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在大众时代,随着权利意识的觉醒,少数民族群众试图通过发动群体性事件来争取自己的利益。由于流动人口少数人具有游民习性,使群体性事件更为复杂。尽管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具有敏感性、复杂性、关联性等特征,但处置此类事件依然要坚持法治手段的方式。

  • 标签: 城市民族工作 流动人口 群体性事件 社会治理
  • 简介:摘要甘肃省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贫瘠落后、人多地少、生态环境恶劣。省会兰州现有20多万劳动力流入,这些人口中回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85%。少数民族离开民族地区流向大中型及省会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缺失问题日益突出,教育状况令人堪忧。本文以兰州市回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为例,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 标签: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现状与思考
  • 简介:几年前,青年学者廉思的代表作《蚁族》,让“北漂”青年群体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据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显示,北京青年流动大学毕业生中有73.2%毕业于京外高校,68.6%来自农村和乡镇。而像这样,在某一时间、户籍登记地与居住地不一致人口,我们统称为流动人口。改革开放以来,

  • 标签: 流动人口 大学毕业生 青年学者 社会关注 青年群体 抽样调查
  • 简介:受特定语言文化、宗教观念和风俗习惯的制约,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出独特的流迁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收入水平。依据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归纳和对比少数民族与汉族流动人口的流迁特征,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迁特征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偏低,除受流迁主体的就业身份、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基本因素的影响以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迁动因、流迁时间、流迁地点和流迁范围均对其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流迁特征 收入水平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在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住房保障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我国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和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我国现行的几种流动人口住房保障模式的优点与不足,并针对如何优化流动人口住房保障提出了思路和措施。一、流动人口住房现状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选择的住宿方式主要有六种:即旅店住宿、居民家中、单位内部、工地现场和租赁房屋,其中选择租赁房屋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50%。

  • 标签: 流动人口 住房保障 路径 租赁房屋 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
  • 简介:新修订的《西藏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近日经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与原条例相比,新修订的条例在流动人口界定、流动人口享受公共服务的规定等方面作了修改。

  • 标签: 西藏自治区 流动人口 公共服务 享受 保障 人大常委会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现状,然后指出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流动人口 结核病 预防控制 问题 对策
  • 简介:本文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流动人口关于避孕节育的现状、避孕的知识水平、生殖健康情况及性行为的特征,了解当今对药具管理员培训的现状。主要采取自填问卷的方法。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流动人口采取过避孕节育措施。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流动人口对避孕知识的掌握比较差,避孕措施运用不当导致流产率较高。因此,需要开展与避孕知识相关的性教育活动,推广与避孕节育有关的技术,提高男性参与避孕的积极性,避免流产。

  • 标签: 流动人口 避孕节育 性知识教育 性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对中江县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管理情况进行了解。方法以中江县2015年建册管理预产期流动人口孕产妇176例与10899例常住人口孕产妇为对象,结合国家卫计委与省卫计委下发管理统计报表及登记簿为统计项目。结果分娩流动人口建卡率为43.75%,分娩常住人口建卡率为96.55%;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28.41‰,常住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3.30‰;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568.18/10万,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9.18/10万,(P<0.05)。结论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管理情况不理想,还应通过各方面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质量。

  • 标签: 流动人口 孕产妇 健康管理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在现代社会中流动人口成为了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群体之一,在对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应该加强对这部分人口的关注,在流动人口之中进行传播也成为了当前预防艾滋病的一个难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对流动人口中的艾滋病问题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管理及检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将艾滋病的扩散渠道进行彻底的控制。

  • 标签: 流动人口 艾滋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新疆的发展建设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西部地区以昌吉地区为例,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人口数量增加迅猛,流动人口数量变动巨大,2016年经统计,我州五县、两市、两园区建筑施工现场流动人口就达到19889人。本文阐述了新疆昌吉州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概念,与建筑行业流动人口管理体系建设。在分析昌吉州建筑行业流动人口管理不足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建筑行业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及建筑行业流动人口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

  • 标签: 流动人口 建筑行业
  • 简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流动迁移最为活跃的时期,流动人口呈现数量多、组成复杂的趋势,其出行特征值得关注.本文依据第5次北京交通综合调查流动人口调查数据,根据流动人口在京时间特征差异,将在京时间6个月以内的旅居流动人口划分为短期来京差旅型流动人口和长期在京居留型流动人口2类,据此研究旅居流动人口出行特征.研究发现短期来京差旅型流动人口存在选择舒适型出行方式概率较高、出行链复杂程度高、活动效率较低等特征;长期在京居留型流动人口来京目的多为务工,其出行早晚高峰特征明显且与道路高峰重叠,与常住人口出行特征相似度较高.结合北京市交通供给现状及首都发展定位,针对出租车服务、公交服务、共享单车等提出管理策略及政策建议.

  • 标签: 流动人口 在京时间 出行特征 政策建议
  • 简介:通过梳理,认为当前初步形成以"制度导向型、服务融合型、载体支撑型、主体协同型"四种类型的中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实践模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四种类型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实践模式既有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元素,也存在缺乏统筹城乡观念、户籍改革难落实、社会融合政策"碎片化"、流动人口家庭发展能力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议以统筹城乡为基础,进一步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构建社会融合政策体系,建立以家庭政策为基本单元的社会政策取向,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和企业协同、流动人口主动参与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治理格局,全面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向更高质量阶段迈进。

  • 标签: 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实践模式
  • 简介:流动人口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人民共享发展的体现。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得到一定的重视,但现实中存在服务水平低、服务项目不均、政府投入不足,管理部门缺少协调机制,流动人口认识不足、存在抵触情绪,服务队伍不健全等问题。加大投入并保障经费落实,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宣传提升流动人口自我权益维护意识与主动参与意识,强化服务队伍建设。

  • 标签: 流动人口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均等化
  • 简介:摘要在当下社会的发展大环境中,城市流动人口逐渐上涨,越来越多的农村打工青年涌入城市,谋求生机。因此,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以及相关单位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真正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使他们能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教育,与其他正常的孩子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 标签: 城市流动人口 子女教育 政策 困境 建议
  • 简介:本文从微观个体的角度,证实网络效应在我国城乡移动通信扩散过程中的作用,揭示流动人口在城乡之间发挥传导作用并影响城乡移动通信扩散差距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网络效应对城乡移动通信扩散均发挥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城市地区的网络效应大于农村地区;城市强网络效应促使移动电话在流动人口群体内加速扩散,使流动人口的网络效应增强;移动电话在流动人口群体内的扩散对农村移动通信扩散具有促进作用,表现为与亲人之间联络产生的直接效应和通过增加农村安装基础产生的间接效应。流动人口在城乡群体之间发挥传导作用,最终使城乡移动通信扩散的差距得以缩小。

  • 标签: 移动通信扩散 网络效应 流动人口
  • 简介:摘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重难点内容,现有的管理制度已经难以适应人口计划发展的大趋势,从系统理论和机制研究的角度来讲,提出人口管理的实际对策,针对理论缺陷、体制缺陷、资源缺陷、方式缺陷等方面从战略角度、发展角度进行服务策略的调至,从而解决我国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管理系统 机制
  • 简介:为了解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子女随迁的因素,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数据),进行了随迁指数分析及二元probit模型分析,具体对流动家庭的子女年龄、父母年龄、教育程度、迁移距离、省份、工作收入及工作时长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孩子年龄越小越不容易随迁;相较省外流动,市外省内流动家庭更可能选择子女随迁;工作时长对子女随迁决策的影响较大;选择子女随迁会降低家庭收入水平。

  • 标签: 子女随迁 随迁指数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