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己内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外观呈白色的粉末或者结晶,用手触摸有油性感,主要是用来生产聚酰胺切片,同时还可以进行进一步加工,制成工程塑料或者锦纶纤维以及塑料薄膜等,可以说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己内酰胺在工业上主要通过氨肟法、甲苯法、光亚硝化法、苯酚法等工艺制得,但是在制备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杂质。在此我们对己内酰胺产品中的杂质进行简要探究。

  • 标签:   己内酰胺 杂质 有机化工原料
  • 简介:摘 要 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主要影响生产稳定及产品质量的工段有:原料双氧水的生产、环己酮肟的生产、重排及己内酰胺精制。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生产管理经验,总结了双氧水、环己酮肟、环己酮肟重排及己内酰胺精制工序的生产稳定行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己内酰胺 环己酮肟 双氧水 生产稳定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为评估杂质对己内酰胺产品质量的影响,向精制己内酰胺中添加芳香胺类、酮类、醚类、肟类和己内酰胺同系物等 10 种杂质,考察不同含量杂质对己内酰胺挥发性碱含量、色度、 290nm 波长处吸光度、酸碱度、高锰酸钾吸收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芳香胺类杂质对 5 项指标均有显著影响,痕量芳香胺类化合物的存在会导致己内酰胺产品质量不合格; 2- 甲氧基环己酮和 2 , 3- 环氧环己酮在己内酰胺中的含量增加,将导致挥发性碱含量、 290nm 吸光度以及高锰酸钾吸收值升高,影响产品质量;痕量己内酰亚胺甲醚将导致己内酰胺产品碱度不合格,其质量分数每增加 25μg/g ,碱度约升高 0.1mmo l /lkg ;环己酮肟对己内酰胺的挥发性碱含量和高锰酸钾吸收值有微弱影响; N- 甲基己内酰胺己内酰胺各指标均无影响。

  • 标签: 己内酰胺 挥发性碱 产品质量
  • 简介:摘要: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己内酰胺随之成为了我国有机化工原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己内酰胺而言,其副产的硫铵对我国多方面发展均由着积极作用。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比己内酰胺副产硫铵的两种结晶工艺,指出DTB结晶工艺优势更为突出,并对其大颗粒生产进行简要阐述。

  • 标签: 以内酰胺 硫铵结晶工艺 大颗粒生产
  • 简介:摘要介绍1例己内酰胺化学热液烧伤患者并发脓毒血症行CRRT治疗的效果。通过早期的CRRT治疗,持续清除毒素,可有效改善患者高分解代谢及明显减轻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肝功能损伤等症状。通过高质量的护理,在行CRRT治疗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治疗中实施三级液体管理,预防置管部位皮肤感染,监测体外循环凝血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舒缓护理。在治疗期间有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证了患者治疗顺利和舒适,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化学烧伤 脓毒血症 CRRT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分离株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趋势变化与分子耐药机制。方法对19株新生儿Hi分离株进行再鉴定,通过PCR法测菌株P6、fucK和Cap基因进行血清学分型,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呋辛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对TEM-1、ROB-1和ftsI基因进行测序和变异分析。结果(1)19株Hi经P6、fucK和Cap基因检测证实均为无荚膜型,即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NTHi )。(2)与2003至2004年比较,2013至2014年新生儿下呼吸道NTHi分离株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呋辛的MIC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03至2004年(n=9)和2013至2014年(n=10)产β-内酰胺酶菌株均为3株,10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基因检测显示6株产β-内酰胺酶均为TEM-1型,未检测出ROB-1型菌株。(4)2003至2004年仅出现1株基因型β-内酰胺酶阳性氨苄西林耐药(gBLPAR),2013至2014年出现基因型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gBLNAR)1株、基因型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中介(gBLNAI)3株、gBLPAR 3株、基因型β-内酰胺酶阳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gBLPACR)1株。(5)2013至2014年ftsI基因出现了11个氨基酸替代模式,而2003至2004年仅出现5个氨基酸替代模式;10年间比较ftsI基因S357N、S385T、N526K、T532S变异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株2014年分离的耐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呋辛的gBLNAR/gBLNACR菌株同时出现D350N、S357N、M377I、S385T、L389F、A502T、N526K变异。结论新生儿下呼吸道NTHi感染患儿或将迅速面临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多重耐药的严峻挑战。

  • 标签: 流感嗜血杆菌 新生儿 β-内酰胺类耐药 ftsI基因 TEM-1基因 氨基酸替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的携带状况,及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和宁波市两个地区6所医院住院患者首次发现感染时临床分离的98株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宁波地区39株,杭州地区59株。所有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对14种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B、C、D四类共39种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阳性基因测序后作BLAST比对。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98株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MDR)菌占81.63%,广泛耐药(XDR)菌占12.25%。所有菌株对多黏菌素B敏感,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4.90%和82.65%,宁波地区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于杭州地区分离株(χ2=31.962、22.440和29.671,P<0.01),杭州地区分离株对氨曲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高于宁波地区分离株(χ2=4.181和5.543,P<0.05)。共检出7种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PDC和OXA-50群的检出率最高,均为100.00%,TEM、GES和OXA-10群只在宁波地区分离株中检出,KPC只在杭州地区分离株中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模式有7种,所有菌株均携带PDC和OXA-50群,55株(56.12%)只检出PDC和OXA-50群。检出PDC、OXA-50群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携带PDC和OXA-50群基因是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假单胞菌,铜绿 耐药 β-内酰胺酶基因 PDC OXA-50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检出的506株大肠埃希菌,菌株均分离自非消化道感染506例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耐药性、表型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记录菌株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结果506株大肠埃希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较常见(40.32%,204/506),其次为泌尿道(21.74%,110/506),其中产ESBLs菌株116株(22.92%,116/506)。产ESBLs菌株与非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均未见明显耐药性,产ESBLs菌株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ESBLs菌株(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主要与下呼吸道及泌尿系统感染有关,产ESBLs菌株较非ESBLs菌株耐药性更强。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某医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后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病历资料。选取15个临床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72例术后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菌株91株,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42株。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呼吸机的使用[(OR(95%CI)=20.627(2.795~152.233)]和开颅手术[OR(95%CI)=13.658(1.618~115.298)]是神经外科术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术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可导致严重后果,呼吸机的使用和开颅手术作为其独立风险因素,应予重视。

  • 标签: 克雷伯菌,肺炎 β-内酰胺酶类 术后感染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的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xPEC)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系统发育分群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分离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对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敏感性降低(MIC ≥ 2 μg/ml)的ExPEC菌株。改良Hodge试验(MHT)对碳青霉烯酶进行表型确证。PCR检测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blaNDM。Sanger测序法检测各碳青霉烯酶基因亚型。采用MLST分型和系统发育分群对PCR检测出的产NDM ExPEC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ExPEC菌株20株,其中产NDM ExPEC菌株15株。MHT检测产NDM ExPEC菌株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14/15)和80.0%(12/15)。15株产NDM ExPEC菌株中11株(73.3%)产NDM-5型,4株(26.7%)产NDM-1型。系统发育分群结果显示,15株产NDM ExPEC菌株中,13株属于A群,2株属于D群。MLST分型结果显示,ST410是产NDM ExPEC菌株中检出率最高的ST型(5株,33.3%)。结论本院绝大多数产NDM ExPEC菌株属于毒力较小的系统发育群,应加强院感监测,防止高危克隆ST型的暴发流行。

  • 标签: 碳青霉烯耐药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系统发育分群 多位点序列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使用VITEK-Compact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采用K-B法进行ESBLs确证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 716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ESBLs 800株,总检出率为46.62%。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气管内导管、血液等,科室分布居前3位的是新生儿科、儿科、小儿外科。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对3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97.00%、57.62%;对碳青霉烯类药物、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低于2.98%。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较高且2016-2018年的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应合理有效地选用抗菌药物,避免产ESBLs菌的院内流行。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在原料药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原料药的生产质量,必须对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原料药的生产过程,合理设置质量检查点。通过分析API的生产过程中,如果你想做好杂质剖面散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和无菌API进行检查,以确保API杂质剖面是准确的,完整的,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能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活性药物成分的无菌性,避免API被二次污染。因此,我们要明确质量管理在原料药生产中的重要性,积极检查各质量控制点。

  • 标签: 原料药 生产质量管理 检查要点
  • 简介:摘要:无论是对于中药还是西药,在进行药物制造的过程当中,原料药都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原料药对于药物生产的质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原料药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那么后续药物的质量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在对原料药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相应的工作人员需要关注原料药的质量工作。在市场上,药品作为一个商品进行流通,具有其较大的价值。但是除了作为商品之外,它作为药物也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药品在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则会对人的身体产生较为严重的伤害,所以只有真正解决药品存在的质量问题,才能放心的让药品在市场上流通。

  • 标签: 原料药 生产质量 质量管理 质量检查
  • 简介:摘要:贯彻药品的全生命周期,持续改善和管理变更是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变更新药开发、药品生产及进口药品变更批准证明书及附件中记载的事项,需要追加申请。根据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变更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控制可能性的影响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技术研究。

  • 标签: 化学原料药 变更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日常主粮的水稻消耗在逐年减少,而种植技术的提高和受 部分粮食进口的影响,水稻市场供应量远远大于需求量。稻谷不易储存,容易陈化和发霉变质。一般储存三年以上的陈化稻谷,有害物含量超标,不可直接作为口粮,也不能直接用于动物养殖,需进行加工后才可进入动物食物链中。如何合理利用陈化粮资源,做到梯级利用,许多企事业单位率先进行探讨。燃料乙醇对原料品质的要求没有食用酒精那么严格,若利用陈化水稻生产燃料乙醇不仅可以有效控制陈化粮流入粮食加工市场,调节粮食供求关系,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还能 进一步缓解燃料乙醇行业原料紧缺的状况。

  • 标签: 稻谷原料燃料乙醇 生产工艺 探讨
  • 简介:摘要: 本文结合化学原料药车间的生产特点和设计要点,对化学原料药车间的整体布局、钢平台布局、平面布局进行详细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化学原料药车间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设计问题。

  • 标签: 化学原料药车间 生产特点 设计要点 设计注意问题
  • 简介:摘要: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同质化竞争、生产能力过剩导致的价格竞争、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上升都制约着原料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充分应对严重情况,必须加强原料和药品的生产工艺管理。

  • 标签: 原料药生产 工艺管理
  • 简介:摘要:木材加工原料的利用效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但需要科学合理的采伐与利用,保持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木材加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原料,加强原材料的技术管理,是保障木材加工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本论文主要从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的现状、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措施、木材加工技术管理措施,希望为研究木材加工原料的利用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木材加工原材料 技术管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生料配料控制既是水泥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和配料方案准确实施的重要技术手段。原料配料站作为水泥熟料生产线中的辅助车间,容易被设计人员忽视,会经常出现库底冒灰大和库底下料不畅等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水泥厂生产线的设计经验,对水泥厂原料配料站的工艺设计优化谈了一些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水泥厂原料配料站 工艺设计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