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气管切开套管临床实践情况。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及专家咨询法确定调查问卷,调查全国不同等级综合和康复医院医务人员的气管切开套管临床实践情况以及决定时的考虑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χ²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共收集问卷570份,有效问卷463份,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决定时考虑因素最重要的依次为上气道通畅性、咳嗽能力、意识水平和氧合情况。在气管切开套管前,463名医务人员中,220名(47.50%)会更换为金属套管,384名(82.90%)会常规堵,294名(63.50%)认为气管切开套管后24 h内再次插管为失败。各中心的失败率多为2%~5%。结论调查显示决定时考虑因素按重要性依次为上气道通畅性、咳嗽能力、意识水平及氧合情况。大多数参与调查的人员界定气管切开套管失败为后24 h内重新插管。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问卷调查 拔管
  • 简介:2002~2004年,我科有48例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术,其中2例患者在堵48h后进行,之后在24h内发生窒息,经积极抢救,1例痊愈出院,1例深昏迷,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现将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 标签: 套管拔管 窒息 护理干预 气管切开术 心理护理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气管是全身麻醉中的关键环节,管过程发生意外往往造成死亡或脑损伤等严重后果。随着各种先进管工具和流程的更新,方案变得更加多样和完善。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单独一种绝对可靠的预测方法和策略可以应用于所有困难气管。麻醉医师仍须全面而仔细地评估患者后按照流程个体化。文章总结近年困难气管的预测因素及策略的研究进展,包括气道评估、高危评估、其他工具和方法的评估来预测困难,介绍相关流程和各种管工具、药物等。

  • 标签: 气管拔管 拔管困难 危险因素 拔管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安全的时机和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60例(2016.5.12-2017.5.12),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对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依从性分别为96.67%与80.00%,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与13.33%,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等到其病情稳定后,应掌握合适的时机,便于提高安全性,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拔管 气管切开 安全 护理
  • 简介:【摘要】轨道交通18号线国权路站上盖项目采用全套管回旋钻机对原建筑地下遗留的不明桩基进行清理。为了避免遗留灌注桩清理不干净造成的工期延误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我项目根据物探报告和原建筑施工图纸确定了本次清障的作业范围。采用全套管回旋钻机清障成功地将地下障碍物清理干净,消除了原有基础对本项目新施工桩基的影响。该技术对于进地铁项目施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全套管回旋钻机 近地铁 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科学有效的尿拔出方法。方法将86例留置尿需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验组采用先用空针抽出气囊内全部灭菌水,再向其注入0.5ml灭菌水后拔出尿,比较两组患者时的不适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时不适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抽完起囊内灭菌水后再向内注入0.5ml灭菌水后拔出尿优于直接抽完后拔出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与随机的效果。方法实验组238例选择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对照组155例无特殊选择随机地拔除留置导尿。结果实验组中继发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可有效地预防继发性尿潴留。

  • 标签: 尿潴溜 膀胱充盈 留置导尿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和负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后成功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压组(53例)和负压组(52例)。时所有患者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清除口、鼻、咽喉及气管内分泌物。负压组断开呼吸机,将吸痰插入气管导管并越过远端开口,行气管内持续负压吸引,同时抽空气管导管气囊后,将吸痰随同气管导管一起拔出;正压组不断开呼吸机,在原有SBT模式下,指导患者用力吸气,当患者达到吸气高峰时,抽空气囊后拔除气管导管;后两组均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5 L/min)。记录两组患者后5 min及1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观察两组患者后30 min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严重呛咳、气道高反应、肺炎)。结果后5 min,正压组患者PaO2明显高于负压组〔mmHg(1 mmHg≈0.133 kPa):123.4±30.2比111.0±21.1,P<0.05〕,pH值和PaCO2略低于负压组〔pH值:7.411±0.042比7.419±0.040,PaCO2(mmHg):39.7±4.7比40.5±5.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1 h,正压组患者pH值、PaO2、PaCO2均略低于负压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后30 min内,正压组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及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负压组〔呼吸急促:9.4%(5/53)比28.8%(15/52),心动过速:15.1%(8/53)比32.7%(17/52),血压升高:11.3%(6/53)比30.8%(16/52),血氧饱和度下降:7.5%(4/53)比34.6%(18/52),均P<0.05〕,严重呛咳发生率亦明显低于负压组〔9.4%(5/53)比30.8%(16/52),P<0.05〕,但两组间气道高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1/53)比5.8%(3/52),P>0.05〕。两组患者均未在后48 h内发生肺炎。结论正压能保证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得到充分氧合,避免低氧,还能降低严重呛咳发生率,有利于生命体征的稳定。

  • 标签: 正压拔管 负压拔管 低氧血症 气道高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松监测下指导老年患者全麻后气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术后肌松残余的发生率。方法选择老年患者100例,年龄65-75岁,ASAⅠ~Ⅱ级,实施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肌松监测下气管组(A组)和传统气管组(B组)各50例。记录各时间点(术前、时、后30min、后1h)的MAP,HR,脑电双频指数(BIS),四个成串刺激(TOF),TOF<0.9为肌松残余。结果肌松监测组MAP,HR指标稳定(P>0.05),后1h的肌松残余(PORC)发生率为0%;传统组MAP,HR均有显著变化(P<0.01),后1h的PORC发生率28%。结论老年患者在肌松监测下气管,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弗雷氏气囊导尿以其优良的材质、固定性能好.可避免因滑脱造成重复插管增加感染的机会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使用不当或操作时的疏忽,也可能引起尿道损伤等并发症,将加重病人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增加病人住院时间及费用。

  • 标签: 气囊导尿管 拔管 使用不当 尿道损伤 病人心理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为预防及避免全麻患儿因气管插管引起的种种并发症的发生,寻找最佳的全麻患儿手术时机。方法搜集2009年1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全麻条件下外科手术的80例患儿临床资料,分为2组,每组4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按照临床通常依照的气管指征进行操作,对观察组的40例患儿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出现呛咳及吞咽反射后,并且患儿的SpO2>0.95时,进行气管操作。然后观察两组患儿气管后SpO2的变化及患儿有关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两组患儿在气管后,SpO2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患儿气管后出现烦躁、呕吐等相关情况的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出现呛咳及吞咽困难等生理反射以及SpO2>0.95时,进行气管操作能够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术后的康复。

  • 标签: 小儿 全麻 气管拔管 拔管指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后声带功能的变化及声带功能评估与恢复策略。通过对声带功能进行系统评估和分析,发现声带功能在后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损和恢复过程。针对声带功能的恢复,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系列的恢复策略,包括药物治疗、语音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研究还深入探讨了声音嘶哑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发现声音嘶哑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功能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总结了声带功能恢复的辅助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声带功能的恢复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拔管后 声音嘶哑 恢复策略
  • 简介:T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是胆道术后少见并发症,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除外胆漏并发症之外,还有T困难的情况发生。本次研究将此二种胆道术后并发症称为T意外。20年间T意外发生率为3.80%。本次研究对其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作一分析讨论。

  • 标签: 胆道术后并发症 T管拔管 临床分析 拔T管后胆漏 少见并发症 胆汁性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气囊导尿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将41例留置气囊尿困难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回顾性分析。结果留置气囊尿困难的原因是尿质量问题至气囊液无法抽出,尿牵拉变形尿结形成,尿与尿道粘膜粘连等因素。结论对困难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强留置气囊尿的护理,避免和减少留置气囊尿困难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留置气囊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不需外固定,不易脱出外阴部易清洁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气囊导尿管有着特殊的结构,如果对其性能和结构了解不清,插管长度不合适或时违反操作规程可出现困难而造成尿道损伤,现将留置气囊尿出现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

  • 标签: 气囊尿管 拔管困难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手术过程中以及相应的气道管理方法;方法以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收支的56例小儿全麻手术患者的病案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儿按照临床通常依照的气管指征进行操作,观察者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并且出现呛咳以及吞咽反射,并SPO2>0.95后,行气管操作,并观察两组患儿的之后的SPO2变化以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之后SPO2数值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患儿后的并发症出现几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且SPO2>0.95后,行气管操作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儿的康复。

  • 标签: 儿童 全麻手术 拔管 指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气管插管患者擅自拔是护理不良事件,并时有发生。后果严重。据本人在临床护理经验总结了预防气管插管患者的方法1加强看护病人2气管插管固定器的使用、3.气囊管理、4.正确掌握插管深度、呼吸回路放置要妥当、治疗护理时防滑脱、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8合理使用镇静剂.9、心理护理及宣教,详见下文

  • 标签: 预防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护理