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宋代统县政区的等第系统共有五个,这五个系统互有联系但界限清楚,本文所研究的的节度、防御、团练、剌史体系是较为复杂而最不受人注意的一种.这一等第体系不仅是的地位的表征,而且还涉及州官的待遇.在这一等第体系中,有五个因素影响的等第高下,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军事因素.军事格局决定了这一体系中各等第的的地域分布.

  • 标签: 团练 刺史 军事 政区 宋代 地域分布
  • 简介:庾信于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554)出使西魏,后梁灭亡,被迫仕周,历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洛刺史、司宗中大夫等职。宣政元年,古洛改为商州,庾信该年正好回长安任司宗中大夫,故而有人认为庾信是洛最后一任刺史。在理顺庾信仕北后期任职顺序的前提下,发现庾信离任后,萧圆肃于宣政元年曾担任过洛刺史,进而得出庾信并非为洛最后一任刺史

  • 标签: 庾信 任职顺序 洛州刺史
  • 简介:审案释囚洗积冤,惩贪减税惠民间。英贤岂只文章好,诗美官清万古传。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清代王如玖《直隶商州总志》是研究商洛地方史的一份重要文献。其中收录了唐代商州刺史40人(只具名而未详述)。本文据两《唐书》等有关文献对其进行了考辨。40人中有2人不是商州刺史,1人任而复改,未成行。另外新得8人。同时对其中39人的生卒年、仕途、事迹进行了考述。

  • 标签: 唐代 商州刺史 概述 考辨
  • 简介:一、问题缘起作为一种正式的行政区划单位,应确立於东汉後期。不过,起於汉武帝时期而具有监察区性质的刺史,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当具有一定的区划功能。诚如童书业先生所言:

  • 标签: 体制变迁 刺史 体系 考论 汉武帝时期 行政区划
  • 简介:摘要:街道的洋葱的种植有着极好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特别是洋葱黑地膜平铺覆盖技术的大力推广,2020年我街道共推广黑膜平铺种植洋葱6700亩,推广使用率在90%以上。有效解决了街道洋葱种植上田间杂草众多,农村劳动力紧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田间化肥、农药施用量,降低了洋葱的种植成本。街道洋葱种植做为一项农业种植主导产业来发展,打造优质洋葱万亩种植基地,是确实可行的。

  • 标签: 洋葱种植 优质 黑地膜 种植基地
  • 简介: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刺史”是地方的行政长官。其中,“刺”是检举不法的意思,“史”是皇帝所使的意思。秦统一六国后,如何监督地方、保证中央稳定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于是秦始皇在地方行政上,“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 标签: 意思 刺史 行政长官 封建国家 地方行政 “史”
  • 简介:随着各种墓志、碑刻的出土与刊布,以及部分鲜见的古代文献的整理和出版,学者们在《唐刺史考全编》面世以后,积极利用这些新刊碑刻、墓志及文献等对其予以增补、校正,陆续发表了一些相关补正和研究论文,使之不断完善。近年,唐代相关的墓志资料又有进一步的整理和公开出版,其中内容颇可进一步补校现有学术研究成果。本文仅就笔者所见的相关资料,整理其中部分与唐代刺史有关联的内容,在比照《唐刺史考全编》和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原书凡例与道州郡编次顺序,对是书及已有研究成果略做订补和考校。经梳理考证,本文共补校《唐刺史考全编》京畿道、关内道、陇右道等15道的华、同、岐等4755条刺史相关文献,其中新增17名刺史在41的任职、任期手睛况,校补刺史任地、任期15处。同时增补《唐方镇年表》忠武军{i度使之阙一处。

  • 标签: 唐刺史考全编 刺史 墓志 唐代
  • 简介:应该说,诗人不幸,桂人有幸。柳宗元初到陌生的南方小城柳州,心中的愤懑与悲凉,在他的一首七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可是,当他深入民间。

  • 标签: 密雨 九回肠 百越 千里目 文坛领袖 荔子碑
  • 简介:我因长期在高校讲授中国古代史,常把盛世的唐朝作为重点;由于学校在安徽,又小能不把唐朝的安徽作为重点的重点。这就不能不经常接触唐朝安徽地方史的资料,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这个地区的行政机构有哪些州县?有哪些人在这里当官作刺史?粗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查起来竟然很不容易。常常为了某个州县、某个官员,查了很长

  • 标签: 唐朝 盛世 官员 资料 接触 地区
  • 简介:曾经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右策留后朱记”铜印一直被作为五代时期的典型文物,实际上从印文内容看,这种判断有待重新审视。综合多方面特征来看,此印应属于唐代,原因如下:其一,印文中之“右策”可能是右神策军的简写或省称,虽然这种称法并不多见,但此印文中之“右策”与多件已出土茶托铭文和铭文砖上的‘l左策”不约而同地证实唐代左、右神策军曾经一度简称"左策"和“右策”。其二,作为唐代神策军京西北诸镇的驻地之·,与神策军有直接关系。其三,作为官名,“留后”之称属于唐代特殊地方官制的产物,而作为凭证,唐代就有把印称为朱记之先例。这些特征均证明"左策留后朱记"属于驻地在之神策军外镇中留后官印。而备受争议的、甚至是劣迹斑斑的神策军在唐朝灭亡后再未重新出现的历史:笋实,证明保留许多唐代历史信息的官印,不可能在右神策军已经停废的五代时期行用。诚如是,则“右策留后朱记”作为官印其使用的时代只能是唐代,不可能是其他,因此,我们认为中晚唐时期的断代较五代之说更符合历史实际。

  • 标签: 右策 左策 宁州留后 朱记 唐代官印
  • 简介:人口迁徙是永恒性的社会常态,入乡随俗是普遍性的同化变异。每一地区的发展繁荣,都离不开人口迁移而来的经济文化交流,藉交流而相互了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兼容并蓄,补充新鲜血液,增强生活能力。客家人在人口迁徙与变异的潮流之中,是活跃分子,表现出色。何以见得?试以义客家人为例说明之。

  • 标签: 宁州 繁荣 经济文化交流 效益 设置 人口迁徙
  • 简介:西汉刺史制度是当时中央政府解决其与地方矛盾的产物,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监督地方政府、惩治吏治、镇压地方叛乱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它的缺陷。分析其利弊,对中国当今监察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西汉 刺史制度 利弊
  • 简介:当前中央巡视制度监察效果显著,对端正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央巡视制度既是当前时代需要的产物,又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西汉刺史制度与当前中央巡视制度在创立的背景、活动方式、巡视对象、内在机制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 标签: 巡视制度 刺史制度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介绍启复线上跨既有线架梁施工技术及安全防护措施概述跨既有线施工梁体的运输条件,架桥机的拼装、过孔、拆除。结合铁道部及路局的相关要求,总结既有线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水平,为今后跨既有线施工总结经验。

  • 标签: 上跨既有线施工 安全防护 架梁
  • 简介:明代文学家王世贞以其诗歌不避禁纲,批评时事,可作"信史"著称。他曾在万历二年九月被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任内多次游览武当山,创作了大量与武当山相关的诗歌、游记,《武当歌》是其中尤为特殊的一首。他在《武当歌》中看似是赞叹了武当山宫观的宏伟壮观,实则以此嘲讽了明成祖借大修武当制造"君权神授"谎言的卑劣行径。

  • 标签: 王世贞 《武当歌》 明成祖 君权神授
  • 简介:摘 要 岔纳村委会辖小箐、岔河、老那冲、矣乍、小白厂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53户、945人,其中建档立卡扶贫对象105户、370人,贫困发生率42%。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196.45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83元,2015年以来,该村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现已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标签: 岔纳 精准扶贫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 简介:初冬。中午。顶着蓝旺旺白亮亮的天穹,迎着温烈刺润的风尘,沿着唐蕃古道,思谋着一路访古寻今、探幽索隐而来。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