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死亡原因,为提高血液透析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01-01至2010-12-31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的死亡患者187例,分析死亡原因。结果死亡的直接原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CVD)81例(46.29%),感染性疾病62例(35.43%),上消化道出血15例(8.57%),其他17例(9.71%)。结论CVD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预防及控制感染,将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存率 死亡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终止方法及预后。方法:采用对比法对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终止方法分析。结果:瘢痕子宫早期妊娠采用人工流产手术是安全的药物流产法出现出血时间长,增加了感染机会及二次清宫手术伤害。结论:终止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方法行人工流产术时,做到诊断正确,手术时间恰当,处理及时,预后良好。

  • 标签: 瘢痕子宫 早期妊娠 终止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估高龄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82例高龄肾衰竭患者(高龄组)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基线情况,包括血压、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白蛋白(serumalbumin,Alb);同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56例非高龄患者设为对照组,定期监测2组患者透析阶段一般治疗情况、透析充分性、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血白蛋白(serumalbumin,Alb)、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心功能测定、营养状况等,透析中合并症和治疗阶段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分析高龄透析患者临床治疗特点.通过生存率和死亡原因分析,总结影响高龄患者透析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高龄组与对照组相比,病因以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为主、整个透析阶段Alb和SGA低于对照组(P<0.05),Kt/V值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中并发症发生率(40.8%)高于对照组(29.3%),死亡原因1年内主要为脑血管意外及心血管疾病,超过1年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脑血管意外、感染、心血管疾病及严重营养不良,比较不同生存时间(3年以内和超过3年)的临床特征,影响高龄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糖尿病、低血压、透析前SCr水平高,Kt/V值不达标,贫血,营养不良.增加透析频次,联合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组合治疗有助于延长透析存活时间.结论高龄MHD患者营养不良较为普遍,并伴随贫血程度重,心功能差,易感染,从而导致了患者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率增加,生存时间减少,通过改善营养、纠正贫血、采取个体化的透析方案,组合治疗,可以减少高龄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 标签: 高龄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和妊娠结局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132例进行分析,将132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与同期我院收治的妊娠晚期羊水正常孕妇132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因素及其妊娠结局,采用新生儿发病率评价妊娠结局。结果妊娠40周后是孕妇羊水过少发病率较高的时期,这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延期)妊娠以及胎儿生长受限等因素相关,观察组(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组)围产儿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胎儿慢性缺氧的关键标志之一就是羊水过少,羊水过少的孕妇妊娠结局中,围产儿发病率较高,临床中应采用安全措施及时终止妊娠

  • 标签: 羊水过少 高危因素 结局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通过对患有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人在围产期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从而达到降低妊娠风险这一目的的手段。措施对54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进行分析,仔细观察其病情发展,对先兆子痫及子痫的提示尽早进行有效、正确的围产期护理干预方法,且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结果该组患有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孕产妇在经过护理和治疗后的显效率为68.6%,有效率为27.8%,无效率为3.7%。结论对于患有重度妊高症的病人而言,其病情相对发展较快且复杂,所以进行正确、有效地围产期护理及临床观察是治疗妊高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该措施也可以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围产期 重度妊高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畸形子宫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78例先天性畸形子宫合并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生产方式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剖宫产组39例,阴道分娩组39例,妊娠后5分钟对两组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窒息的发生率。结果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畸形子宫妊娠产妇行剖宫产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行阴道分娩的新生儿,故在临床中对于畸形子宫妊娠产妇可适当放宽剖宫产的指证。

  • 标签: 畸形子宫 妊娠 分娩方式 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28~75岁长期血透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并评价其结果。结果42例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患者接受规范血透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随访满意度为95.2%。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

  • 标签: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妇女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情况,并发症,治疗结果,手术时机,再次妊娠率等。结果对2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根据孕周,肌瘤大小,生长部位等条件。选择合理的方案非常重要。对于瘤体直径大于5㎝的子宫肌瘤剖宫产时同时剔除,可使90%的单发肌瘤患者及近半数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避免子宫切除术。

  • 标签: 妊娠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异位妊娠术再次异位妊娠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心里疏导、饮食指导、盆腔训练等,术后恢复一年后回访,统计再次异位妊娠的数量。结果6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护理组患者经1年的回访,正常妊娠8例,再次异位妊娠1例,对照组回访正常妊娠6例,再次异位妊娠4例。结论细心观察,耐心开导,精心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病率。

  • 标签: 异位妊娠 再次异位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情况以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间我院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0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成单纯饮食控制组、饮食控制联合胰岛素治疗组、未接受系统治疗组,并分别定义程度A、B、C组,另抽取同期健康待产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对这四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糖尿病A、B、C组孕产妇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C组孕产妇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较A、B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A、B两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的存在会增加孕产妇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经过系统、合理的控制后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关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诊断 治疗 胰岛素 饮食控制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和胎儿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孕妇45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孕3个月、6个月、9个月、产后1周时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并记录观察组左旋甲状腺激素的使用剂量情况。分析和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和胎儿情况。结果孕6个月及孕9个月时两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3个月与产后1周观察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在孕3个月、6个月、9个月及产后1周时左旋甲状腺素使用剂量为分别为(100±18)μg/d、(140±15)μg/d、(145±16)μg/d、(120±8)μg/d。观察组中足月分娩健康婴儿40例,新生儿体重为(3667±425)g,其中剖宫产21例,顺产19例,早期自然流产5例,无先兆子痫病例。对照组中足月分娩健康婴儿43例,新生儿体重为(3583±442)g,其中剖宫产21例,顺产19例,早期自然流产2例,无先兆子痫病例。妊娠结局和胎儿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代疗法通过监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用药剂量可有效减少该病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妊娠 流产 替代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PAPP-A、HPL、SPI与血清进行检测,探讨APP-A、HPL、SPI、PLGF和子痫前期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30例子痫前期患者为观察组,在不同孕周中抽血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来检测APP-A、HPL、SPI与PLGF浓度,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来检测在胎盘组织中探测其APP-A、HPL、SPI浓度。结果血清APP-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而胎盘中的APP-A浓度则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痫前期的患者在妊娠中期,APP-A、HPL、SPI浓度相比对照组低,也表示其在出现一定的病理变化。子痫前期患者的蛋白浓度在变化之时,起到了代偿作用,可将APP-A、HPL、SPI的浓度变化指标,作为子痫前期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正常妊娠 子痫前期 蛋白浓度
  • 简介: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指利用血液透析挽救患者生命,是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的过渡方法。近年来,随着各种疾病的增多,终末期肾病患者也逐年递增。目前除了慢性肾炎发展而导致的尿毒症进行维持性透析外,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导致的尿毒症也会采用此治疗方法。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相对缺乏及各种尿毒症毒素、炎症因子等原因造成。

  • 标签: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贫血
  • 简介:摘要阐述在院前急救中静脉通道的重要性,分析可能导致院前急救静脉通道的建立和(或)静脉通道维持失败的成因。总结并推广在应对院前急救复杂环境及特殊情况时,增大静脉通道建立成功率及保护静脉通道有效性的方法。

  • 标签: 院前急救 极端环境 静脉通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63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合并结核感染6例,给予抗结核试验治疗后多数病例抗结核治疗有效。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感染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如怀疑合并结核杆菌感染应尽早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 标签: 血液透析 结核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皮肤瘙痒症状进行护理研究。方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皮肤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透析护理。对比两组的皮肤瘙痒控制情况。结果对两组的皮肤瘙痒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0.45%,两组相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针对持续性血液透析可能导致的皮肤瘙痒症状,综合透析护理相较常规透析皮肤护理对病人的皮肤瘙痒症状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