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外山地丘陵林业生态建设研究状况作了综述,主要包括山地丘陵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山地丘陵森林空间配置结构及功能、山地丘陵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以及山地丘陵森林经营管理研究,并指出了山地丘陵林业生态建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山地丘陵区 立地类型 空间配置 效益 经营管理
  • 简介:西部丘陵养禽业有很大发展潜力,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经济落后,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知识,养禽业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探索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广科技知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注重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养禽业。

  • 标签: 养禽业 专业化养殖 饲养管理 经济发展 西部丘陵区
  • 简介:摘要农业水利灌溉是最基础的农业产业设施,保障农作物的增产和增收。水利灌溉技术是实现灌溉效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保证农业增收的手段,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极为严峻,丘陵山区着力于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也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本文主要分析了丘陵地区相关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 标签: 丘陵区 节水灌溉技术 应用
  • 简介:分析祁门县山地丘陵生态体系建设5种主要适宜模式及特点,即封造育型(生态林型)、林果农复合型、林农结合型、高产高效型(商品林基地型)、生态旅游观光型;提出相应措施与技术。

  • 标签: 山地丘陵区 生态体系 模式
  • 简介:通过对川中丘陵果树立体剖面分析研究,从物、能流角度揭示了果树地下背景特征对果树的非均衡全息作用。研究表明,在一定气候区域内果树态势是土壤以多种性质集合方式表现的反馈信息流与果树需求信息流对应匹配的结果;岩土系统以物、能流表征的全息作用效应显著,其中个别元素的物、能流始态,特别是果树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常影响果树果实品质。果树立体全息分析显示,川中丘陵果园一般以侏罗系沙溪庙组紫色土为佳,侏罗系遂宁组和白垩系紫色土的果园次之。

  • 标签: 地下背景 物能流 全息作用
  • 简介:摘要广西资源县十万古田风电场工程为高山丘陵风电场,为保护风电场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在风电场道路及风机吊装平台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绿化恢复施工。根据十万古田风电场高山丘陵的地质条件及气候条件,绿化恢复主要采用播撒草籽和喷播方式。

  • 标签: 高山丘陵 风电场 播撒草籽 喷播 绿化恢复
  • 简介:摘要: 通过近年来粤东地区丘陵低等级公路的设计,笔者总结了在丘陵低等级公路设计中可以采用的新技术以及较普遍的问题,并提出个人解决问题的见解。

  • 标签: 公路设计 丘陵区 选线设计 新技术运用
  • 简介:摘要提高雨水利用率,绿化东山,遏制蝗灾,进而发展山地养殖业,应该成为“十二·五”期间民乐县一项利国富民的节水型工程。

  • 标签: 蝗灾雨水集流绿化养殖业
  • 简介:新疆是一个丘陵春季融雪性洪水多发的省份,每年各地都会形成灾害.灾害性的春季融雪洪水,主要发生在由负气温稳定转为正气温初期的急剧增温期,本文以春季融雪洪水的发生时间与实测逐日气温的对应关系,从推理分析的角度,提出小流域春季融雪的设计洪水估算思路,对实现小流域融雪洪水的预警预报,防患小流域融雪洪水灾害,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融雪 2日累积日平均气温 度-日融水因子 最大场次日融雪洪水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比最大。为进一步减少因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水土保持方案应加强把握编制核心问题,本文从山地丘陵房建类水土保持方案重点编制角度出发,从项目特征、要点章节、编制思路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根据山地房产主要特点,把握编制角度,结合项目实例提出合理建议。

  • 标签: 水土保持方案 山地房产类项目 临时占地 项目概况 措施布设
  • 简介:针对浙中低山丘陵林业生态建设结症,结合森林多种生态功效,提出多种林业生态建设的工程载体及其保障体系.

  • 标签: 生态建设 生态问题 林业对策
  • 简介:通过试验探索早实核桃最适宜施肥量,进一步提升核桃综合管理技术和核桃产量,带动农民增收。试验结果表明,在黄土丘陵建立核桃优质示范园,株施70kg农家有机肥比较合适。

  • 标签: 黄土丘陵区 核桃 丰产栽培 施肥量
  • 简介:以苏南丘陵杉木、马尾松、栎林、毛竹等4种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内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层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的蓄水能力、渗透性能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毛竹林地土壤蓄水能力最好,为2096t/hm^2,渗透性能也以毛竹林最好,为17.56mm/min;通过测定4种林地土壤的入渗速率与入渗过程,对其入渗曲线进行拟合,得出土壤渗透速率与渗透时间呈乘幂函数关系,复相关系数为0.93-0.97,说明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以较好地描述各林地的土壤入渗过程;土壤理化因子与土壤渗透性能的相关分析显示研究土壤渗透性能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初渗、稳渗速率相关性最高,为首要影响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各样地土壤综合水文效应优劣依次为:毛竹〉栎树〉杉木〉马尾松。

  • 标签: 林分类型 土壤水文 土壤蓄水 土壤入渗
  • 简介:以黄土高原北部的陕西省吴起县为例,通过对不同灌木类型和不同生长年限的乔木林地土壤样品的分析测试与数理统计,研究黄土丘陵沟壑不同人工林植被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碱解N和速效K,柠条林地是沙棘林地的2倍以上,二者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柠条对土壤肥力的提高效果要优于沙棘,仅从对土壤性质的改善来看,建议选择种植柠条。2)乔木林地,从幼年林地到成年林地,土壤全N、碱解N、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不断增加,土壤速效K、全P和速效P略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表聚性加强。3)总体上,乔木林地0~100cm土层土壤碱解N、速效K、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N、全P、全K均高于灌木林地,表明乔木林地对土壤的培肥效果优于灌木林地。

  • 标签: 人工林 土壤肥力 黄土丘陵区
  • 简介:土壤性质是影响坡地降雨入渗、产流及土壤水再分布的重要因素。研究坡地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坡地降雨入渗产流规律。通过对20m×24m径流小区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沿坡面,从坡上向坡下砂粒含量逐渐减少,土壤质地总体变细;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土壤容重和饱和导水率均呈弱变异性。(2)在剖面内,从表层(0~10cm)向深层(120—130cm),土壤质地逐渐变粗,为弱变异性;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明显,从地表向深层依次减小,坡上和坡下表层有机质含量分别高出深层约8.6和7.6倍,为中等变异性;土壤容重呈波状增大的变化,变化范围为1.08-1.63g/cm^3,整体为弱变异性;土壤饱和导水率最大值出现在表层,向深层有呈波状减小的变化趋势,且波动强度依次减小,变异强度大,属强变异性,其大小属“高级”水平。

  • 标签: 红壤 土壤容重 饱和导水率 空间变异
  • 简介:综合利用Photoshop、Geoway、MapInfo、ArcView等软件提供的处理技术,通过对扫描得到的地形、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等要素图进行图像剪切、拼接、配准、采样、跟踪、调整以及属性表的维护等一系列处理步骤,建立了大比例尺小流域地理空间框架数据集,提供了小流域空间框架数据采集与应用的技术流程与方法,提出应用各种软件进行大比例尺空间框架数据处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各种细节问题.最后,以闽南丘陵地区草子坝小流域为例,利用ArcView的3DAnalyst、SpatialAnalyst、Geoprocessing等扩展模块以及MapInfoSQL查询功能,对流域空间框架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用于比较精细空间尺度上表达流域三维地形模型、坡度、坡向、河流垂直剖面、晕渲,不同高程上的土地利用类型等专题应用结果.

  • 标签: 小流域 空间框架数据 数据处理 图层整合 地形分析
  • 简介:降雨侵蚀力(R值)的空间分布反映了区域气候对土壤侵蚀的作用。利用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多年实测降雨资料,应用频率分析法,推求该地区侵蚀性降雨的一般雨量标准,揭示该地区侵蚀性降雨及其侵蚀特征,进而运用降雨侵蚀力日降雨量计算方法,分析紫色丘陵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紫色丘陵顺坡休闲农耕地的侵蚀性降雨的一般雨量标准为11.3mm;2)紫色丘陵多年平均总降雨量中有60%以上属于侵蚀性降雨,侵蚀性降雨主要集中于5—9月,其中7、8月年均侵蚀性降雨量和土壤侵蚀量最大,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丘陵边缘地区大于中部地区;3)紫色丘陵年均R值介于5000~6500MJ/(mm·hm^2·h)之间,由丘陵周边向中心逐渐减小,研究北部的巴中、达县、阆中3站的年均降雨侵蚀力形成高值,中部的遂宁站形成低值中心,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4)紫色丘陵R值主要由≥15mm的降雨构成,占76.9%-82.1%,年内集中度较高,主要分布在汛期5—10月份,占年R值的89%以上;5)R值的年际变化较大,达到中等程度变异,不同地区的R值年际变化差异较大,但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随时间变化的增减趋势。

  • 标签: 侵蚀性降雨 土壤侵蚀 降雨侵蚀力 时空分布 紫色丘陵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丘陵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本文以湖南涟源市水稻规模化生产为例,以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丘陵水稻规模化生产的现状、主要模式、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丘陵水稻规模化生产的对策。

  • 标签: 丘陵区 水稻规模化生产 问题 对策
  • 简介:在南方红壤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南方红壤丘陵水土流失现状、特点、成因、危害以及近50年来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南方红壤考察目前有水土流失面积13.12万km^2,占红壤考察土地面积的15.06%。近50年来,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在1985年前呈增加趋势,1985年以后呈现递减趋势。针对水土流失的特点与危害,提出水土流失治理的综合治理对策。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根本保证;科学规划、分区治理、实施战略性推进是综合治理的前提,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实施重大工程是综合治理的契机;水土保持科技进步是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催化剂。

  • 标签: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对策 南方红壤丘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