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环形(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行I正EP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LEEP手术操作时间,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结果,患者术后宫颈塑形满意度(PostoperativeCervicalShapingSatisfaction,PCSS)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中宫颈良性病变组69例占70.4%,平均手术时(11.2±6.9)min,中出血量(15.8±5.8)ml,PCSS86.9%,治愈率92.8%。宫颈恶性病变(CIN)29例。占29.6%,平均手术时间(10.6±5.3)min,中出血量(14.2±4.9)ml,PCSS82.8%,治愈率90.0%。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是治疗宫颈良性疾病和早期C1N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妇科门诊总数的40%~50%[1],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包括宫颈糜烂、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体囊肿等.治疗宫颈疾病的方法很多,但治疗不彻底,远期疗效也不能令人满意.宫颈环形(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也称为超高频电波刀,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创伤的治疗宫颈疾病的新技术.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治疗 临床观察 宫颈病变 宫颈腺体囊肿 宫颈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环形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有宫颈疾病的育龄妇女给予环形来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宫颈环形治疗宫颈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LEEP术 宫颈疾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深度的宫颈环形对经阴分娩期宫颈机能、宫颈分裂伤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宫颈环形导致宫颈机能缺陷的相关问题,从而有效指导实施宫颈环形患者分娩期的产程处理。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将实施宫颈环形患者与未实施宫颈环形患者的术后效果以及宫颈机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内分娩的孕妇予以临床治疗,并根据孕妇资料决定治疗方案,其中孕1年前曾在我院实施宫颈环形(LEEP手术)深度1-1.5cm的初产妇作为观察1组,共50例,孕1年前曾在我院实施宫颈环形(LEEP手术)深度1.5cm-3cm的初产妇作为观察2组,共计50例,按照随即抽取法对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未实施宫颈手术的初产妇进行抽选,选取50例作为参考对象,对比三组术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宫颈机能的影响。结果观察1组与观察2组剖宫产率、宫颈裂伤以及胎膜早破等机能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产程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虽然较短但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环形治疗前后宫颈粘液评分以及颈管涂片白细胞数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深度的宫颈环形不影响分娩期宫颈机能,但是对孕妇早产率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应该合理把握手术后妊娠时间。

  • 标签: 宫颈环电切术 分娩期宫颈机能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宫颈环形(LEEP)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宫颈环形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宫颈环形治疗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在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环形联合药物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慢性宫颈炎 药物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对宫颈环形(LEEP)和冷刀锥手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进行了探讨,虽然LEEP治疗CIN的疗效与CKC类似,但LEEP手术的时间相对短一些、手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比较快、治疗费用更便宜的优点。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环形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289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宫颈环形治疗,治疗组加用保妇康凝胶,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152/1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96/130),两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联合药物治疗漫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药物治疗 慢性宫颈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治疗中宫颈环形(LEE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CIN患者68例,对患者临床资料、LEEP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病灶残留、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至少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35min,平均用时14.6min。手术中出血量为1-75mL,平均为7.6mL。11例患者(16.18%)有病灶残留,再次手术后彻底治愈。68例患者均无继发性感染,无复发,未出现宫颈管粘连情况。结论LEEP易于操作且用时较短,出血较少,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在CIN治疗中具有确切临床效果。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病灶残留 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治疗宫颈病变的护理。方法将165例宫颈病变行子宫颈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宫颈病变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中不适及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是顺利实施子宫颈治疗宫颈病变的重要保证,对妇女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子宫颈电环切术 宫颈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环形刀切除(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在妇科门诊经细胞学、阴道镜及并在阴道镜下活检证实为CIN的50例患者采用LEEP电波刀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分钟;中出血少,平均8mL,并发症少。结论LEEP治疗CIN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利普刀宫颈环状切除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医院门诊求医10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利普刀宫颈环状切除治疗,观察并评定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6例患者应用手术治疗时间为7~15min,治愈102例占96.23%,4例有效,总有效率为100%,随访观察3个月,均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利普刀宫颈环状切除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利普刀 宫颈环状电切除术
  • 简介: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TURP)与汽化(TUVP)的中、术后近远期并发症,以利今后减少前列腺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其中TURP79例,TVP71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中、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TURP组和TVP组综合征(TURS)3.8%和1.4%(P〈0.05),包膜穿孔尿外渗11.4%*118.5%,术后出血3.8%和1.4%,尿路感染3.8%和8.5%,尿道狭窄2.5%和5.6%,膀胱颈挛缩1_3%和0,勃起功能障碍8.9%和4.2%(P〈0.05),尿失禁3.8%和2.8%。结论TURP与TVP均为BPH患者安全而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电切术 汽化电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N患者行宫颈术后对其自然妊娠率、妊娠结局、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冷刀宫颈并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共34例,分析术后自然受孕率、妊娠结局、分娩方式是否存在影响。结果自然妊娠率34例患者中共获24次妊娠,自然妊娠率为70.5%,与文献报道自然妊娠率69.6%相比1,差异无显著性;妊娠结局24次妊娠中,3例发生早产,与文献报道5-15%2,差异无显著性;19例获妊娠足月分娩。结论宫颈术后妊娠是可行的。

  • 标签: 宫颈锥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中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用我院行前列腺的患者40例,结合相关经验,实施特定的护理措施,评估其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0min,住院时间在7-14天左右,随访一年,无再梗阻现象发生,1例患者手术后出血不能控制行二次手术止血,无其余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做好患者的身心各方面护理,能明显提高手术有效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前列腺汽化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术后护理方法,以此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前列腺 汽化电切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悬低环形保留肛管皮肤的混合痔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PPH式,实验组患者采用高悬低环形保留肛管皮肤的混合痔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天及1周疼痛评分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复发率均低于或少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且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式及高悬低环形保留肛管皮肤的混合痔式均为治疗环形混合痔的有效式。与PPH式相比,高悬低环形保留肛管皮肤的混合痔式有疼痛感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