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防小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了确保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由于小动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预防。变电站应该成立由生计、安监、变电运行以及各施工单位组成的防小动管理系统。其中生计、安监部门主要负责防小动工作的指导、具体工作安排、制定防小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变电运行以及各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只要负责执行上级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并且将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反馈给生计、安监部门。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变电站防小动工作逐渐网络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防小动工作系统网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对变电站防小动的改进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借鉴。

  • 标签: 变电站 防小动物工作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变电所小动进入造成设备、设施故障进行简要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止小动进入变电所户外设备区、高压室方法及治理措施进行论述,避免此类故障再次发生,提高供电可靠性。

  • 标签: 变电所 小动物 高压室 短路 预防措施 危害
  • 简介:摘要:变电站防小动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变电站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的事情,预防变电站小动对于变电站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变电站中小动的出没给变电站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论文是笔者根据自己的认识来论述变电站中如何防范小动举出一些例子,并作为变电站防范小动工作的一些参考建议,以减少变电站工作中小动的出没,影响变电站工作的正常运行。

  • 标签: 变电站 防范小动物 防范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留存一些缝隙、孔洞等,一旦在变电站后续的运营过程中缺乏管理,就会导致一些小动从这些缝隙、孔洞中进入变电站中,进而造成变电站的设备损坏,甚至给变电站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各变电站应对防小动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并深入分析当前防小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本文首先分析小动进入变电站造成的危害,并分析变电站防小动措施的现状,最后提出若干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 标签: 变电站 防小动物措施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部分变电站都已经推行无人值守的管理模式,降低了变电站运行管理的成本,但对变电站防小动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如果老鼠、蛇等小动进入变电站,可能会与带电设备接触,进而导致设备短路等问题,或者进入电缆沟、接线盒、保护屏中,造成直流系统接地,引发保护误动等问题。对此,变电站要采取有效的防小动措施,本文对防小动措施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标签: 变电站 防小动物 措施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风电场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统筹安全与发展,坚持电力安全供应底线。新的发展阶段下,新能源行业应瞄准主体电源定位,运用新技术、推广新模式、解决新问题,主动提升自身的电力支撑保障能力,推动实现行业行稳致远和高质量发展。

  • 标签: 新能源风电场 电力设备防小动物措施 研究与探讨
  • 简介:摘要:根据风力发电新能源建设的需求及土地节约高效利用的原则,风电场大多建设在沙漠、荒漠、山地等风力风速较好的地区,此地区存在较多的野生动物,如羊类、兔类及众多野生禽类,易发生小动爬塔事件,对风电场造成安全隐患。通过介绍某风电场一起小动攀爬集电线路杆塔(该杆塔安装有跌落开关平台)引起的集电线路跳闸事件,分析事件的原由,提出解决预防措施,并对该事件延伸介绍了零序保护相关原理,演算零序电流的计算过程,最后作出总结。

  • 标签: 小动物爬塔 集电线路跳闸 解决措施 零序保护
  • 简介: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更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1]。以“土壤中小动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为例,阐述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落实好生物学科核心素养[2],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树立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总目标。

  • 标签: 高中生物 学科核心素养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TPA)SPECT/CT显像对脑脊液漏(CSFL)的诊断效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CSFL疑似患者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44.2±15.1)岁]。患者术前均行99Tcm-DTPA SPECT/CT脑脊液显像、副鼻窦高分辨率CT(HRCT)和副鼻窦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采用χ2检验分析3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对CSFL的定性、定位诊断效能。结果23例患者中,手术确诊21例为CSFL并明确漏口24个,2例患者术中未见明显CSFL及漏口。99Tcm-DTPA SPECT/CT、MRI、HRCT诊断CSFL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分别为100%(21/21)和95.7%(22/23)、85.7%(18/21)和82.6%(19/23)、76.2%(16/21)和69.6%(16/23);定位漏口的准确性分别为79.2%(19/24)、50.0%(12/24)和45.8%(11/24)。3种影像学检查对CSFL的定性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0.451~3.453,均P>0.05);但99Tcm-DTPA SPECT/CT的定位准确性优于MRI及HRCT(χ2值:4.463,5.689,均P<0.05)。结论99Tcm-DTPA SPECT/CT显像对CSFL具有良好的定性诊断价值,在定位诊断更具有优势,有助于指导手术。

  • 标签: 脑脊液耳漏 脑脊液鼻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99m锝五乙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 SPECT/CT融合显像对肿瘤患者骨盆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至12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且临床疑似有骨转移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7例、女性71例,年龄29~86(48.8±14.5)岁。将患者分为原发盆腔肿瘤组(63例)和非原发盆腔肿瘤组(85例)。所有患者在首次行SPECT全身平面骨显像后,对骨盆的异常浓聚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或)影像学检查(SPECTCTSPECT/CT、MRI)随访6个月至1年,通过随访结果,比较SPECT平面骨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符合率、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多个影像学检查的阳性预测值。结果SPECT平面骨显像共检出309个代谢增高病灶,其中239个与随访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77.3%(239/309),诊断骨转移的准确率为92.9%(208/224),诊断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77.3%(34/44)。SPECT/CT融合显像共检出367个代谢增高病灶,其中349个与随访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5.1%(349/367),诊断骨转移的准确率为98.4%(299/304),诊断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7.7%(50/57)。SPECT平面骨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在诊断符合率、骨转移的诊断准确率、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595、28.795、4.546,均P<0.01)。SPECT/CT融合显像在骨盆病变中检出的病灶数多于SPECT平面骨显像,原发盆腔肿瘤组检出病灶数多于非原发盆腔肿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85,P=0.036)。各种影像学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以SPECT/CT最高(84%,52/62),其余依次为SPECT(79%,48/61)、MRI(76%,47/62)和CT(65%,39/60),其阳性预测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92,P=0.003)。结论与SPECT平面骨显像相比,99Tcm-MDP SPECT/CT可以提高肿瘤患者骨盆转移灶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和原发性盆腔肿瘤骨转移灶的检出率。

  • 标签: 肿瘤转移 骨盆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99m锝美罗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PECT/CT唾液腺显像检查干燥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干燥综合征患者62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1例。其中参照组采用腮腺造影检测,研究组采用SPECT/CT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SPECT/CT检测,检出率为90.32%,参照组患者经腮腺造影,检出率为61.29%,两组检测结果经比较,研究组检测灵敏度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CT唾液腺显像检查干燥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检出率,以及检测灵敏度,对于疾病的确诊以及治疗均能够提供有效保障。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唾液腺 SPECT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眼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分期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5至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并行99Tcm-DTPA眼眶SPECT/CT检查的40例双眼发病的TAO患者资料,根据临床活动性评分(CAS)标准,分为TAO活动期组(15例)和TAO非活动期组(25例);同时纳入1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99Tcm-DTPA眼眶SPECT/CT图像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分析SUVmax与CAS的相关性及阅片结果与CAS在评估TAO临床活动性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UVmax对TAO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CAS及SUVmax。统计学主要采用Kruskal-Walis H检验、方差分析、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Kappa检验等。结果3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894;P<0.01)。活动期TAO患者SPECT/CT图像可见放射性核素在眼眶组织中异常浓聚、增强,核素摄取明显增高;非活动期TAO患者核素摄取轻度增高;健康志愿者组无明显或仅有轻度的核素摄取。TAO活动期组、TAO非活动期组、对照组SUVmax分别为2.24±0.47、1.57±0.43、0.67±0.22,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AO患者的SUVmax与CAS呈线性正相关(r=0.753,P<0.05)。阅片结果与CAS评估患者TAO临床活动性具有一致性(Kappa系数为0.737,P<0.05)。以阅片结果为标准,SUVmax判断TAO活动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2,阈值为1.850,灵敏度为86.70%,特异度为76.00%;以CAS结果为标准,SUVmax的AUC为0.853,阈值为1.850,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7.50%。5例患者阅片结果与CAS判断TAO活动性存在不一致,其中2例患者CAS≥3分,但眼眶图像未显示任何炎性反应病变;3例患者的CAS<3分,但眼眶图像显示炎性反应病变。13例SPECT/CT显示为活动期的患者进行了12次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治疗后的CAS[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2.00(2.00)分,低于治疗前的3.00(1.50)分;治疗后的SUVmax为1.60±0.20,低于治疗前的2.17±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00,t=10.197;均P<0.01)。结论99Tcm-DTPA眼眶SPECT/CT能相对准确地判断TAO患者眼眶炎性反应的状态,可作为评价TAO临床活动性的有益补充,从而更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中华眼科杂志,2021,57:830-836)

  • 标签: Graves眼病 99m锝五乙酸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参考标准 评价研究
  • 作者: 王芳 邵剑波 张永学 吴敏 程春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核医学科 43001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医学影像中心 43001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430022,武汉市第六医院放射科 430015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SPECT/CT检查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2019.12-2021.3,抽取98例SPECT/CT检查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和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SPECT/CT检查中应用心理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SPECT/CT检查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负面情绪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CMVD)动物模型中比较SPECT与PET心肌血流定量指标,以明确SPECT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雌雄不拘、体质量(20±5) kg的萨能奶山羊7只,通过微球栓塞建立CMVD动物模型。分别在造模前和造模后第1天行一日法静息+ATP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动态心肌血流灌注显像(DMPI),并于造模后第2天行一日法静息+ATP负荷13N-氨水PET DMPI。对比造模后SPECT与PET显像的负荷心肌血流量(SMBF)、静息心肌血流量(RMBF)、心肌血流储备(MFR);并将造模后与造模前SPECT定量指标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分析数据。结果7只实验羊中4只显像完全。造模后SPECT和PET测得的实验羊左心室(整体)的RMBF (ml·g-1·min-1)、SMBF(ml·g-1·min-1)与M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2±0.27和1.29±0.20;0.74±0.19和0.99±0.26;0.53±0.16和0.76±0.10;t值:3.121、1.195、1.930,均P>0.05);在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中,SPECT和PET测定的RMBF、SMBF和MFR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0.182~2.734,均P>0.05)。Bland-Altman分析示SPECT与PET检测上述定量指标的一致性较好,2种方法测定RMBF最多相差0.63 ml·g-1·min-1,SMBF最多相差0.66 ml·g-1·min-1,所有点均在95%一致性界限以内;MFR最多相差0.56,有14/16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内。造模后与造模前SPECT所测左心室RM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2±0.27和1.57±0.36;t=0.166,P>0.05),而造模后左心室SMBF和MFR较造模前减低(0.74±0.19和2.34±0.89,0.53±0.16和1.39±0.31;t值:3.836、6.309,均P<0.05);SPECT测定的LAD、LCX及RCA造模前后相关指标比较结果也与上述类似(RMBF t值:0.191、0.235和0.195,均P>0.05;SMBF和MFR t值:0.411~19.911,均P<0.05)。结论SPECT DMPI与PET DMPI测定的CMVD动物模型RMBF、SMBF、MFR一致性好;SPECT心肌血流定量分析可以评估CMVD的血流灌注情况。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灌注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山羊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99Tcm-联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99Tcm-3PRGD2)是近年来人工合成的可用于乳腺癌分子显像的一种SPECT示踪剂。99Tcm-3PRGD2 SPECT/CT可用于早期诊断乳腺癌并进行准确的分期及分子分型,据此进行诊疗方案的选择,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就99Tcm-3PRGD2 SPECT/CT在乳腺癌诊疗过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作出展望。

  • 标签: 乳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整合素αVβ3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RGD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脊柱良性以及恶性病变诊断中实施SPECT/CT融合显像临床诊断效果。方法: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集80例脊柱病变患者,病灶共100处,使用随机数值方式,划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实施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方式,对照组实施SPECT诊断方式,对两组患者的脊柱良性以及恶性病变进行对比,患者检测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80例患者中共存在100处病灶,其中骨转移病灶为60处,良性病灶为32处。在SPECT/CT融合显像方式中,检测实验组患者骨转移病灶为30处,其中假阳性病灶2处,良性病灶18处,其中假阴性病灶3处;在SPECT诊断方式中,检测对照组骨转移病灶22处,其中假阳性8处;良性病灶25个,其中假阴性病灶10处;实验组检测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以及阳性预测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SPECT/CT融合显像 脊柱 良性 恶性 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利妥昔单抗(99Tcm-Rituximab)SPECT/CT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海南省肿瘤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7~73岁(中位年龄50.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99Tcm-利妥昔单抗SPECT/CT显像,分析图像并统计SLN的数量。显像后1~2 h进行手术,术中采用便携式γ探测器探测SLN,以术中检出的SLN数量为"金标准",评估99Tcm-利妥昔单抗SPECT/CT的诊断效能。结果99Tcm-利妥昔单抗SPECT/CT显像共检出SLN 67枚,以1~3枚者居多(68%,15/22),术中γ探测器共检出SLN 81枚,以2~4枚者居多(73%,16/22)。以患者为单位,99Tcm-利妥昔单抗显像的灵敏度为100%(22/22)、总符合率为100%(22/22);以淋巴结为单位,灵敏度为83%(67/81)、阳性预测值为100%(67/67)、总符合率为83%(67/81)。结论99Tcm-利妥昔单抗SPECT/CT对乳腺癌SLN的诊断灵敏度及符合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性。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利妥昔单抗 体层摄影术,发射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