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疾病,血凝素为甲型流感病毒包膜最主要的糖蛋白,病毒血凝素末端修饰的甘露聚糖可作为多种固有免疫系统识别的靶点。本文简述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糖基化在固有免疫系统成分识别和抗病毒方面所起的作用。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血凝素糖基化 凝集素 抗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方案在非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免疫低下宿主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的非HIV感染的免疫低下肺炎患者共15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采用规范化护理;对照组83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ADL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恢复时间、咳痰恢复时间、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ADL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非HIV感染的免疫低下宿主肺炎中,严格实施规范化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长,提高ADL,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 标签: 肺炎 规范化护理 免疫低下 非HIV感染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全世界发病率第二的恶性肿瘤,尽管人们发现多种影响结直肠癌发生及发展的因素,但确切的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免疫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逐渐意识到肠道微生物群相关的宿主免疫反应在结直肠癌的起源和进展中存在重要的作用。以下将对肠道微生物群调节宿主免疫反应、Toll样受体参与肠道微生物群-宿主免疫反应、基于Toll样受体的免疫治疗等作一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Toll样受体 肠道微生物群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常见并发症。allo-HSCT前,对患者采取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标准预防方案,可明显降低其急性GVHD(aGVHD)发生率,但是对降低cGVHD发生率效果不明显。现阶段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为代表的GVHD预防方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cGVHD发生率及疾病严重程度。糖皮质激素是cGVHD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激素难治性cGVHH(SR-cGVHD)患者,目前已有多种新型二线药物,但尚无首选治疗方案。靶向cGVHD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将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向。笔者拟就cGVHD的预防、治疗及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的新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慢性病 预防和防护用药 药物疗法 生物学标记
  • 简介:摘要在武汉首次出现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 )是一种高致病性人类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es,HCoVs)。HCoV感染属人畜共患病,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然而,对导致这次2019-nCoV的高侵袭力了解甚少。许多动物源性病毒编码的蛋白干扰了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这些病毒蛋白通常是主要的毒力因子。人类冠状病毒是与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病原体。在过去的17年中,2019-nCo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感染人类的事件相继暴发,使HCoV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HCoV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本次2019-nCoV感染的发病机制。本综述涉及近年来HCoV感染对宿主细胞凋亡、固有免疫应答、内质网应激应答、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kappa B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等多层次影响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深入研究2019-nCoV感染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人类冠状病毒 凋亡 固有免疫 内质网应激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核因子κB
  • 作者: 陈燕丽 刘龙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云南省重大传染病疫苗研发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118,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疫苗研发系统创新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118
  • 简介:摘要自然杀伤细胞(NK)和树突状细胞(DCs)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调节固有免疫应答的早期阶段以及随后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近年来才被阐明。NK细胞与DCs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NK细胞活化、DCs成熟或凋亡,并涉及细胞因子与细胞间的直接接触。NK细胞通过诱导偏向Th1免疫应答的DCs成熟,为DCs提供抗原和杀伤未经适当成熟的iDC,来控制和增强DCs介导的抗病毒免疫应答;DCs通过可溶性和细胞接触性激活剂刺激NK细胞,从而增强其细胞增殖、存活和细胞毒性来调节固有免疫应答的强弱。最近的研究表明,NK细胞和DCs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几种抗病毒反应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NK-DC相互作用及其与抗病毒反应的关系,以此为病毒感染疾病中NK-DC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自然杀伤细胞 树突状细胞 病毒感染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不具备蛋白质编码能力或仅具备有限的蛋白质编码能力的RNA分子,其广泛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核内小RNA宿主基因14(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4,SNHG14)是一种新发现的lncRNA,在诸多人类肿瘤中呈现异常表达,对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耐药等恶性生物学行为起到调控作用,与患者的淋巴侵袭和肿瘤大小等密切相关,并可作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 作者: 綦辉 申晨 李颖佳 申阿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石家庄 050010
  • 简介:摘要结核病(TB)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致死性疾病。异烟肼(INH)是TB治疗的重要一线药物,但其可引发肝损伤甚至肝衰竭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目前,研究者认为INH的代谢产物、氧化应激反应失衡及免疫反应紊乱是INH致肝损伤的重要原因,相关基因多态性与INH致肝损伤密切相关。现就INH代谢酶、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INH致肝损伤的相关性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对INH致肝损伤的认识,探讨其防治新方向。

  • 标签: 异烟肼致肝损伤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 氧化应激反应 免疫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阿胶大枣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用ICR小鼠,进行脏器/体重比值测定、迟发型变态反应、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和NK细胞活性测定,研究阿胶大枣配伍是否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结果:阿胶大枣配伍使用能增强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数量,还能促进NK细胞的活性。但对小鼠体重。脏体比、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半数溶血值、碳廓清功能无影响。结论:阿胶大枣配伍具有一定的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 标签: 阿胶 大枣 免疫
  • 简介:摘要随着对肿瘤热疗和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的深入研究,近年来热疗对TIME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热疗与TIME中几类主要免疫细胞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全面而透彻的了解热疗对TIME的调控作用,有助于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肿瘤/热疗法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热休克蛋白
  • 简介:摘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是移植后非复发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对GVHD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网络在GVH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在GVHD中的作用已被多次报道,有望成为GVHD潜在的治疗靶点。本综述整理最近在GVHD领域与IL-10相关的文献,总结了IL-10与GVHD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治疗研究进展,分列了不同来源的IL-10在GVHD中的作用及潜在的相关临床防治前景。

  • 标签: 移植物抗宿主病 白细胞介素-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免疫检验中应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其临床检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 180例我血站从临床获取的免疫检验的患者, 随机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免疫检验, 实验组采纳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免疫检验方式。并且在检验过程中,详细、有效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观察免疫检验的实际应用中,实验组的临床免疫指标检查指标变异指数小于未进行质量控制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免疫检验方式,其检验结果更可靠、更准确。

  • 标签: 免疫检验分析 常规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当前基层免疫规划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尤其是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出现的免疫纠纷,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主要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免疫纠纷的类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基层 免疫规划 免疫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重症呼吸道感染发病机制为促炎/抗炎反应紊乱及免疫失衡,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免疫细胞过度凋亡和功能耗竭、免疫抑制或免疫麻痹等是主要的免疫病理表现。针对其发病机制的免疫调节治疗主要包括激素、IL-6受体拮抗剂、康复期血浆、超免疫球蛋白等,但其应用时机及临床效果尚存争议,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免疫失衡与免疫调节治疗进行评价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皮肤表面定植着众多微生物,宿主与共生微生物之间依赖免疫细胞和分子网络相互作用,建立并维持皮肤的健康稳态。发生皮肤疾病时皮肤菌群发生改变,并可能参与多种炎症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痤疮等的发病。本文综述生理状态下及发生炎症性皮肤病时皮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微生物群落 皮肤 免疫系统过程 炎症性皮肤病
  • 作者: 邓垂文 李文丽 李永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25
  • 出处:《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730,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100730
  • 简介:摘要共抑制受体又称免疫检查点受体,在调节免疫应答、维持机体免疫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共抑制受体所在通路为治疗靶点的生物制剂已被研发并推广至临床应用。作为近年发现的新的共抑制受体之一,业有研究证实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免疫酪氨酸样抑制基序(TIGIT)的异常表达与肿瘤、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综述拟对TIGIT的分子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小结。

  • 标签: 自身免疫病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 共抑制受体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我国被批准进入临床应用,随之而来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需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文章总结了针对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抗体引起的irAE发病率、特征性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探讨了其可能的发病机理、不同类型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差别、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临床肿瘤医师对肿瘤irAE的识别和监控加以指导。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抗PD-1抗体 抗PD-L1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