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6月6~7日在山东邹城举行,由孟子研究院主办,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协办。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中国台湾、澳门及大陆的40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70余名专家学者与邹城市部分文化学者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 标签: 孟子思想 国际学术研讨会 山东师范大学 文明 邹鲁 研究院
  • 简介:孟子曰:仁民而爱物.其'爱物'思想,继承和发挥了先儒'物我为一'和'物性善'的思路,强调'物'与'我'的并存和并立.表现出一种整体主义的宇宙观.但同时,孟子也把人伦的概念引入其'物我关系'的论述,突出了其以人类为中心的意识.而且,孟子提倡'爱物',目的在于使'物'为'我'所用,以施'仁政'、行'王道'.从孟子中推导出的环保主义思想,是对孟子的附会.

  • 标签: 孟子 仁民 爱物 物我(自然与人)关系
  • 简介:(一)老子的天真若论老子之老练,天下无人能及。他聪明绝顶,好一个“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很难说老子不是阴谋家。但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老子的天真。而“天真”正如俄罗斯一散文家说的:“世上有两种天真,一为无知之天真,二为超凡脱俗之天真。”他老人家是属于哪一种呢?我细读老子,自叹造化太浅,可还是看出了那么一点儿:

  • 标签: 老子思想 超凡脱俗 天真 阴谋家 散文家 俄罗斯
  • 简介:<正>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这是自古以来的思想家、政治家竭虑殚思的一个中心问题。生活于战国末期的荀子,目睹“亡国乱君相属”的状况,深感治国之道的重要。他长期游学于“稷下学宫”,融汇综合儒、墨、道、法、阴阳诸家思想,形成了博大精深、逻辑严密的治国学说。《荀子》一书就是代表了当时认识高度的一部治国的百科全书。凡治国中的重要问题,如天、地、君、臣、兵、民、修身、治学等或今人所谓之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思想

  • 标签: 荀子 治国之道 思想方法 治国思想 长治久安 法先王
  • 简介: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邵先锋先生撰写的《晏子思研究》,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已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根据现有检索结果,该书是研究晏子及晏子思的第一本专著,填补了系统研究晏子及晏子思的空白。

  • 标签: 《晏子思想研究》 邵先锋 书评 晏子 晏子思想 齐文化
  • 简介:摘 要: 庄子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范畴就是“道”,他对“道”论的贡献就是把“道”推演到政治,伦理纲常之中去;他的物质起源说是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而物质的存在形式即时间和空间;庄子对物质存在和发展规律的论述具有重

  • 标签: 庄子,道,矛盾
  • 简介:<正>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学生的学生.他自称学习孔子是他毕生的愿望,“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孙丑上》).所以他以孔子思的继承人自居.在当时他的思想是代表了比较保守的由奴隶主世袭贵族转化过来的那一部分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的.因此,他虽然游历各国,游说诸侯,但是他的政治学说和主张,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而不被采纳.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孟子是重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列为“君子三乐”之一(《尽心上》).他的学生虽然没有孔子那么多,但也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滕文公下》),规模还是不小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不仅在当时曾起了一定的作用,并且对后世也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他在儒家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他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提出了不少新鲜的见解和可以借鉴的经验(自然其中也有不少是糟粕),不愧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 标签: 孟子教育思想 盂子 地主阶级 孔子 寡欲 明人伦
  • 简介:孟子(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鲁国邹邑人。他出生时孔子去世已经一百年,他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孟子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包括了政治,经济、哲学、教育等各个方面;纵观《孟子》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孟子的教育思想与政治、哲学等思想理论是互相贯通融汇的,本文试对散见全书的教育思想进行综述评论,以期今天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从中得到启迪。

  • 标签: 孟子教育思想 述评 自弃 滕文公 孔子 求诸己
  • 简介: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中曾以"德治""德政"的方式呈现。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仁政"的思想,讲究民贵君轻,重视恒产恒心和教民以德,并认为要实现社会治理求当权者就要注重修身,加强道德修养。孟子的这些"政德"思想无疑对当前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于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孟子 仁政 政德 修身
  • 简介:本文以解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背景,试图对孔子一生以及思想动态生成轨迹作一简要透析.

  • 标签: 孔子 思想
  • 简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深刻影响本世纪学术思想的重要理论——“轴心时代”论。该论认为,在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的时间里,在世界范围内

  • 标签: 孔子思想 儒家思想 礼乐文明 人道主义
  • 简介:子思的旨归是“有道之世”,“有道之世”的具体内涵是“全性”。在老子的视域中,身性不二,故“全身”才能“全性”。在这一层面上,“全身”是老子思的基点。由“全己身”而“全他人之身”,“全己性”而“全他人之性”,最终“有道之世”不期而至。

  • 标签: 有道之世 外其身 以身及人
  • 简介:文章着重讨论了孟子学习心理思想的三个方面,即基本学习观:内求说、学知论;学习的过程:“专心致志”的注意观、“博学详说”的感知观、“思则得之”的思维观、“深造自得”的体悟观;学习的原则和方法:立志求学、循序渐进、博约结合、持之以恒和独立创新。

  • 标签: 孟子 学习心理思想 基本学习观 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 简介:依事物或现象的同、异为据,以'类'推之的推类,是中国古代广泛运用的一种推理论说形式和思维方法.它既影响着文人学士普遍采用的艺术手法,也是思想家们用来阐发自家思想和主张的重要手段.被儒家学者尊奉为'亚圣'的孟子,在阐发其政治伦理思想中大量地运用了推类的思维方法.他提出了'凡同类者,举相似也'的类观念,采用了寓言明理,博喻巧譬,层层推进,以谬制谬推论的推类方式,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推类思想多姿多彩的形式.

  • 标签: 谬论 孟子 推类思想 推类方式 推论
  • 简介:人格是人的道德品质、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对这个问题,古往今来,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曾作过许多深刻的阐述,但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对人格作过系统论述而且对后世有巨大影响的要数孟子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君

  • 标签: 人格思想 道德品质 人格美 天下之本 古代历史 文化状况
  • 简介:孟子的王道思想不仅是其政治哲学的核心观念之一,还是其全部思想的价值旨归。在王道与霸道的对比中,孟子确信王道是唯一正确且简单易行的治国方略。孟子的王道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通过经济上勿违农时、制民之产、经田界等措施,政治上宣扬民贵君轻、尊贤使能等主张,文化上开展施教于民等举措来实现平治天下的目的。

  • 标签: 孟子 王道 保民
  • 简介:孟子和苟子分别以“性善论”和“性恶论”为教育思想的道德基础。在教育方法上孟子强调由内而外,“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而苟子强调外在的礼义教化,“隆礼”、“尊师”。他们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儒家的“仁政”。

  • 标签: 孟子 苟子 教育思想 性善论 性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