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肥厚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合并不同程度的LVH及CHF的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而研究组则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给予静脉注射卡尼汀1.0g,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开始时测定血浆中卡尼汀含量显示均低于50μmol/L,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患者的血浆中卡尼汀含量与本组治疗开始时比较明显升高,另外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比较亦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2、6.88,P<0.05)。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血浆中卡尼汀含量与本组治疗开始时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开始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各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在LVM、LVMI、PWTH等三个指标上较本组治疗开始时明显下降,另外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LVM、LVMI、PWTH等三个指标比较亦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1、4.15、3.85、5.65、4.85、3.54,P<0.05)。结论心功能正常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多见,充卡尼汀能够一定程度逆转心功能正常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左心室肥厚,为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心肌肥厚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标签: 左卡尼汀 维持性血液透析 左心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急性梗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八十二例,对其进行了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四十一例,给其进行了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四十一例,对其实施了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衰竭患者来讲,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让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让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值得医学临床的大力推广。

  • 标签: 左心衰竭 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辅助循环装置(LVAD)作为一种技术先进、效果显著的辅助循环装置,主要用于心脏术后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急性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衰或不易控制的致命性心律紊乱、心脏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以及作为心脏移植过度等待供体当中。近年来,在国内辅助装置的应用作为一门前沿技术逐渐被开展应用。笔者于2005年3~9月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期间,参与护理了5例辅助循环的心脏患者,并总结了监护体会,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左心辅助循环装置 监护 患者 置入术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急性心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急性梗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40例急性梗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服务,然后对其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就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梗合并心衰患者提供系统性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BNP的变化与房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房内径,大于40mm为房扩大组,小于40mm为正常组,分别测两组患者血中BNP水平,并将房内径与BNP水平行相关分析。结果房扩大组的BNP浓度高于左房正常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房扩大组与房正常组的BNP浓度分别为(214.7±193.7ng/l和849.9±676.0ng/l,t值4.6,P<O.05)。BNP浓度与心房大小相关(r=0.611,P<0.05)。BNP浓度随心房增大而升高。结论收缩功能正常的房颤随房内径增加,BNP水平升高。

  • 标签: 利钠肽 房颤
  • 简介:目的:观察启饮对高血压室肥厚大鼠模型血压、心肌舒缩功能及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雅施达)组、丹参组、启饮高剂量组、启饮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均进行高血压室肥厚动物模型制备。各组从造模前一日开始,每日灌胃相应药物或蒸馏水,连续8周。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4周、造模后8周测量血压。干预8周后,超测定室间隔厚度(LAD)、室后壁厚度(LVST)、射血分数(EF)等,计算相对室壁厚度(RWT);取心脏计算室质量指数(LVMI);取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干预8周后,启饮高、低剂量组收缩压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其中高剂量组作用较低剂量组作用明显(P<0.01)。干预8周后,模型组RWT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启饮高、低剂量组RWT均显著降低(P<0.01);各组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心肌肥厚程度的LVMI,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启饮高剂量组LVMI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的病理学观察显示西药组及启饮高剂量组的心肌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启饮能明显降低高血压室肥厚大鼠的收缩压、改善心肌舒缩功能,具有逆转室重构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病 启心饮 左室重构 左室肥厚 大鼠
  • 简介:摘要心耳封堵术是一种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的新技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目前心耳封堵术中最重要的影像学技术,但TEE指导手术时需全身麻醉,患者误吸与食管损伤的风险相对较高,且无法用于具有TEE禁忌证的患者。近年来,腔内超声(ICE)作为TEE的替代成像工具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左心耳封堵术中,多项临床试验已证实了其安全性与有效性。与TEE相比,ICE导管可直接经血管穿刺植入腔,毋需全身麻醉,从而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本文旨在总结目前ICE应用于左心耳封堵术的经验,为临床工作者的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心腔内超声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可为顽固性心源性休克患者提供完全的循环支持,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外周插管型V-A ECMO在运行过程中显著增加左心室后负荷,可能导致增大、心内血栓形成、心肌缺血加重、顽固性心律失常和肺水肿等左心室扩张的不良后果,也不利于心功能恢复。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减负的认知和干预越来越关注。本文主要介绍V-A ECMO应用过程中各种无创和有创减负的策略。

  • 标签: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左心室扩张 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舒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肥厚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肥厚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可舒胶囊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指标和IVST、LVDPWT、LVDD、LVMI等肥厚指标均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舒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肥厚患者可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肥厚各项指标,效果显著,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肥厚 心可舒胶囊 厄贝沙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向量(VCG)在诊断高血压室肥厚(HLVH)中的价值。方法以超声心动图(UCG)为标准,对112例室肥厚(LVH)的VCG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与ECG进行对照,评价VCG对室肥厚(LVH)的诊断价值。结果UCG诊断LVH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均高于VCG、ECG;ECG诊断LVH特异性高,但敏感性及准确性低;VCG诊断LVH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于ECG,但特异性低于ECG。结论VCG在HLVH早期诊断中明显优于ECG,可以弥补ECG在诊断HLVH中的不足,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广泛应用。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心电向量图 敏感性 准确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梗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40例,对其进行了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0例,给其进行了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20例,对其实施了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衰竭患者来讲,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让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让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值得医学临床的大力推广。

  • 标签: 左心衰竭 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对一例接受辅助系统置入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内容进行总结。常规的术前、术中配合以外,还包括术后的系统运行护理、呼吸系统护理等,通过科学护理提升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治疗有效性。

  • 标签: 左心辅助系统置入术  手术护理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梗后心衰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梗后心衰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同期抽取我院收治的74例梗后心衰患者为实验组,实施多巴胺联合硝普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以及血压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呼吸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患者。结论采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对梗后心衰患者进行治疗,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有效果。

  • 标签: 多巴胺 硝普钠 心梗后左心衰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梗合并急性心衰患者采取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泵入治疗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 2014年 5月~ 2016年 5月确诊的急性梗合并急性心衰患者 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组和 B组,各 30例。 A组予以硝酸甘油泵入治疗, B组予以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组和 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73.3%和 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16.7%和 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泵入治疗老年急性梗合并急性心衰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急性心衰;急性梗;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sosorbide Nitrat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30 cases each.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nitroglycerin and group B with isosorbide nitrate injecti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73.3% and 93.3%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16.7% and 6.7%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sosorbide nitrate injection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bined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in the elderly.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梗后心衰患者接受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2月接诊且行硝普钠治疗的32例梗后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治疗的32例梗后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组间心功能指标[室短轴缩短率(FS)、室收缩末内径(LVDS)、室射血分数(LVEF)、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呼吸展开分析。结果:组间FS、LVDS、LVEF、LVDD、DBP、SBP、呼吸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FS、LVDS、LVEF、LVDD、DBP、SBP、呼吸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巴胺 硝普钠 心梗 左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梗后心衰使用多巴胺联合硝普纳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梗后心衰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施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巴胺结合硝普钠,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以及疗效。结果①心率情况观察组的心率较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呼吸次数为(20.13±3.16)次/min明显优于常规组的(29.56±7.84)次/min(P<0.05)。②血压变化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效果观察组为9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P<0.05)。结论梗后心衰患者经多巴胺联合硝普纳治疗后,可获得可观的疗效,改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梗后左心衰 多巴胺 硝普纳
  • 简介:美国学者Miller等发现,使用持续辅助装置能显著改善等待心脏移植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心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作者选择133例心衰终末期需心脏移植的患者,置入辅助装置,随访180d。观察终点事件为:接受心脏移植、心血管康复、在药物支持下仍适合于接受心脏移植。结果显示,持续辅助泵使用中位时间为126(1~600)d,6个月存活率为75%(100例),12个月存活率为68%。

  • 标签: 心脏移植患者 左心辅助装置 血液动力学 心功能状态 左心辅助泵 美国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