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走马乡,白果坪,一听就很偏远,远到了崇山峻岭中的鄂西南边陲。即使在畅通了高速公路的今天,从武汉驱车也要走整整九个小时。一个文化人,学者,怎么会呆在这样一个远离中心的地方?怎么会呆在这样一个孤零零的"乡""坪"琢磨一部古籍?一见面,刚刚坐下来,我就向高先生提问。高先生当时感冒初愈,气弱,面色有点苍白,坐在白果坪那幢低矮的老木屋里,安安静静地微笑着听我发问,然后缓缓地回答说: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才十几岁,一看就忘不掉了。

  • 标签: 容美纪游 走马乡 顾彩 鄂西南 小忽雷 田舜年
  • 简介:滇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保留了古老的土司制度,这里拥有全国最多的土司。1942年初,10万中国远征军由滇西开入缅甸作战,5月,远征军失败,怒江以西约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陷。在滇西沦陷的28个月内,形成了中国政府正规军、基层政权组织的民众队伍和土司抗日武装三种力量共同抗日的局面。身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滇西土司积极抗日,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疯狂侵略,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 标签: 中国远征军 基层政权组织 抗日武装 宣抚司 土千总 曩宋
  • 简介: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咸丰县尖山乡东3公里处,是湘鄂川黔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遗址。该遗址始建于元代初期,历时470余年。鼎盛时期的唐崖”帅府”,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占地57.75万平方米,

  • 标签: 遗址 土司 纪实 图片 少数民族地区 鼎盛时期
  • 简介:随着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联合组成土司遗址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高潮。就2013年来看,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土司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二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经典著作研究,三是中国土司制度研究,四是改土归流研究,五是中国土司文化研究,六是土司遗址申遗地研究。七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区域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构建"土司学"奠定一定实的学术基础,而且为土司文化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可能。这里,主要评述后三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走向。

  • 标签: 中国土司制度 土司文化 研究 年度报告
  • 简介:随着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联合组成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就2013年来看,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其一是"土司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其二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经典著作研究;其三是中国土司制度研究;其四是改土归流研究;其五是中国土司文化研究;其六是土司遗址申遗地研究;其七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区域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构建"土司学"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基础,而且为土司文化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可能;但在研究视角、话语体系、研究内容与方法、史料整理、学术专著、团队合作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今后研究中予以改进。这里,主要评述前四方面的研究情况。

  • 标签: 中国土司制度 土司文化 研究 年度报告
  • 简介:土司年班制度是清政府针对川西北藏区土司实行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对维护川西北土司地区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内务府奏案,集中研究了土司年班管理制度中的赏赐制度,分析了年班土司赏赐制度中的等值折赏和品级给赏两种赏赐制度的具体内容与实行形式,总结了清代年班土司赏赐制度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 标签: 土司 年班 等值折赏 品级给赏
  • 简介:经过明清时期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岑氏土司开始形成国家认同观念,并通过修谱牒重构祖先记忆,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向心性。同时,这也是明清两朝推行教化政策、构建新的边疆社会秩序的结果。

  • 标签: 岑氏土司 祖先记忆 教化 国家认同
  • 简介:甘肃卓尼的杨土司先祖,系松赞干布时代的吐蕃大臣噶禄东赞,是噶氏家族东迁到甘青一带的后裔.13世纪元朝时,名为些地、傲地的兄弟二人定居卓尼.1418年,些地因功被授予世袭指挥佥事兼武德将军,并出任卓尼大寺(禅定寺前身)寺主,成为集族权、神权、政权于一身的世袭土司和教主.

  • 标签: 土司 红军 松赞干布 13世纪 先祖 吐蕃
  • 简介:本镇,男,1958年2月生,广西浦北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广西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 标签: 党委书记 教育学院 副会长 广西 硕士生 中国
  • 简介:老司城坐落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的大山深处,是土家族千年土司王国的帝都,古代湘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中心,被史学界誉为中国古代民族自治和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成功典范与活化石,是东方的马丘比丘。我是带着朝圣的心情去朝拜这个王国或王朝的。这是我祖先的王国与王朝。是我土家族的王国与王朝。我土家族祖先历时1054年之久的王国与王朝历史,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王国与王朝的历史都长、都远,而我却很长一段时间都忽略了我祖先的这段历史与荣耀。我知道老司城,却没来拜谒过老司城。

  • 标签: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王朝 土司 民族团结 民族自治 民族融合
  • 简介:《清实录》中所载土司承袭之事共有858例,涉及所有的土司地区及558家土司,内容丰富。它为我们研究清代土司承袭制度的执行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清代土司承袭制度在一般情况下是依定制办理的,特殊情况可以请旨另行处理。同时,一些事例还体现了雍正改流以后土司制度的某些变化。

  • 标签: 清实录 土司 承袭 事例 分析
  • 简介: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统治制度。石柱土司制度存在574年,马、陈、冉“三大姓”土司官的沿袭在辖区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两重性中的进步作用是:维护地方稳定,巩固祖国统一;传入先进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边地联系.形成融洽整体;增进土汉交流,促进文化发展;积极参加斗争,保卫祖国疆土;保境安民。造福桑梓。两重性中的不利因素是:导致土司隔阂和民族纠纷;土司掌握土民生命;自我封闭,长期落后。就石柱土司而言,其进步作用远远大于消极作用,充分利用其进步意义.对增强少数民族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认同感,意义重大而深远。

  • 标签: 石柱土司制度 羁縻之制 明清王朝 进步作用 消极影响
  • 简介:标,江西赣县人,1929年8月参加红军;1931年3月由中国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先后在红一、红三军团任连长、副营长、营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负伤;后参加长征.1935年11月到达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五团团长;1937年4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 标签: 司令 菩萨 1931年 反“围剿” 红一方面军 1937年
  • 简介:斋随笔》是南宋洪迈的一部史料笔记。该书叙述语言以文言为主,兼用方言、俗语。书中所见《汉语大词典》来加收录的词条有“旧弼”“埂地”“渖墨”“祈诉”“精谨”枉郁”“窘扰”“猷训”“隐落”“究质”“拊拧”“卞悚”“尊巩”“蔚蓊”揭表“笞楚”“奢暴”等,有的来自洪迈的叙述语言,有的来自洪迈引用的前人作品。对这些词语进行考释有助于《斋随笔》的词汇研究和相关辞书的编纂工作。

  • 标签: 《容斋随笔》 词语考释 洪迈
  • 简介:烟瘴是一个历史性和区域性突出的现象,曾对南方少数民族及地区产生较大影响。明代广西土司区烟瘴肆虐,成为明朝经营和治理的主要困难,因此明朝在广西土司区采取了以土治土,倚重土官的策略。烟瘴,在一定程度上与广西土司制度的存在有着密切关联。

  • 标签: 明代 广西 土司制度 烟瘴
  • 简介:近日,湖南、湖北、贵州三地联合以“土司遗址”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同为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云南,其实也有丰富的土司文化,现存数座较为完备或者经过重建的土司府和尚有开发价值的土司建筑遗址。

  • 标签: 土司文化 开发与保护 建筑遗址 云南 世界文化遗产 西南民族地区
  • 简介:《明史·四川土司传一》是记载明代四川土司制度和苗彝藏羌等少数民族状况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据《明实录》等史料考证,可知该传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在乌蒙乌撒东川镇雄四军民府、马湖府、茂州卫、松潘卫、天全六番招讨司、黎州安抚司等部分存在十四处疏误的地方。致误之由,主要是明史臣在阅读《明实录》等原始史料时的疏忽及考证不精。

  • 标签: 明史 四川土司传一 考误
  • 简介:土司文学的兴盛推动土司学术研究热的形成,皆源于新时期国家文艺政策的拨乱反正。本文从几部代表性的戏剧谈土司形象塑造的得失,追溯早年被全盘否定的土司形象,探讨多维、鲜活的土司形象和作为文化符号的土司形象,期待土司形象的作品能够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巧妙地结合起来。

  • 标签: 戏剧作品 土司形象 全盘否定 多维 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