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巨细病毒感染及巨细病毒疾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巨细病毒性间质性肺炎是移植后巨细病毒疾病的主要类型,如未能及时检出和救治则病死率极高,为探讨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人巨细病毒的方法学,指导临床治疗,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病毒抗原病的检测,并与巨细病毒血清学检测进行了对比,45例中38例患者进行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例骨髓移植,5例外周血与骨髓共移植,移植前,对供/受者均进行巨细病毒抗体检查;移植后,受者采用本方法进行抗原检查,结果表明,有25例患者发生巨细病毒相关性间质性肺炎移植后随访时间为6-28个月(平均时间为18个月),根据巨细病毒检测结果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患者预后较未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患者有明显差异。预防组巨细病毒相关的死亡率为1/29,未预防组为12/16,提示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测可更早期、快速的检出巨细病毒感染,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 巨细胞病毒感染 CMVpp65恶性血液病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人类巨细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分子进行抗原表位预测,构建并表达具有多表位的重组融合蛋白并进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GenBank中查询HCMV氨基酸序列,利用BepiPred、ABCpred、BcePred、PREDICTED四种在线表位预测软件进行细胞表位预测,筛选出可能的抗原决定簇表位,构建、原核表达,并利用免疫印迹实验筛选出可用的表位抗原,原核表达出融合蛋白,用WesternBlot和ELISA检测其抗原性.结果综合预测分析结果,得出13种可能的表位,构建出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这13种表位的融合蛋白,经免疫印迹技术筛选出gp52、GB3、PP150-1、GB-5具有较强的抗原性表位,通过Ni2+亲和柱纯化,对gp52融合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蛋白抗原性较强;ELISA法鉴定具有较高的抗原性及特异性.结论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能获得高效表达,纯化的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对后期建立人HCMV免疫检测试剂提供了可能性.关键词预测软件;抗原表位;原核表达;纯化;鉴定中图分类号R39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4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65抗原、尿CMV-DNA和IgM抗体检测对婴儿巨细病毒(CMV)活动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对142例CMV病毒性感染患儿进行血PP65抗原检测,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尿CMV-DNA,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CMV-IgM,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对25例PP65阳性患儿进行短期随访,分析PP65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42例CMV感染患儿中,PP65抗原阳性率89.4%(127/142),阳性细胞范围7-145/2×105个多形核白细胞。PP65与尿CMV-DNA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05),但PP65与CMV-IgM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1)。PP65抗原和尿PCR的阳性符合率98.4%(127/129),阴性符合率86.7%(13/15),与IgM抗体阳性符合率是51.2%(65/127),阴性符合率19.5%(15/77)。PP65相对于PCR的敏感性为98.4%(127/129),特异性为97.6%(124/127);PP65抗原水平与CMV感染的病情程度有明显相关性,高水平PP65感染患儿多发全身性感染,低水平PP65抗原多为单脏器感染(χ2=49.03,P<0.005)。在感染恢复期,PP65转为阴性或明显下降。结论PP65抗原检测是诊断活动性CMV感染的快速、敏感、特异的有效方法,量化结果有助于监测病情,评价感染状态。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PP65抗原 荧光定量PCR IgM抗体
  • 简介:目的:研究探索在诊断婴儿巨细病毒感染中采用尿液巨细病毒DNA联合血清巨细病毒特异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收诊的90例疑似巨细病毒感染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尿液巨细病毒DNA和血清巨细病毒特异抗体对患儿进行检测,比较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与治疗前后患儿检测结果。结果:尿液巨细病毒DNA检测的阳性率58.89%(53/90)、特异性62.22%(56/90)与血清巨细病毒特异抗体检测阳性率51.11%(46/90)、特异性61.11%(55/9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78.89%(71/90)、特异性91.11%(82/90)与两种单一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尿液巨细病毒DNA和血清巨细病毒特异抗体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诊断婴儿巨细病毒感染中采用尿液巨细病毒DNA联合血清巨细病毒特异抗体检测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尿液巨细胞病毒DNA 血清巨细胞病毒特异抗体 诊断价值
  • 简介:本组CMV病者中平均抗原指数为20.5±17.8/5万WBC,CMV抗原阳性细胞数在CMV活动性感染者中平均为11.5/5万WBC,LSAB)法对外周血白细胞中CMV抗原进行染色从而诊断CMV感染

  • 标签: 中病毒 临床应用 抗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定量检测疑似人巨细病毒(HCMV)感染婴儿血液、尿液及对应母亲乳汁中的HCMV-DNA,评估三者在不同年龄组内辅助诊断HCMV感染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疑似HCMV感染婴儿,根据年龄分为两组新生儿组(<28d,n=49)和28d-5个月组(n=131),分别收集血液、尿液及母乳,分别检测HCMV-DNA。结果新生儿组血液、尿液及母乳HCM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9.8%、20.4%和83.7%,28d-5个月组三者检出率分别为64.9%、87.8%和74.0%,28d-5个月组尿液检出率显著高于新生儿组(P<0.01),而母乳检出率却显著低于新生儿组(P<0.01)。结论不同年龄组尿液及母乳中HCMV-DNA检出率不同,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送检标本对提高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巨细胞病毒 血液 尿液 乳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细病毒抗体(CMV-IgG)亲和力指数(AI)在诊断孕妇巨细病毒感染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在我院同时进262例孕妇血清标本,化学放光法检测CMV-IgG、IgM和AI。结果262例标本中,检出8例低亲和力。中低亲和力总检出率4.96%(13/262)。112例IgG+/IgM+孕妇低亲和力检出率高于150例IgG+/IgM-孕妇低亲和力检出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亲和力是判断原发感染重要指标。亲和力指数联合CMV-IgG、IgM检测诊断孕妇巨细病毒感染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亲和力 巨细胞病毒 原发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供者HLA型别识别不同巨细病毒(CMV)抗原肽亲和力与发生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146例allo-HSCT患儿移植后6个月内发生CMV再激活、CMV感染、CMV组织器官病的数据,分析其与供者HLA型别识别CMV抗原肽差异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研究的146例移植后患儿中HLA型别与PP65单独高亲和力82例(56.16%),移植后发生CMV感染34例(41.46%);IE-1高亲和力型5例,移植后感染0例;无明确亲和力多肽2例,感染0例;PP65+IE-1高亲和力型52例,移植后感染13例(25.00%);与PP65和PP50共同高亲和力型5例,移植后感染3例;未遇到仅与PP50高亲和力HLA供者。与仅携带PP65高亲和力等位基因组比较,伴有IE-1高亲和力HLA位点供者移植后表现出更低的CMV感染发生率(22.81%对41.46%,P=0.029)。结论CMV PP65和IE-1高亲和力型别HLA类型覆盖约99.8%的供者,选择CMV抗原肽IE-1高亲和力型别HLA供者或可降低儿童血液病患者allo-HSCT后CMV感染风险。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巨细胞病毒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供者HLA型别识别不同巨细病毒(CMV)抗原肽亲和力与发生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146例allo-HSCT患儿移植后6个月内发生CMV再激活、CMV感染、CMV组织器官病的数据,分析其与供者HLA型别识别CMV抗原肽差异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研究的146例移植后患儿中HLA型别与PP65单独高亲和力82例(56.16%),移植后发生CMV感染34例(41.46%);IE-1高亲和力型5例,移植后感染0例;无明确亲和力多肽2例,感染0例;PP65+IE-1高亲和力型52例,移植后感染13例(25.00%);与PP65和PP50共同高亲和力型5例,移植后感染3例;未遇到仅与PP50高亲和力HLA供者。与仅携带PP65高亲和力等位基因组比较,伴有IE-1高亲和力HLA位点供者移植后表现出更低的CMV感染发生率(22.81%对41.46%,P=0.029)。结论CMV PP65和IE-1高亲和力型别HLA类型覆盖约99.8%的供者,选择CMV抗原肽IE-1高亲和力型别HLA供者或可降低儿童血液病患者allo-HSCT后CMV感染风险。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巨细胞病毒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巨细病毒肺炎的诊断与鉴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诊断巨细病毒肺炎需进行肺泡灌洗或肺活检,用以进行病毒分离或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时使用特殊的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组织中的病毒抗原

  • 标签: 巨细胞病毒肺炎 诊断
  • 简介:摘要巨细病毒肝炎受广大儿科医生关注,尤其在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或肝功能异常患者中,巨细病毒感染以往常被认为是疾病的病因。全面科学认识巨细病毒肝炎,需了解巨细病毒感染的基础知识,同时结合患儿的年龄、免疫状态和其他潜在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对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进行规范治疗,更需要避免抗病毒药物的滥用。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肝炎 儿童 抗病毒治疗 更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分析肾移植术后巨细病毒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肾移植术后巨细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常规药物治疗及全面护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仅有1例因脑水肿导致长期昏迷,最终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肾移植术后巨细病毒肺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巨细胞病毒肺炎 肾移植术 护理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性,1995年6月初因右眼红伴少许分泌物诊断为右眼结膜炎。1周后又因右眼痛、视朦再次就诊。检查视力:右眼0.15,不能矫正;左眼1.0。右眼轻压痛,少许分泌物,中度混合充血,角膜轻度雾状水肿.大量羊脂球样带褐色素环(kp),Tyndall征(+++).前房深浅正常,瞳孔直径2mm,光反射迟钝,瞳孔区大量纤维素样渗出物.虹膜纹理不清,

  • 标签: 葡萄膜炎 巨细胞病毒 诊断 分泌物 左眼 轻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巨细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法是对感染巨细的儿童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回顾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感染巨细病毒的儿童进行诊断与治疗,并观察患儿感染情况,提高治愈率。结果巨细感染所引发的症状种类主要有发热、皮肤黄染、肝脏肿大、咳嗽、肝功能异常。结论巨细感染会导致患儿肝脏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受损,因而必须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性依据与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 巨细胞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婴儿巨细病毒(CMV)感染的眼部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CMV感染患儿438例87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54例,女性184例;年龄3 d~11个月;出生孕周28~42周;出生体重1 120~8 900 g。足月、早产儿分别为384、54例。内科会诊后行眼底检查385例770只眼;早产儿常规眼底筛查53例106只眼。CMV性视网膜炎(CMVR)分为颗粒型、暴发型。合并有中-重度症状的CMV相关疾病者给予静脉滴注和(或)口服更昔洛韦治疗;眼底血管炎严重者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随访时间4~28个月,观察患儿眼部病变特征、全身合并疾病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眼底正常258例516只眼(58.9%,258/438);CMVR 180例291只眼(41.1%,180/438),其中双眼、单眼分别为111 (61.7%,111/180)、69 (38.3%,69/180)例。CMVR 291只眼中,颗粒型281只眼(96.6%,281/291),眼底表现为黄白色点片状混浊病灶和(或)视网膜片状出血;暴发型10只眼(3.4%,10/291),眼底呈典型"奶酪番茄酱样"及血管白鞘样改变。180例CMVR患儿中,给予全身静脉滴注和(或)口服更昔洛韦治疗72例118只眼;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5例10只眼,均为暴发型CMVR。末次随访时,眼底病变显著消退61例100只眼;存在陈旧性病灶或视网膜色素不均11例18只眼。未治疗108例。结论婴儿CMV感染眼底表现最常见为颗粒型CMVR;暴发型CMVR病情较重,及时抗病毒治疗后病变可显著消退。

  • 标签: 婴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更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巨细病毒感染发生率与危害性。方法血清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受检新生儿CMVIgM阳性率CMVIgG阳性率16%IgM抗体阳性率3.5%。患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肝脾肿大、黄疸、出血点、紫癜、脉络膜视网膜炎、胎儿生长迟缓、小头畸形等。其中以出血点、肝脾肿大和黄疸为最常见。结论新生儿巨细病毒感染发生率高。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是造成先天性缺陷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新生儿期通过监测准确的预测远期后果,及时的随访,早期干预治疗,减轻后遗,改善预后继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新生儿 先天性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与评价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AutoLumoA2000)检测巨细病毒IgM抗体的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并结合厂家要求对AutoLumoA2000化学发光测定仪测定巨细病毒IgM抗体的分析灵敏度、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干扰试验进行验证。结果灵敏度为0.001AU/ml;高值和低值批内精密度分别为4.27%、4.36%,批间精密度分别为6.75%、5.03%;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回收实验回收率R为94.21%;临床样本添加1000mg/dl血红蛋白、20mg/dl胆红素、3000mg/dl后测得结果满足偏差均不大于±15%。结论经验证,巨细病毒IgM抗体定量检测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能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 标签: 性能验证 CMV IgM 化学发光AutoLumo A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