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观察,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顽固呃逆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安坦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87.5%,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顽固呃逆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针灸 顽固性呃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因素,制定护理对策,为临床护士实施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1月-2014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康复锻炼的依从进行调查。结果早期进行康复锻炼的100例患者中,53例表现为完全依从,26例表现为部分依从,21例表现为不依从。调查结果显示影响脑卒中病人康复训练依从因素有文化程度、患者的情绪、家属的支持、护患关系、以及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结论制定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适合患者需求的健康指导、康复计划,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提高患者正确的认知和依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依从,从而促进脑卒中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

  • 标签: 康复锻炼 依从性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长参与训练对小儿脑瘫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接受正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强调家长的参与(在家中坚持治疗)。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显效率为17.5%,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2个月后治疗组显效率为70%,对照组为3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家长参与训练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应加强脑瘫患儿康复过程中家长的培训。

  • 标签: 家长参与 小儿脑瘫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沙龙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及康复宣教,观察组通过参加康复沙龙集体培训指导等方式,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针对的制定康复计划及参加乳腺癌相关讲座,家属共同参与督促和支持功能锻炼的有效进行。对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的依从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沙龙的每一个成员在集体干预的作用下,提高了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减少术后并发症,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肢功能。

  • 标签: 康复沙龙 乳腺癌 功能锻炼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患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塞患者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照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的康复训练,包括肢位的摆放及被动运动、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ADL),语言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ALD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高于同时段对照组ALD评分(P<001)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能促进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ALD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训练 卒中单元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收住的106例中风患者,给予合理的康复训练和护理。结果本组106例偏瘫患者中42例自行完成康复训练动作,达到“自我护理”,48例借助手杖行走,16例依赖人参扶行走,无1例发生并发症,106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康复训练治疗和坚持不懈的功能锻炼是降低该病致残的关键。

  • 标签: 中风 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外固定支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能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及进行功能锻炼,减少患者因长期卧床及超关节固定而产生的多种并发症。

  • 标签: 外固定架 骨折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孕妇孕期运动依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100名孕妇,对其进行孕期保健指导及健康教育,并电话追踪产前产检和分娩情况。结果影响孕妇对孕期运动依从的主要因素包括孕妇的年龄、孕周、自身热爱运动、学历情况、有无工作、家庭成员支持、有无陪同、有无医护人员督促;孕期运动依从高的孕妇,孕妇及胎儿情况良好85.29%,显著高于运动依从低的孕妇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运动依从高的孕妇阴道分娩率77.94%显著高于运动依从低的孕妇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从加大产前健康教育的力度、增加孕妇顺产分娩的信念等方面入手,提高孕妇孕期运动依从,促进孕妇优生优育,提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

  • 标签: 孕期运动 依从性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013年某社区3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例,分别行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生活质量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家庭跟进式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老年脑卒中 家庭跟进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偏瘫病人的影响。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按神经外科常规手术、降颅压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颅脑损伤3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MA,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偏瘫肢体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中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从良性体位、卧位、站位、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等几个方面的早期康复训练,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中风 偏瘫 康复训练 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脑卒中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配合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治疗半年以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FMA运动积分分别是58.24±21.33、37.42±19.86;ADL评分分别是74.81±6.84、62.72±7.32,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影响显著,可以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其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5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34%,对照组有效率为74.68%,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治疗疗效高,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针刺 康复训练 脑卒中
  • 简介:为实现对自闭症患儿进行计算机辅助言语康复训练,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自闭症患儿言语康复训练的计算机辅助治疗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语音信号的处理方法,系统软件的设计。该系统采用语音处理技术以及生物反馈原理对自闭症患者进行言语康复训练,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康复训练手段。

  • 标签: 自闭症 生物反馈 康复训练 语音处理
  • 简介:摘要对于双耳失聪的聋童而言,对他们进行语言的康复训练是很重要的。本文论述了如何对聋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同时探讨了对他们进行音乐教学的一些方法,以期引导聋生喜欢听不到的音乐,为他们最终学会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做好准备。

  • 标签: 聋校学生语言康复音乐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增加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言语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分析和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考察目标,将他们通过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辅导、肢体锻炼、针灸等治疗,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Barthel评分及并通过问卷调查的过形式测试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结果经过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患者Barthel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的,而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偏瘫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的康复速度,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度,值得运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必要性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