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愈加重视,笋竹以其无污染、纯天然、低脂肪、多纤维以及丰富的营养成分等优点成为大众喜爱的绿色保健食品。大力发展笋用林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大众生活质量,更能够绿化、美化自然环境。文章对重庆市忠县的笋竹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针对性的提出一些笋竹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笋竹资源 开发利用 发展对策
  • 简介: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老旧的纸质版档案式管理已经逐渐显露其弊端漏洞,大数据时代改变了这一难题。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大数据背景之下如何改变传统老旧的档案管理方式,转向数字化信息化档案管理,从而促使城建档案的管理能够更加高效化便捷化,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 标签: 大数据 城建档案 数字化 档案利用
  • 简介:        摘要:蒸汽核电冷凝水的回收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论述了蒸汽核电冷凝水的回收效益及三种回收方式,并简要讲述了蒸汽核电冷凝水回收的用途。

  • 标签:         蒸汽 核电冷凝水 回收 利用
  • 简介:本文认为时间结构包括时量、时点时段三个主要方面。文章对《史记》的时量成分、时点成分时段成分进行了详细描写穷尽性统计,揭示了《史记》时间表达的全貌,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数据。

  • 标签: 时量 时点 时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无下肢症状的髂静脉压迫人群的髂静脉压迫特征分型。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6月—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腹部或下腹部MSCT增强扫描中发现存在髂静脉压迫的200例无下肢疾病症状受检者,其中男92例、女108例,年龄18~92岁。分析受检者的左、右侧髂静脉的压迫类型、压迫点个数、最大压迫部位及发生率;测量最大压迫部位髂静脉短径、面积、近远端1 cm髂静脉面积、压迫范围、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的夹角,计算最大压迫部位髂静脉狭窄率。应用SPSS 25.0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1)比较左、右侧髂静脉压迫的部位及定量指标测量值;(2)左侧及右侧髂总静脉压迫的不同年龄、性别、面积、狭窄率的差异;(3)左、右侧髂总静脉不同狭窄程度时的性别差异;(4)髂静脉压迫分型的基本特征及各型之间定量特征。结果(1)最大压迫部位:位于左髂总静脉180例、右髂总静脉56例、下腔静脉分叉处10例、左髂外静脉7例、左髂总静脉分叉处3例右髂外静脉1例;左髂总静脉受压占比(90.0%)较右髂总静脉(2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09, P<0.01),但不同年龄段(<65岁与≥65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 P>0.05);左、右侧髂静脉压迫的面积、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正交断面上左、右侧髂总静脉最大压迫部位短径分别为(6.0±2.6)、(8.3±2.8)mm,压迫范围分别为(11.2±2.1)、(10.0±2.4)mm,同侧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延长线的夹角分别为38.8°(20.2°)、17.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在<65岁≥65岁年龄段者的女性的左、右侧髂总静脉受压面积均小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狭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左、右侧髂总静脉狭窄程度≥25%≥50%时,男女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髂静脉压迫分型:Ⅰ型,左髂总静脉单一压迫占20.5%(41/200);Ⅱ型,左髂总静脉双重压迫,占36.5%(73/200);Ⅲ型,左右髂总静脉双侧压迫,占23.5%(47/200)、Ⅳ型,其他压迫类型,占19.5%(39/200)。各型间年龄、性别、狭窄率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压迫点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下肢症状的髂静脉受压人群MSCT多平面重建显示髂静脉受压部位不固定,左侧髂总静脉受压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右侧髂总静脉受压,可将髂静脉受压情况分为四种类型(Ⅰ~Ⅳ型),其中以Ⅱ型左髂总静脉双重压迫最为常见。

  • 标签: 髂静脉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分型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多平面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植入式心室辅助系统EVAHEART Ⅰ治疗重症急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成人外科病房接受EVAHEART Ⅰ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的重症急性心衰患者,对EVAHEART 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安全性指标包括EVAHEART Ⅰ植入前及植入后1周、1月、3月的游离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及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有效性指标包括采用Swan-Ganz导管测量围术期(术前及术后72 h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以及术后3个月内NYH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结果入组1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3±8)岁(范围27~59岁),所有患者术前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5%。在EVAHERAT Ⅰ辅助期间,泵转速1 700~1 950 r/min,泵流量3.95~5.0 L/min,无机械故障、停泵、泵血栓形成、电源线脱落等。植入装置后,患者游离血红蛋白波动在10~40 mg/dL之间,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术后1周内下降,术后1月恢复正常水平;而白细胞计数及肌钙蛋白I术后1周内显著增加,1周后逐步降低,1月内恢复正常水平。同术前相比较,术后24 h的CI、MAP均明显增加(P均<0.05),术后48 h72 h维持该水平。但术后24 h的PCWP、PAP及CVP均显著降低(P均<0.05)。同术前比较,15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减小(P<0.05);LVEF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患者术后1~3月NYHA心功能分级恢复到Ⅰ~Ⅱ级。本组15例患者均携带EVAHERT Ⅰ心室辅助系统出院,围术期死亡0例,术后早期因出血二次开胸1例,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左心辅助系统EVAHEART Ⅰ植入术是治疗重症急性心衰患者安全有效的外科策略之一。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重症 左心室辅助装置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传承了第三版的精髓,肯定了第三版指南的治疗原则“一旦早期诊断,即应尽早开始治疗,争取掌握疾病的修饰时机”,提出“不刻意推迟左旋多巴的使用”的理念,对非运动症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对帕金森病进行全面全程管理的重要作用。依据并借鉴国内外近年发表的循证医学证据及循证推荐,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新版指南从经典治疗方法药物的应用,到治疗理念的更新,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等做了全面、细致、深入的阐述,并根据临床症状的特点更新了起始治疗及后续添加治疗的具体用药路径,增强了指南的实用性,对进一步规范提高我国帕金森病整体治疗水平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治疗 指南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