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盆康复护理在改善盆功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比较盆肌力有效恢复率及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患者的盆肌力有效恢复率更高,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更低,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盆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盆肌力的恢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产后进行盆综合康复治疗和自行盆肌肉训练对盆肌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共选出126例产妇加入本次研究,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本院分娩,通过奇偶数列法分成两组,其中63例归入对照组的产妇自行盆肌肉训练,63例归入实验组进行盆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产妇比对照组3个月后的盆肌张力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产妇阴道松弛率为1.59%、子宫脱垂率为3.13%、尿失禁率为5.97%,分别低于对照组的9.23%、12.12%、19.1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与自行盆肌肉训练相比,产妇进行盆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提高盆肌功能恢复效果,减少功能障碍性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综合康复治疗 盆底肌肉训练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康复治疗仪联合盆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92例盆功能障碍患者,选取时间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盆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盆康复治疗仪联合盆肌肉锻炼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盆肌纤维肌电压。结果:观察组盆Ⅰ类肌纤维肌电压(8.12±1.22)/UV、盆Ⅱ类肌纤维肌电压(8.20±1.32)/UV均高于对照组盆Ⅰ类肌纤维肌电压(5.38±1.26)/UV、盆Ⅱ类肌纤维肌电压(5.19±1.58)/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仪联合盆肌肉锻炼治疗,能促进患者盆肌肉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肌肉锻炼 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盆肌肉康复训练+盆重建术对于女性盆功能障碍(PFD)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间院内收入的84例PFD患者,随机法分组,联合组选择盆肌肉康复训练+盆重建术;单一组选择盆重建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盆肌力数值、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盆肌力数值均大于单一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盆重建术后加用盆肌肉康复训练能够提升盆肌力,减轻PFD对于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

  • 标签: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盆底重建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盆功能障碍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盆功能障碍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盆肌锻炼治疗联合应用盆电刺激仪治疗和盆磁、电刺激治疗联合盆肌锻炼治疗方式。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更加具有优势,(P<0.05)。结论: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在采用良好盆肌锻炼联合应用盆电刺激仪治疗的同时借助盆磁能够使其盆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盆底磁刺激仪 电刺激治疗仪 盆底肌锻炼 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盆康复锻炼对产妇盆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在2023年1-12月的60例产妇,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展开对小组的划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产后盆康复锻炼。结果: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年龄、体重、体重指数、病史和生产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张力情况,其中在3分以上患者观察组较多,同时较优。结论:产后给予患者应用盆康复锻炼利于改善盆电生理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锻炼 盆底电生理指标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盆康复护理对阴道分娩后盆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3年10月我院10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产后盆康复护理),各50例。结果:观察组产妇盆肌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盆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盆康复护理能够促进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肌力的恢复,减少盆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阴道分娩 盆底肌力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康复治疗仪联合盆肌训练治疗对患者盆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可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手段,分析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盆压力分级护理后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盆肌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盆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康复治疗仪联合盆肌训练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压力分级,促进患者盆肌功能的恢复,保证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采纳后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功能恢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利用盆康复治疗仪联合盆肌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 我院选取2022.3-2023.12期间收治的90例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盆康复治疗仪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盆肌训练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有效率为83.23%,两组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在使用盆康复治疗仪联合盆肌训练治疗后的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可以有效改善盆功能障碍症状,最终效果明显,是目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 标签: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肌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利用盆康复治疗仪联合盆肌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 我院选取2022.3-2023.12期间收治的90例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盆康复治疗仪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盆肌训练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有效率为83.23%,两组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在使用盆康复治疗仪联合盆肌训练治疗后的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可以有效改善盆功能障碍症状,最终效果明显,是目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 标签: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肌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分娩后产妇盆康复护理对盆功能障碍预防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院内生产产妇数量为120例,按照小组划分的原则,将120例产妇划分成常规护理干预的参考组和盆康复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前后的盆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参考组,P<0.05;实验组盆功能恢复水平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产后盆康复护理对于产妇盆功能障碍有所预防,帮助产妇改善了患者生活水平,并保证了产妇盆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中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 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效果
  • 作者: 廖婷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03
  • 机构: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二医院妇产科,湖南 衡阳421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修复仪联合Kegel运动及康复护理干预对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盆肌纤维的影响,评估该干预措施对盆肌纤维的效果和疗效。方法:从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选取共92例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纳入46例观察组进行盆修复仪联合Kegel运动及康复护理干预,而纳入对照组46例则进行Kegel运动及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尿失禁评分和性功能指数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的尿失禁、子宫脱垂消失情况以及盆肌力恢复的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P<0.05。在两组患者的尿失禁和性功能指数干预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得到了改善,并比干预前更高。此外,观察组的尿失禁评分和性功能指数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上意义。结论:盆修复仪联合Kegel运动及康复护理干预对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的盆肌纤维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症状,促进盆肌肉力量的恢复。

  • 标签: 盆底修复仪 Kegel运动 康复护理 盆底肌纤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产后盆障碍患者采用盆肌肉修复磁电联合治疗仪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院就诊的49例盆功能障碍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5)采用盆肌肉运动干预,观察组(n=24)联合磁电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盆肌Ⅳ-Ⅴ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盆肌电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盆肌肉修复磁电治疗仪的护理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盆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肉修复 磁电联合治疗仪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实施盆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3年6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产后9周对产妇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产后6周进行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的排尿状况、盆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排尿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盆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的I-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给于产妇有效盆康复护理可以改善产妇盆功能,尤其在产后6周内采取康复护理,效果更加明显。

  • 标签: 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功能恢复 不同时机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盆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方法: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52位产后确诊盆功能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盆康复护理均分为对照组(26位: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6位:盆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初产妇护理后心理状态量表评分及婚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护理后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盆功能障碍患者产后盆康复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婚姻质量的同时降低疾病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

  • 标签: 盆底康复护理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龙江医家行医风格有鲜明寒地和黑土文化特色。文章从温清合治、处方法、针刺、寒地养生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中,性味合化处方法、延髓麻痹项针疗法以及寒地调神养生等皆是龙江医家群体针对寒地高发病证谱的守正创新,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龙江医派 寒地 项针 养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分析产后盆康复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功能障碍的影响意义。方法:期限定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间,样本出自本时段院内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人数共90例,遵循奇偶分组方式进行小组划分,一组(n=45):提供常规干预策略,二组(n=45):提供产后盆地康复护理方案,而后对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的恢复情况、阴道最大压力、盆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展开比对分析。结果:同类型产妇,不同采纳方案,所得效果截然不同,二组产妇在各项指标数值的体现上更具优异性,实施价值更高(P<0.05),值得探讨。结论:对于阴道分娩产妇而言,采用产后盆功能康复护理方案为最佳选择,不仅能显著降低产妇盆功能障碍发生几率,还可极大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肯定与推崇。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阴道分娩产妇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康复治疗仪对女性产后盆肌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通过选取在本院的盆功能障碍患者64例,其就诊时间在2022.1-2023.12近1年,对患者进行资料调查。常规组在产后3个月开展。试验组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盆康复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在产后1-2个月开展。结果: 试验组盆肌力IV级、V级多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组间0级、I级、II级、III级例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 两组阴道紧缩度I级、II级例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试验组III级例数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盆地康复治疗仪联合护理措施可有效对产妇产后盆功能进行恢复,利于并发症的减少。

  • 标签: 产后盆底功能 盆底康复治疗仪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