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因为水是鱼类的基本生活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只有使水质状况始终保持在适合鱼类生长的良好状态,才能实现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水质管理主要包括:底质、水源、溶解氧、外源投入物、养殖品种的合理搭配五个方面工作。

  • 标签: 水质调控技术 鱼类生长 生活环境 水质状况 经济效益 水质管理
  • 简介:这里所说的生境指水生动物养殖池塘的环境,它的内容包括适宜养殖对象生存的pH范围以及其他生态因素。大家知道,水中能与强碱反应所有酸性物质构成的总和称酸度,它主要包括弱酸性物质(如碳酸H2CO3、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等)构成的分子酸度,以及由弱酸游离的氢离子(H+)构成的离子酸度,其中离子酸度又称pH。pH是养殖水体重要的水质指标,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水体的诸多化学和生物学过程,最终对

  • 标签: 二氧化碳浓度 养殖水体 酸性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 水生生物 水生动物
  • 简介:水质调控是养虾中心环节,水既可养虾,又可灭虾。水质良好大大地提高成功率,水质恶化虾易发病,甚至全军覆灭。因此,要科学养虾必须首先掌握水质调控技术,创造良好生存环境,同时切断病害水平传播。笔者根据多年养虾经验.撰文供广大虾农参考。

  • 标签: 养虾 池塘水质 虾池 水质调控技术 南美白对虾 养殖
  • 简介:目前,渔业可持续发展已逐渐引起水产工作者的注意。一个池塘所能消除过多营养盐和有机物以净化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大量投入饲料和肥料促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初级生产力和鱼产量得到提高。然而多余的肥料和残饵碎屑的沉积与分解,使得底泥和水体中的营养盐、有机物浓度升高,透明度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问题:COD升高、耗氧加剧、DO和底泥pH降低,一些有毒物质在水体中大量积累,水质恶化。如果管理者掌握了良好的水质调控技术,在水质有不良趋向时用适当的措施加以改善,就能使生态系统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 标签: 水质调控技术 养殖池塘 淡水 可持续发展 初级生产力 浮游植物
  • 简介: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开展金鱼的养殖,通过采取合理使用地下水、科学换水、泼洒生石灰、加盖遮阳网、使用生物制剂、加盖塑料薄膜等水质调控技术措施,使养殖水质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保证了金鱼的快速、健康生长,较好的解决了水泥池小水体环境控制的问题。

  • 标签: 水泥池 金鱼 水质调控
  • 简介:在生猪饲养过程中.每年因多种疾病而死亡生猪约占养猪总数的8%~10%.死亡猪中75%~80%以上为未成年猪。仔猪阶段(1~60d),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健全.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弱.尤其免疫系统识别和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功能极弱.这时正是仔猪处在生命的最高危险期.许多时候环境变化是导致仔猪发病的主要诱因。因此.创造和利用有益于仔猪健康成长的外界环境条件.消除或避免有害因子和不良状态对仔猪的影响.是仔猪管理的基本任务。

  • 标签: 仔猪生长 环境变化 调控 病原微生物 饲养过程 系统识别
  • 简介:池塘混养青虾与池塘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控制好池塘生态环境条件是提高养虾产量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推广池塘混养青虾工作中,采取了一些科学的措施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青虾的成活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实践中探索的经验总结如下,供参考。1、池塘清整冬捕后或青虾放养前,将池水彻底排干,清除过多的淤泥,底层淤泥厚度不超过10cm,先让池底曝晒1~2周,淤泥干涸后再用生石灰和硫酸铜全池泼洒,彻底杀灭池塘中的病菌,寄生虫及卵、有害藻类、青苔和杂草,为鱼虾健康养殖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青虾 池塘养殖 混养 生态环境调控
  • 简介: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可见养好公猪对于养猪生产全局而言至关重要。在现实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人们抱怨公猪难养,在南方高温季节公猪更难养。另一方面,在很多猪场,公猪饲养往往受忽视,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造成全场全群生产及效益水平低下。有些猪场,在每年7、8、9月配种的母猪数很多,但到11、12月和次年元月却分娩甚少,产仔数廖廖无几。导致整个季度生产效益滑坡.

  • 标签: 高温季节 种公猪 管理技术 营养调控 养猪生产 生产效益
  • 简介:现代养猪生产中,规模化猪场已逐步采用仔猪超早期断奶(SEW)或早期断奶,国外有的提前到5-10日龄,而我国较多是4周龄断奶。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然而仔猪阶段是生长发育最强、饲料转化率最高,同时也是死亡最高、饲养管理最复杂的阶段嘲。主要是由于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酶系统和胃酸分泌量不足,正常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还未完全建立。断奶应激往往导致仔猪食欲减退,消化能力差,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差,

  • 标签: 消化生理特点 断奶仔猪 现代养猪生产 超早期断奶 调控 酸化
  • 简介:海鲈是珠海市斗门区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鲈鱼的池塘养殖成为斗门农民致富的主要门路之一,近年来由于养殖成本的提高以及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鲈鱼单价利润迅速下跌,养殖户唯有不断追求产量,多年平均亩产达1500kg,最高亩产达5000kg。然而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饲料投喂量增加,养殖水体负荷增大,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生态平衡失控,病害频发,造成养殖风险过大,严重制约了鲈鱼养殖业的发展。

  • 标签: 池塘养殖 生态调控技术 鲈鱼 高产养殖 应用 开发
  • 简介:1目前猪无名高热的严峻形势自2006年5月份以来,湖南、江西、浙江、江苏、河南、山东等省相继爆发猪的无名高热疾病.临床表现高烧、败血、皮肤发红变紫、食欲不振、呼呼困难、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死亡率高达30%~80%,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倒闭。目前.这些省份尚未完全控制.

  • 标签: 无名高热 猪群 调控措施 营养 病源 临床表现
  • 简介:三江平原池塘生态系统有7个组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摇蚊幼虫,鲢鱼,鳙鱼,鲤鱼和有机碎屑,可用一组对时间七目微分方程组表示池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即:dx1/dt=u1R-(b1+a1+a12+a17+a18)X1dx2/dt=a12X1-(b2-a2+a25+a27)X2dx3/dt=a73X7-(b3+a35+a37)X3dx4/dt=(b4+c1)X4-a14X1-a24X2-a24X2-a74Xdx5/dt=(b5+c2)X5-a25X2-a35X3-u2XFdx6/dt=(b6+c2)X6-a16(X1)-a76X7dx7/dt=a17X1+a27X2+a37X3+aX7+a73X8-a74X7+u2xF-D根据对池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分室模型进行输入扰动,分析表明:浮游植物光能利用率的提高及投料的增加可使鱼产量大幅度提高。

  • 标签: 池塘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 三江平原 系统分析 系统调控
  • 简介:本研究以建立的虹鳟(Oncorhynchusmykiss)全雌全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受精卵在12℃避光孵化至上浮,上浮后设置了四个温度处理组进行饲育,分别为12℃、15℃、18℃、20℃和水温4~7℃之间(平均水温约为6℃)常规涌泉水流水养殖对照组。30d后,所有处理组均转入与对照组相同条件的流水养殖。生长性能数据采集于上浮后的30d、60d、90d、120d,测量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稚鱼体重、体长等生长性状,对测量数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并采用Tukey-KramerHSD检验(P〈0.05)进行各实验组均值间的多重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0日龄,体重性状单因素方差均值18℃组的最高,依次为15℃、20℃、12℃,对照组最低。体长性状15℃组的最高,依次为12℃、18℃、20℃,对照组最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对于体重性状,18℃、15℃组,处于最高水平;对于体长性状,15℃组处于最高水平。在60d时,12℃、15℃、18℃、20℃四个处理组的体重性状均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此时15℃组的单因素方差均值仍处于最高,90d和120d时仍保持这种状态。上述结果显示,15℃可能是虹鳟全雌家系初浮稚鱼的最适生长温度,只需在稚鱼上浮后给予30d15℃的水温调控,虹鳟全雌家系即可在之后持续的3个月中保持显著的生长优势。

  • 标签: 虹鳟 全雌家系 温度 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