法委-201435号文的出台,对在监狱服刑的职务来说,改造生活出现了新的变化。对监狱来说,这一群体面临更严的刑罚惩罚。如何对他们进行改造。尤其是如何认定他们改造好,需要一个客观、真实、可操作的评估工作。从刑罚执行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大向度出发,对当前职务的改造工作进行思考,可以破解监狱对职务教育改造所面临的新问题。

  • 标签: 三大效果 职务犯 改造
  • 简介:以往在我国关于共犯理论的研究与实际事件之中,对向问题表现出备受冷落的实际情况,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是寥若晨星。立法规定只是处罚犯罪的一方,因此,片面对向的处理是必要共犯的核心问题。片面对向可罚性行为不能独立作为犯罪处罚的现状并不意味着是不能把对向作为共犯处罚。本文旨在对向可罚性的若干问题略陈管见,以期有益于司法实务。

  • 标签: 片面对向犯 可罚性 适用
  • 简介:预见可能性在过失构造中体系位置的混乱,根源于传统理论未区分过失的认定与过失的归责。作为经验事实范畴的预见可能性,仅对过失归责的判断产生影响。预见可能性具有超越于过失的一般意义,它构成刑法中自我答责的正当性门槛。立足于法律中个体的形象从道德主体向社会主体的转变,需要引入社会的维度,倡导责任的社会化理论,以行为是否背离社会的规范性期待作为罪责的基本内容。责任的社会化理论,努力将罪责的概念与一般预防的目的相协调。一种既能发挥刑罚限制机能又能兼具预防有效性的责任理论,具有相对的合理性。依托此种理论框架,对预见可能性因素的重新定位,合乎责任主义的要求。直面我国实务中的乱象,在处理过失案件时,有必要将涉及预见可能性问题的案件与其他类型的案件作区别化处理。

  • 标签: 预见可能性 过失犯 责任主义 自我答责 功能主义 预防刑法
  • 简介:过失是刑法教义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三阶层和四要件这两种犯罪论体系对过失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四要件把过失作为犯罪主观要素加以讨论,而三阶层则从构成要件、违法性和有责性三个阶层对过失分别进行考察,形成了完整的过失理论话语.无论是纯正过失还是不纯正过失,都可以采用三阶层的分析工具,为过失的司法认定提供理论资源.

  • 标签: 过失犯 纯正过失犯 不纯正过失犯 阶层理论
  • 简介:在英语的高考中,英语写作占据的分值越来越大,写作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写作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写作这道题目在大部分情况下考验学生语法运用的能力,如何将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实践在日常写作中,以及词汇积累的量和短语学习的掌握情况。同时,在日常学习中,英语写作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而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定语从句是常用句式之一,通过定语从句的书写,我们也能看出学生的英语能力。这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本文笔者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对定语从句在写作的过程中常见的基本错句做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定语从句方面的学习。

  • 标签: 定语从句 高中英语 错句和错句分析
  • 简介:转化在我国刑法中是一个独特的罪数形态,单独犯罪的转化在理论界没有争议,共同犯罪转化在理论界研究较少,争议较多,也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差。共同犯罪转化的认定应该准确把握其转化的条件性、与共犯过限之间的关系、共同犯罪转化的处罚原则等方面。对于共犯转化一系列特殊问题的研究,将使共犯转化理论更加完善和具有可操作性。

  • 标签: 共同犯罪 转化犯 共犯转化理论 转化犯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